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下分别对尿嘧啶所有的气相、液相、过渡态和质子转移异构体的结构进行全优化,获得它们在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PCM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结果显示:在气相和水相中,水参与反应降低了互变异构质子迁移的反应活化能,对互变异构质子迁移的反应起到催化作用,但是没有改变各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同时研究了尿嘧啶各烯醇式水助质子互变异构的反应机理,提出了尿嘧啶各烯醇式互变异构质子迁移的反应为平面六元环的过渡态结构.探讨了溶剂化效应对互变异构体的几何结构、能量、电荷分布以及互变异构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等.

  • 标签: 尿嘧啶 反应机理 过渡态 水助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
  • 简介: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搭建了鼠源雌激素硫酸转移酶的三维结构,并用Profile-3D和Prostat评估了模型的可靠性.鼠源雌激素硫酸转移酶的三维结构的提出对硫酸转移酶家族催化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 标签: 鼠源雌激素硫酸转移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同源模建
  • 简介:研究了吖啶橙(AO)与罗丹明B(RB)间发生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在pH=6.8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介质中,AO-RB间发生有效能量转移,使RB荧光大大增强,叶酸(FA)的加入使能量转移体系的RB的荧光强度降低,即发生猝灭.以此建立了利用AO-RB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叶酸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叶酸含量在2.0×10-6~8.0×10-5mol.L-1范围内与RB的荧光猝灭程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检出限为3.3×10-7mol.L-1.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62%~0.94%,回收率为85.0%~105%,该方法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用于叶酸片中叶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吖啶橙 罗丹明B 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 叶酸
  • 简介:采用1-氨基蒽醌经酰氯化,合成含双键的单体,再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随后对共聚物进行了Hofmann反应,制得含伯胺侧基和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可见光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含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光致电子转移性能.

  • 标签: 蒽醌 水溶性聚合物 Hofmann反应 电子转移
  • 简介:抗老化助剂应用是一个老课题,助剂生产商推荐时往往从老化机理、助剂合成着手。塑料加工企业谈论助剂应用时,从加入助剂后制品各指标数据来分析。笔者试图从助剂具备的功能,助剂应用过程中性能的差异来说明如何设计抗老化体系及选择助剂,达到正确认识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剂应用的目的。

  • 标签: 农膜助剂 光稳定剂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剂 助剂复配
  • 简介:提出了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催化H2S液相氧化反应的催化电池电子转移机制,即借助于催化剂分子自身歧化所形成的催化电池M(Ⅰ)Pc-PcM(Ⅲ)实现底物(HS-)与分子氧间的电子转移,其反应过程为阴极反应:O2+M(Ⅰ)Pc→O2-+M(Ⅱ)Pc,阳极反应:HS-+M(Ⅲ)Pc→HS·+M(Ⅱ)Pc。这一电子转移过程也是决定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从而导致催化反应按自由基历程进行。

  • 标签: 双核金属酞菁 催化电池 反应机理
  • 简介: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软件CPMD对64个水分子体系在330K温度下氢键成键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氢键的能量判别标准与几何判别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研究氢键特征时应该根据体系特点选择合适的氢键判别标准.

  • 标签: 氢键 判别标准 分析
  • 简介:分别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OT)和新型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羟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HOT)与异辛烷/水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为微反应器,合成了CoFe2O4纳米粒子;利用TGA,XRD,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两种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反胶束体系对产物合成过程及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标签: 反胶束 铁酸钻 纳米粒子 制备 表面活性剂
  • 简介:基于乙醇/水溶液体系结晶纯化制备了Fmoc-L-亮氨酸.通过HRMS,IR和1HNMR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化学结构分析.被测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Fmoc-L-亮氨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含有芴环、酰胺键和苯环等Fmoc-L-亮氨酸特征基团,其结构与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一致.

  • 标签: 乙醇 水体系溶液 Fmoc-L-亮氨酸 化合物 化学结构 分析
  • 简介:利用无限维李代数方法处理了在BC分子能谱中含有二级与三级非简谐项的散射体系A+BC的平-振能量传递问题,获得了散射过程的含有主要动力学参量的跃迁矩阵元和跃迁几率的解析表达式

  • 标签: 李代数 振动 跃迁几率
  • 简介:以-·N-O-为自旋中心(SC),间苯为铁磁耦合单元(F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端基(EG),设计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另外以-*N-O-为S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FC,苯为EG,又设计另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并通过AM1-CI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杂环作为端基或耦合单元对高自旋分子自旋多重度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杂环 高自旋基态 双自由基 -·N-O- AMI-CI方法 双自由基
  • 简介:通过甲醛法、四苯硼钠沉淀法以及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测定模拟体系中铵离子含量,分析比较确定了聚马来酸酐(PMA)与氨气反应产物中铵离子的测定方法,即利用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镁结合铵离子形成磷酸铵镁沉淀,并通过凯式定氮法确定体系中铵离子含量。结果表明,pH值为9.0时,铵离子测定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测定平均值为5.50mmol/g,测定平均误差为2.1%,方法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实际测试要求。

  • 标签: 甲醛法 四苯硼钠 磷酸铵镁沉淀法 凯式定氮
  • 简介:在酸性介质条件下,钒(Ⅳ)能显著催化溴酸钾对二甲酚橙的氧化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Ⅳ)的顺序注射催化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ng/mL、检出限为0.4ng/mL.对10ng/mL的钒(Ⅳ)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钒(Ⅳ)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1%~108%.

  • 标签: 钒(Ⅳ) 二甲酚橙 溴酸钾 催化光度法 顺序注射
  • 简介:采用常规水溶液法在低热环境下得到了一种新的基于砷钨酸和Mn-Ⅲ的夹心型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2.04126(8)nm,b=3.22758(8)nm,c=1.32535(5)nm,β=94.427(3)°,V=8.7058(5)nm-3,Z=4;分子式为(NH4)(10)[(MnH2O)2WO2(AsW9O(33))2]·3.5H2O.性质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模型.

  • 标签: 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 MN Ⅲ离子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 简介:以Keggin型钨硅酸H4[SiW(12)O(40)]·24H2O和MN(2+)为原料,4,4′-联吡啶(4,4′-bipy)为有机前驱体,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混合溶剂,在水热条件下,4,4′-bipy发生N-甲基化,并与DMSO共同修饰[SiW(12)O(40)](4-)阴离子,形成了1个钨硅酸盐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H3)2bipy)((CH3)2SOH)2[SiW(12)O(4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TG)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该化合物的形成条件,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钨硅酸盐 水热合成 N-甲基化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简介:Ferron(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逐时络合比色法是目前各领域对羟基聚合铝形态开展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全面分析该方法在测定水体系中羟基聚合铝形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主要从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不同羟基聚合铝形态的原理,Al-Ferron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及其与羟基聚合铝形态测定的关系,Al-Ferron络合显色的影响因素以及其测定结果的分析,综合评述了目前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亟待澄清的问题。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 标签: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羟基聚合铝 形态 研究进展
  • 简介:理论设计了由6位单羟丙基α(β)-环糊精(Cyclodextrin,HPCD)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复合主体化合物(GO-HPCD).结合量子化学计算(QM)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系统研究了该复合主体对金刚烷(Adamantane,AD)的超分子包合行为,并与HPCD对AD的包合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研究的结果从构型、热力学性质、径向分布函数(RadialDistributionFunction,RDF)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气相条件下,B3LYP/6-31G(d,p)计算结果显示,4种主体对金刚烷的相互作用均较弱;HPαCD和GOHPαCD与金刚烷的MD模拟与QM结果一致,而HPβCD和GO-HPβCD能与金刚烷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在水溶剂中,4种主体均能与金刚烷形成包合物,HPβCD和GO-HPβCD与金刚烷的包合物稳定性明显高于HPαCD和GO-HPαCD的包合物.氧化石墨烯片段的引入未改变环糊精与金刚烷的包合本质,但起到了辅助捕获客体分子的作用.

  • 标签: 环糊精 氧化石墨烯 金刚烷 超分子包合 计算机模拟
  • 简介:Ferron逐时比色法中Al-Ferron体系反应动力学常被视为准一级反应,由此可推得相应的拟合方程并测得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b,显色剂Ferron作为反应物之一其用量必然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以不同OH/Al比的聚合氯化铝溶液为研究对象,抓住Ferron浓度这一核心要素,对Al-Ferron体系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Ferron]≥2.0×10^-3mol/L是确保动力学速率常数kb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

  • 标签: Ferron比色法 Ferron浓度 准一级反应 动力学反应速率
  • 简介: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在pH=9.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铜(Ⅱ)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通过测定595nm下吸光度值的变化及其与铜(Ⅱ)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12μg/mL,线性方程为:ΔA=6.995c-0.0977,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7.74×10^-10g/mL。用于食品及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8%-2.3%。

  • 标签: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中性红 溴酸钾 食品
  • 简介: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高盐水样中痕量的铅、镉。研究表明,pH值为7时,巯基棉同时富集铅、镉的效果最好,可成功分离基体元素,以盐酸(1.5mol/L)溶液洗脱,铅、镉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9.7%。

  • 标签: 巯基棉 ICP-AES 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