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7819国内统一刊号:CN11-5191/G2《中国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3月创刊,探讨文化遗产学术,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关注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深度解析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实践与理念,向读者打开分享文化遗产新知的专业视角。2017年度《中国文化遗产》双月刊,双月末30日出版发行,每期112页码,全年定价:120元,全国各地邮局随时均可订阅,邮局发行代号80-255。

  • 标签: 中国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征订
  • 简介: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是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出现早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在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5-2015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与此同时,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领域.本文在尽可能全面搜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有关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又分析了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 标签: 当代中国 西藏治理研究 综述
  • 简介:不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直到现在,好多社会问题都源于还在深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老一代学者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都饱含蕴含着一种个人价值理想与人文精神指向,具体表现为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上个世纪20、30年代,有一批知识分子、文化人深入到乡村里开展实地研究,也曾试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穷问题和农民问题——其解决之道的切入点就是:对农民进行文化启蒙教育。亦如经典作家所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 标签: 乡愁 原生态文化 城市化 空心村
  • 简介:中国文化是植物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图文并茂的《中国文化史》,不仅是一部系统地探寻中国花史的发展历程及花文化内涵和外延轨迹的专著,也是一部从文化价值系统层面引导和提升读者认知中国文化史价值的随笔性读物,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史上一个学术空白。

  • 标签: 花文化 历史研究 中国花文化 书评
  • 简介:“援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支撑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针与政策。“文化援藏”是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在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注重西藏的文化建设,90年代中期“文化援藏”概念形成。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市“文化援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为“文化援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文化援藏”工作中增加中华文化认同内容,并以“文化援藏”配合西藏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认识西藏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下,合理使用内地文化资源,促进西藏文化的发展。

  • 标签: 西藏 文化援藏 边疆治理
  • 简介:本文选取武夷山茶文化为研究样本,借助质性访谈对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认知。结果表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和资本因素。本文根据影响因子的量化研究,把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机理概括为:文化内驱力、社会推动力、市场调控力和资本外驱力合力驱动的结果。

  • 标签: 旅游地 文化变迁 影响机理
  • 简介: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 标签: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历史文化名城 征稿启事 现代化城市建设 国家文物局 研究成果
  • 简介: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与困境,认为城乡规划中对文化遗产范畴价值的狭隘理解、对地域文化和传统规划理念及方法的相对忽视是造成上述困境的症结之一。在我国进入城镇化新阶段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文化遗产内涵价值,按照理念、方法、技术和资源四个层次,重新评估文化遗产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并通过全层次、全过程、差异式、交互式的方式介入到和作用于城乡规划之中,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宜性,促进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文化的永续传承,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标签: 城乡规划 文化遗产 价值作用 文化传承
  • 简介:提到蝴蝶摄影,有个名字我们无法绕过,他并非科班出身的蝴蝶专家,但对蝴蝶的生活史、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不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却常年奔波跋涉在山林幽谷,用镜头记录下每种蝴蝶的斑斓世界。他认真执着地为蝴蝶拍写真,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乐得其所;

  • 标签: 中国 物种资源 保护现状 工作人员 蝴蝶 生活史
  • 简介:中国的传统治边方略,是历代王朝在治边方面,经过长期的总结、实践而形成的基本的谋略与传统,包括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的治边方略两个部分.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内容丰富完善,影响十分深远.中原王朝治边方略的内容,大致包括经营边疆与应对外邦的方略、文化软实力方略、地缘政治方略、博弈谋胜方略.边疆王朝的治边方略,与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有明显差异.

  • 标签: 治边方略 中原王朝 边疆王朝 边疆政权
  • 简介:文化援藏”不是支援方将文化直接输入到受援方,而是支援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西藏的文化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交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援藏”是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思想宣传、新闻广电、文化教育、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人才援藏”“项目援藏”“智力援藏”,60多年来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对于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学术的角度,探讨了“文化援藏”的概念,简要总结了60多来“文化援藏”的实践和成效,分析了今后“文化援藏”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文化援藏建藏”的机制、模式、思路和建设、完善“援藏建藏文化体系”等建议。

  • 标签: 援藏 文化援藏 西藏
  • 简介:风景道(ScenicByway)是以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和乡土文化为核心原则的新型道路景观模式,它是中国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国外的成功案例——美国蓝岭公路和澳大利亚昆士兰遗迹道网络,从实践经验和宏观策略两方面研究风景道的成功因素。并且,结合中国国情,为风景道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风景道在中国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风景道 新乡村主义 蓝岭风景道 昆士兰遗迹道网络
  • 简介: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1900-1989)是中国边疆研究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国陆地边疆的四大区域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边疆提供了重要的文本参考和理论启迪。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袁剑博士的新作《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一书即围绕拉铁摩尔及其作品加以展开,对拉铁摩尔及其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接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拉铁摩尔对中国边疆各区域研究的具体特点。本文对该书进行了学术层面的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看法。

  • 标签: 拉铁摩尔 中国边疆 区域研究 边疆人
  • 简介:如何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中旧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机动交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分析了历史名城的道路格局与交通模式的关系,以及旧城交通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城市总体布局和旧城内外交通关系等方面,提出协调机动交通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规划思路和规划对策,并介绍了一些城市旧城的规划思考和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名城保护 名城交通 思路与对策
  • 简介:本寨屯堡作为明朝初年'调北征南'平定云贵地区之后实行屯田制的产物,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在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封闭发展的文化环境,保留了较为浓厚的防御军事色彩。介绍了本寨发展的历史背景,描述了本寨的选址特色,分析了它独特空间布局形态,同时也对屯堡大院内的空间营造做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安顺屯堡 军事聚落 江南移民 防御性
  • 简介:蜂虎科是佛法僧目的一科,嘴细长而尖,稍向下弯,羽色艳丽,因嗜食蜂类而得名。蜂虎科的分布几乎遍及东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于非洲、欧洲南部、东南亚和大洋洲。

  •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 收藏作品 协会 中国 大洋洲 东南亚
  • 简介:将名城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是全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经30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相对完整法规体系,在依法保护古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相关立法的梳理,阐述立法保护对于名城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苏州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立法
  • 简介:厦门与汕头侨乡近代服务业发达,并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其中厦门建筑文化侧重于娱乐性,以影剧院建筑为代表;而汕头侧重于商务性,以旅栈业建筑为代表。这种差异源于二者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从家庭和职业结构看,厦门人口中以侨眷为重要组成的无业人口多于汕头,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促成了娱乐业建筑的繁荣。而汕头商业人口更多,无业人口较少,历年海关出入人数也多于厦门,建筑文化因此表现出更多的商务性特征。

  • 标签: 厦门 汕头 近代侨乡建筑 服务业建筑文化 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