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逐差是牛顿环实验中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牛顿环实验数据计算、绘图和线性拟合,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降低实验误差。

  • 标签: 牛顿环 EXCEL 逐差法 数据处理
  • 简介:鉴于高能质子加速器使用受限,且γ射线与物质作用的衰减规律同质子与物质作用的衰减规律具有相似性,采用^60Coγ射线源开展了质子扫描检测方法的原理性实验验证研究。以聚乙烯和钨组成的同心圆环结构为检测对象,采用最小步长为2.5μm的电控平移台控制被测物体的移动,用直径为8mm的铅准直孔获取γ射线细束,并用闪烁体及CCD相机组成透射束斑测量系统,获取透射图像。实验验证及蒙特卡罗模拟得到的边界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均小于1.2mm,初步验证了扫描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辐射成像 扫描检测 边界测量 原理性实验
  • 简介:类比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主是指通过比较几种事物的本质、概念、规律,从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进而把其中某一事物与物理情景的有关知识、规律和结论推移到另一物理情景中去,解决另一种物理现象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类比,对于学生知识的架构、解题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类比法 物理概念 物理模型
  • 简介:等面积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等面积解题可以简捷思路,明朗图形之间关系.利用初中常用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三个方面引导初学者对题目进行分析,灵活运用面积知识解答,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 标签: 面积 相等 全等
  • 简介:目前用于判别含有粗大误差的异常值的准则有多种,本文将对格拉布斯准则、莱依达准则、肖维勒准则和t检验准则四种粗大误差剔除准则在实验测量次数落在3-100的情况下的选择讨论,给出测量次数落在区间3-100判断准则的选择意见.

  • 标签: 粗大误差 数据剔除 异常值 判别准则
  • 简介:等效替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探索并掌握"等效替代"处理物理问题的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标签: 等效替代法 体现体验 探索规律 迁移应用
  • 简介:介绍了一种利用普通智能手机和一根两端开口奶茶管基于声驻波现象来测量声速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所用的实验仪器随手可得,无需学生再到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标签: 智能手机软件 声速测量 奶茶管
  • 简介: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学生在原子吸收能量的量子化特性及反向拒斥电压的理解上存在难点.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将难点进行分解,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三步讲解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的方案,为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夫兰克-赫兹实验 量子化特性 拒斥电压 讲解方案
  • 简介:基于功能模块化实验教学思想,用驻波一个物理原理,完成多种不同的实验内容,并将之制作成微课视频,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知识的系统性,提升教学水平。

  • 标签: 驻波法 微课 自主学习
  • 简介:针对物距像距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加深了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减小视觉实验误差的方法:凹透镜尽量靠近虚物,减小清晰成像的范围.本文对凹透镜测焦距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乂.

  • 标签: 凹透镜 焦距 物距 像距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离子束磁控溅射法和化学腐蚀分别制备了PZT薄膜、PbZr_(0.52)Ti_(0.48)O_3/Ni(PZT/Ni)复合薄膜材料的鼓包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diffraction,XRD)表征了PZT/Ni复合薄膜材料的物相结构;利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新型鼓包测试平台,在力场、电场、磁场作用下分别测试分析了PZT/Ni复合薄膜材料体系的力电磁耦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PZT薄膜的弹性模量E先增大后减小;PZT/Ni复合薄膜在电场作用下实现了电磁调控,矫顽磁场强度Hc提高了33.4%;随着测试平台油压的增大,PZT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分别增加了17.1%和32.1%,PZT/Ni复合薄膜的矫顽磁场强度提高了46.1%。

  • 标签: PZT/Ni 鼓包法 多场耦合 弹性模量 矫顽场
  • 简介:通过数字全息实验平台,制作平面全息光栅,利用高精度CMOS相机记录两束平行光的干涉,改变两平行光束的夹角和光斑相对方向,观测干涉条纹的疏密变化和方向变化,加深学生对光的干涉的理解,训练学生基本光路的搭建与调整。

  • 标签: 平面全息光栅 平行光干涉 数字全息
  • 简介: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稳定运动状态的条件,我们给出了稳定运动时串联双单摆系统参数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该条件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 标签: 双单摆串联 拉格朗日方程 稳定运动
  • 简介:闪烁体是探测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材料,对系统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用中由于全内反射作用,导致大量闪烁光子被限制在晶体内部,无法出射,阻碍了探测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光子晶体是一种典型的微纳结构材料,可以实现对闪烁发光的调控,提高闪烁体的光输出效率,控制发光的方向性.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子晶体闪烁体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光子晶体调控闪烁发光的基本原理、光子晶体闪烁体的制备技术、光子晶体闪烁体提高探测系统能量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方法.

  • 标签: 闪烁体 光子晶体 光提取 时间分辨率 能量分辨率
  • 简介:文章阐述了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内容,分析了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我校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情况.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髙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综合能力.

  • 标签: 普通物理实验考核 创新 改革
  • 简介:利用4.5MeV的氪离子(Kr^17+)辐照(100)晶向本征未掺杂和高掺锌(P型)、(100)和(110)混合晶向的高掺硅(N型)砷化镓(GaAs)半导体材料,辐照注量为1×10^12~3×10^14cm^-2,测试辐照后材料的拉曼光谱。随着辐照注量增大,材料的纵向光学(longitudinaloptical,LO)声子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出现了明显的非对称展宽,并且N型样品辐照后,晶体结构损伤要大于P型与本征未掺杂样品。3种类型样品的LO峰频移随辐照损伤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掺杂元素不影响材料本身的晶体结构,可能是因为混合晶向的生长方式导致辐照后N型GaAs结构稳定性变差。

  • 标签: GAAS 拉曼光谱 辐照效应 晶体结构
  • 简介:重子物理研究一直是高能物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夸克模型预言重子激发态有超过30个含有两个奇异数的Ξ~*粒子。截至目前,除了Ξ(1530),Ξ(1820)外,对其它Ξ~*粒子的信息知之甚少[1]。BESⅢ对ψ(3686)→K~-ΛΞ~++c.c.的研究,观测到少量的Ξ(1690)和Ξ(1820)粒子[2]。本文通过ψ(3686)→Ξ(1690)~-Ξ~+计算Jψ→Ξ(1690)~-Ξ~+过程的分支比,并求出最后在该过程中可观测的事例数,以期给实验观测和数据的采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激发态 Ξ*粒子 蒙特卡罗
  • 简介:给出一种借助数字化光照度传感器可定量探究光波的横波性以及鉴别白糖水具有旋光性的自组装仪器,使实验具有形象、直观、测量光照度精确、实验结果易分析等特点。实践证明,用该仪器进行光的偏振实验可以提升物理图像的可视化,使学生更好的的理解光的偏振原理。

  • 标签: 偏振片 偏振现象 光照度 旋光性
  • 简介:目的:研究燃爆弹跳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分析驱动器的输出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创新点:1.建立了燃爆弹跳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得到燃爆弹跳驱动器的相关输出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通过理论仿真与试验测试分析了驱动器的输出性能。方法:1.根据对燃爆弹跳机器人工作过程分析,推导出燃爆弹跳驱动器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并对锁紧力与弹簧刚度参数进行测试;2.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燃烧室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3.通过试验测试驱动器驱动弹跳过程中压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测试结果与热-动力学模型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论:1.建立了燃爆弹跳驱动器的热-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驱动器的输出性能参数;2.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证明了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 标签: 热-动力学模型 燃爆驱动器 仿真分析 试验分析 输出性能
  • 简介:本文以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力学实验室为例,介绍了利用FB210C型复摆实验仪和钢板刀架复摆装置研究复摆特性的详细过程,并对两种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了两种实验装置的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 标签: 复摆 重力加速度 不确定度 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