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考虑与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为研究有关的“三重”特征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子废弃物回收态度、情境因素、回收行为意向和回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回收态度影响电子废弃物的感性回收行为意向,回收态度和感性回收行为意向共同影响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为。情境因素调节感性回收行为意向与回收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行为意向能否转化为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回收行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电子废弃物回收态度与理性回收行为意向、理性回收行为意向与回收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 标签: 电子废弃物 情境因素 回收态度 感性回收行为意向 理性回收行为意向 回收行为
  • 简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环境治理的决策演化过程,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为交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主要受企业行为、公众参与和地方经济效益变化的影响,受地方政府行为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跨越{不严格执行环境规制,消极治污}的不良锁定,达到{严格执行环境规制,积极治污}演化均衡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大对企业消极治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成熟度、提高地方政府规制不力的声誉损失等措施可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策略收敛到理想均衡。

  • 标签: 公众参与 环境行为 演化博弈
  • 简介:比较东西方两种对个体行为的基本假设,将利他的社会偏好引入效用函数,研究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设计,促进社会中利他行为程度和供给量的提升,同时实现个体利益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将社会群体按照利他程度的不同分为异质性个体,并分别分析不同激励机制对异质性个体的影响。最后,结合群体中利他程度不同个体占比对总利他行为供给量的影响,给出不同制度状态的比较分析。

  • 标签: 异质性 社会偏好 利他行为 激励机制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