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采用检验历史地震完整性的统计方法、年平均发生率法、比例系数法和史料考证。讨论华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地震的可靠性和与现代仪器记录资料统一使用的问题,确定合适的b,进而较好的估计代表地震活动水平的年平均发生率ν,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带活动性参数

  • 标签: B值 ν值
  • 简介:本文讨论可信的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化仪器记录资料的统一使用问题。

  • 标签: 历史地震 检验 b值统计
  • 简介: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2007年3月13日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发生在福建省北部地区的45条ML≥2.0级地震波形资料,对福建北部地区尾波Q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首先计算各条记录尾波4—18Hz间15个频率的尾波Q,并对Q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拟和,拟和结果为:Qc(f)=(150.34±42.51)f^(0.8214±0.2109)。

  • 标签: 尾波Q值 SATO模型 福建北部
  • 简介:由地磁三分量日变幅分析,寻找日变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由ΔZ/ΔH=A+B(ΔD/ΔH),计算ΔZ/ΔH,寻找其异常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日变幅 周期 异常
  • 简介:仅就h在新疆伽师强震群趋势判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在传统的h判定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序列活动自相似的客观存在,提出了自强震发生后从其后较大中强地震起算的h判别准则。两种算法的结合在伽师强震群预报过程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对预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h的算法问题、强震及强震群中震级的估算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H值 预报 伽师强震群序列
  • 简介: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完整地震目录按照均匀抽取和非均匀抽取2种原则进行抽取地震,得到了地震目录遗漏率和b变化量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在进行非均匀抽取地震时,得到的地震目录遗漏率和b的减小量间呈正比关系;在进行均匀抽取地震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计算得到的b变化较复杂,b随地震目录遗漏率的增加,或为增加,或为减少。同时,在进行非均匀抽取地震时,地震目录遗漏率对极大似然法计算的b影响大于最小二乘法计算的b影响。

  • 标签: 完整性 B值 遗漏率
  • 简介:根据格尔木台观测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观测存在的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因素,对格尔木地震台水井的水氡观测出现的趋势、突变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水氡趋势变化与气温有关、水氡突降与流量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存在与格尔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信息,反映了岩石应力—应变、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的相关信息。

  • 标签: 水氡 影响因素 滑动变化率 地震活动性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对银川台所使用的SQ-70型石英摆倾斜仪的格变化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一年中该台南北向格平均变化0.160×10^-3″/mm,东西向格平均变化0.133×10^-3″/mm,2个测向的格变化与其倾斜量、洞体室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还将格变化对γ的影响作了分析。

  • 标签: 格值变化 倾斜仪 洞体温度 相关系数 γ因子
  • 简介:观测场地磁场梯度测量结果最直观的表述方式就是利用ΔF绘制出的场地地磁场分布等值线图。Winsurf软件是Golden公司开发的一个三维绘图软件包,可以绘制各种等值线图和三维立体图。目前最高版本为8.0。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利用这个软件的应用方法、步骤。

  • 标签: Winsurf软件 磁场测量 等值线图
  • 简介:通过对南亚地震震害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南亚地震灾害具有以下特点:①南亚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喜马拉雅前缘弧形逆冲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发育的巴拉考特镇为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大量建筑物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②建筑物震害呈有规律分布:③地表破裂带和沿河谷两岸以及山坡的滑坡、建筑物没有抗震设防、建筑物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损失惨重的主因。

  • 标签: 南亚地震 巴基斯坦 巴拉考特 地震灾害
  • 简介:介绍了西宁地震台水氡测量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判别及排除,并从氡的变化中提取异常信息,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干扰因素 异常信息
  • 简介:利用大柴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6.3级和2009年6.4级的数字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柴旦地震序列尾波Q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在强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Q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增高,震后降低。

  • 标签: 地震波衰减 地震序列 尾波 Q值 大柴旦地震序列
  • 简介:利用较大岩石样品,实验研究了加载时同时向样品内注水过程中穿过样品超声波波速和尾波Q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压力作用下,岩石破坏前通过岩石的尾波Qc下降,如果有压力水进入,则岩石的尾波Qc会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地壳岩石破坏发生地震前的尾波下降的物理机制是岩石在压力产生扩容裂隙及流体进入裂隙双重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模拟实验 波速 尾波QC值 震源区介质 地震
  • 简介:结合历史地震及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讨论了海东区域地震的活动特征,该区域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断裂附近,而中小地震呈随机分布状态。自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以来,需要关注未来强震趋势。

  • 标签: 青海海东 地震分布 活动特征
  • 简介: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渤海海域内观测精度相对较高的地震资料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不同震级档、不同空间范围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震源深度与地震构造、地壳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内中小震的震源深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发生在渤中断陷内的地震,其震源深度一般较深;而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与辽东半岛沿海的地震,其震级较低且震源一般较浅。但总体上,渤海海域内的地震多发生在10-20km的地壳中、上部,属浅源地震。

  • 标签: 渤海海域 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 地震构造
  • 简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资料,根据陈培善等用地震发生的断裂力学模式和震源谱理论,导出的震源处峰值加速度与构造环境剪应力的关系,计算了山东长岛地区发生的中小地震构造环境剪应力,并对应力场的分布状况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剪应力τ随矩震级(ML)的增大而增大,对两者作拟合得到它们之间较简单的关系为:τ=1.89ML-1.76。在所研究的区域范围内,其构造环境剪应力τ为1.0~6.0兆帕,与陈培善对3.0~5.5级地震的τ多在4~8兆帕之间这一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峰值加速度 环境剪应力值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 简介: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7个台站记录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的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方法测定相继时间间隔内较清楚地球自由振荡频谱峰的能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确定了相应振型的Q。结果表明不同振型的Q明显不同,同一振型在不同台站计算得到的Q也有略微差异。分析认为,前者可能源于地球自由振荡振型频率和探测深度不同所致,而后者可能与地壳的横向不均匀特性有关。

  • 标签: 玉树地震 功率谱 球型自由振荡 Q值
  • 简介: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谱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谱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谱的形态要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b是研究地震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研究之中,与实际资料的完整性、样本量的大小、计算方法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常见的b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样本量的大小对这2种方法影响很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地震目录和汾渭地震带实际目录作为样本,从中抽取不同大小的样本量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样本量下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b与设定或真实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需要的最低样本量为1000,最大似然法为200;当样本量达不到要求时,计算出的b是不可靠的;由于对样本量的要求不同,前者适用于计算区域的整体b,而后者在研究某区域b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方面更有优势。本研究为确定2种b计算方法对样本量的最低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B值 最小二乘法 最大似然法 样本量大小
  • 简介: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训练时间太长等缺点,本文采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值空间进行了遗传优化。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可得到最佳初始权矩阵,并按误差前向反馈算法,沿负梯度搜索进行网络学习。文中以混凝土重力坝结构作为算例,用结构的模态频率变化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结构的损伤位置作为输出向量,对网络进行了训练。仿真结果表明:遗传BP神经网络的收敛和诊断能力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可有效地运用到大坝结构的健康诊断与损伤识别中。

  • 标签: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损伤 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