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8年11月3日大同地区雾霾天气和2019年2月27日雾天气,用GRIMM180颗粒物监测仪和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越多或越大污染程度越严重,能见度越低大气污染越严重,它们都给雾霾天气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霾天气污染比雾天气更严重,寻找控制大气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雾霾 颗粒物 能见度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ARS408-21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在车辆前进过程中对前方障碍物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测距,并通过具体场景的实验分析它在0-10m、10m-70m以及70m-150m这三个区域内探测范围及测量精度。基于其在简单实验场景下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毫米波雷达对比其他传感器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无人驾驶方面的重要应用前景。

  • 标签: 测量精度 测距实验 连续波雷达 车载应用 传感器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营造动态情境,激发语言表达欲望;利于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性”、“直观性”、“趣味性”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 标签: 信息技术 幼儿 语言 表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21世纪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发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近几年,各高校泰语专业纷纷推出“语言+专业”以及“专业+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现实实践中确实很难平衡和发展,仅仅是采用整合本校专业资源,语言与专业分离授课的方式,语言基础知识由语言老师完成,专业知识由专业教师以中文讲授的方式来推进,而这种做法有违背了语言作为载体应该与所承载信息一同输出输入的自然属性,实践证明了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小才济济,大才需缺”以及学生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最后导致语言薄弱,专业不扎实的现象。本文结合我校泰语专业十余年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初探“语言专业+合作教育(Co-OPE)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真正能用的复合型、应用型泰语人才,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服务的高端人才。本文通过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初探“语言专业+合作教育(Co-OPE)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泰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提出建设性意见。

  • 标签: &ldquo 语言专业+合作教育&rdquo 人才培养模式 泰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