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GNSS观测技术在天津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天津已建成由11个连续GNSS观测站组成的地壳运动观测网,并获得超过2年的连续GNSS观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以GNSS观测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的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组网过程和布网原则,并对其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能够满足mm级地壳运动监测的要求.其对日本“3.11”地震有较强反应,远场同震位移幅度达到7-9mm;同时GNSS连续站可成功观测到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最大年沉降量接近100mrn/a.

  • 标签: 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 GNSS 地震监测
  • 简介:对滇西实验场1992年以来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应震效果通过R信度检验(对应Ms≥5.0级地震)的8条单项前兆指标.综合考虑单项前兆指标虚报率和漏报率对指标信度的影响,对单项前兆指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处理,减少了虚报和漏报的次数,预测效果明显提高.利用分级预警模式分别建立了中期(T≤6个月)和短临(T≤3个月)预测模型.综合预测方案还提供了地点判定原则和震级估算原则.最终提供地震短临预测三要素.运用本综合预测方案对2011年腾冲5级双震、2013年洱源5级双震和德钦两次5级地震作用了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测.

  • 标签: 综合预测方案 分级预警 中短临预测 实践运用
  • 简介: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了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0~0S39之间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1、0S13、0S22、0S23、0S30、0S35等7个振型观测频率与理论值偏差近似为0,0S2、0S32、0S38、0S39振型频谱不突出,观测效果不明显。观测值与理论值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效果较好,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的正确性,肯定了南山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的优良。

  • 标签: 南山地震台 日本9.0级地震 重力资料 地球自由振荡
  • 简介:以2013年福建省陆海联测炸测实验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利用当今最为流行的3G无线网络架构与IPSecVPN技术,应用其保密性高、应用灵活、价格低廉的优点,结合福建省地震局在地震行业网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快速架构与地震行业网的数据通讯模式,使得野外采集数据能够迅速的传到总部指挥中心,有效的解决了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保障了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与决策作用.

  • 标签: 3G无线 IPSEC VPN 野外流动地震监测 数据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