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斯特林制冷4×288元光伏型碲镉汞二维探测器,根据红外扫描成像系统原理,设计了一个扫描型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根据系统指标要求对光学指标进行分解计算及光学优化设计得到系统的光学参数和外形结构图,并对扫描光学系统的冷反射进行分析优化。该光学系统采用三次成像的结构,由变焦望远镜组、扫描摆镜、中继镜组、成像镜组4部分组成,包含9片透镜和2片反射镜。为了降低校正色差成本,系统使用了硫系玻璃镜片。光学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耐奎斯特频率处的全视场光学传递函数大于0.35,全视场畸变小于2%。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成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30.8-154mm范围内连续变焦,变焦过程中目标景物清晰,细节分辨率高,无冷反射现象出现,该系统具有分辨率高、热灵敏度高、像质清晰等特点。

  • 标签: 红外扫描系统 连续变焦 冷反射 三次成像
  • 简介:基于激光辐照金属靶的热传导模型和高能激光作用下金属靶的损伤特征,提出了小光斑激光测量金属靶损伤阈值的实验方法,理论分析了靶单元尺寸和光强分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光强分布是影响小光斑激光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调制激光强度分布,可准确测量金属靶的损伤阈值。利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实验测量了硬铝靶的损伤阈值,分析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可为金属靶损伤阈值的测量及抗激光损伤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高能激光 损伤阈值 金属靶板 参数测量 激光辐照
  • 简介:原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没有布置气体分布,使得床层内存在很大的死角,难以形成较佳的床内流场分布,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所测得的临界含水率增大,干燥速率变小,干燥速度曲线恒速干燥阶段无法确定,鉴于此,采用双层直流式锥形孔气体分布改进了原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经FLUNET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经改进后,热空气在颗粒床层内分布的均匀性显著提高,其扩散范围明显扩大,流速更加趋于稳定,则进出口的速度差显著地降低了,减小为原实验装置的0.072倍,从而使热空气更均匀地干燥床层内的固体颗粒变色硅胶,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 气体分布板 改进 数值模拟 实验精度
  • 简介:开展了632.8nm连续激光辐照可见光JHSM36BfCMOS相机实验研究,获得了632.8nm连续激光使CMOS相机单像元饱和及全屏饱和的功率密度阈值。实验证实了CMOS比CCD抗激光干扰能力更强;连续激光比脉冲激光更容易实现对CMOS相机的干扰;分析了CMOS串扰现象与CCD的不同。用饱和面积法、相关度法和均方差法3种激光干扰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CMOS成像受激光干扰的程度。

  • 标签: CMOS 激光辐照 功率密度阈值 激光干扰
  • 简介:韩国先进科技学院(KAIST)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纤维状LED,可以直接进行针织或机织从而形成织物本身的一部分。为了产生多股LED线,科学家们首先使用了一种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纤维,放在特定的溶液中蘸湿几次,然后置于华氏266度下烘烤30min,且将其有机材料分层准备好。

  • 标签: 穿戴式 纤维状 有机材料 批量化生产 聚乙烯纤维 氟化锂
  • 简介:为了辅助静脉穿刺及相关的医疗操作,设计了一款基于投影头戴显示器(HMPD)的静脉显像系统,其光学系统由近红外成像系统和穿透型HMPD构成。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优化设计近红外成像系统,使其具有F/2.6的大数值孔径,有利于弱反射红外光的收集成像。穿透型HMPD采用与近红外成像系统相同的光学结构,有利于简化系统的加工装调。设计结果表明,近红外成像系统成像质量优异,分辨率达到QXGA(2048×1536)。穿透型HMPD具有18mm的大出瞳直径及25mm的大出瞳距离,场曲小于0.03D,畸变小于0.32%,达到QXGA分辨率显示模式。与现行的静脉显像系统相比,本显像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佩戴舒适,且具有超高分辨率,是一款适用于辅助医疗的目视系统。

  • 标签: 静脉显像 投影式头戴显示器 光学设计
  • 简介:体验教学是一种“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体验课堂教学策略四部曲,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对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的物理课堂因“体验”而充满生命化、个性化的气息。

  • 标签: 高中物理 体验式 教学策略 实践研究
  • 简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个串联FBG传感元直接成缆的大面积、长距离智能周界警戒技术。建立了8路时分、13路波分复用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探测距离大于1km、定位精度为10m、波长解调精度为0.01nm的智能警戒。同时,该系统具有成本低、FBG传感元数量多、告警定位精确、告警灵敏度高、布放灵活及易于复用拓展等特点。现场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完成不同入侵模式的判断,可以用于周界警戒。

  • 标签: 准分布 FBG传感元 周界警戒系统 告警灵敏度
  • 简介:本文通过磁耦合共振的无线输电技术实现了对旋转LED主板的供电,并研制出一套旋转LED点阵显示演示仪;通过STC12C5A32S2单片机实现对LED的控制和显示;通过红外通信实现对显示字符的红外操作;通过电机驱动实现LED的旋转显示。通过对旋转主板和底座主板的设计,实现了LED旋转显示的功能。该演示仪在实验和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演示效果。

  • 标签: 磁耦合共振 无线输电 旋转LED 单片机
  • 简介:建立以导电回线为目标体的三分量瞬变电磁系统标定模型,推导出单一Z分量激发下X、Y、Z三分量响应的表达式,计算并分析了吊舱在不同高度、不同倾角下的响应特征。本文为三分量瞬变电磁系统的测线响应标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瞬变电磁 三分量响应 导电回线 标定
  • 简介:落实新课改理念,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而当前高中薄弱校物理课堂在买施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教学过程中,又遇到了诸多的困惑点.本文就当前高中薄弱校物理课堂实施新课程理念开展探究教学的现状、探索高中薄弱校物理探究模式教学设计方向、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适合高中薄弱校物理课堂的探究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高中薄弱校 探究模式教学 最近发展区 教学设计
  • 简介:开放、综合性量测实验的设计与应用,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一定程度代表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以PN结物理特性的测量实验为例,基于通用型仪器与元器件的积木组合,设计出简单、适用的实验电路;t=17.95℃时所采集的原始实验数据经三种模式回归分析,比较验证了PN结扩散电流与电压间遵循的玻尔兹曼分布律;计算出的玻尔兹曼常数与FD-PN-4测定仪的量测值相比,其结果说明了开放测量实验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PN结 玻尔兹曼分布律 测量 回归分析 开放式实验
  • 简介:目的:针对预张力索杆体系,将构件刚度与体系判定相结合,提出分布静不定和分布动不定的计算方法,使体系分析从“系统”层面向“构件”层面延伸。创新点:1.推导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分布静不定公式,并证明与原有方法的内在关系。2.首次提出分布动不定数学公式。3.给出分布不定数的物理意义及潜在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在平衡矩阵理论基础上,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分别求解相互正交的两类单元变形量和两类节点外荷载模态;在排除整体刚体位移模态后,利用该正交性,求解分布静不定和动不定。结论:1.该方法能克服已有方法中的奇异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可适用于动定及动不定结构。2.作为结构双对称性的代表,分布静不定数可被用作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分组准则;该准则能提高二次奇异值找力法(DSVD)的效率并能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初始预应力设计可能性。3.揭示分布静不定与结构重要性及结构敏感性间的关系。4.分布动不定数可被用作节点可动性的一个基本指标。

  • 标签: 柔性结构 索杆结构 分布式不定数 初始预应力设计 找力分析 奇异值分解
  • 简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自身的角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以初中华东师大版《代数》为例浅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把握问题.

  • 标签: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角色把握 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