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泰山民间工艺最有代表性的有玩具、盆景、根艺三大类。泰山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有竹、泥、皮、石、布等。泰山竹龙是泰山民间玩具的代表作品,由泰城中胜街何家创制。何家世代为手艺人,祖籍平阴,迁来泰城后即开始作竹龙,传至何相忠已是第六代,有三百多年历史。竹龙制作取泰山之阴大津口,柴草河一带出产的泰山绵竹。趁青鲜之际加工。整个制作过程有七十二道工序,繁杂而精细。主要步聚是:1、截料。从竹节两端锯下充作龙身。2、熏烤。以棉捻子点燃豆油烤灸龙身,使其变黑。这样如上漆一样光鉴,且不褪色。这是泰山绵竹独有特点,其它竹种烤黑后能擦掉。3、弯爪。泰山绵竹在竹节处有双杈,而其它竹种是单杈,烤弯后正好充作龙爪权。4、上串。把一节节龙身钻眼,以铁丝固定,一般是6—8节。5、上头。龙头一节较粗,刻上嘴、牙、眼,点染上色,加上铁丝挠着红绒球的龙须。6、纹身。以特制针扒子在龙身上刻出一片片龙鳞。再经过刮磨整形,就是一条形神兼备的

  • 标签: 泰山 民间玩具 民间工艺 孔尚任 上水石 制作材料
  • 简介:<正>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时鳞鱼、班文鱼。据《泰山药物志》载:“本品因螭头喜霖而得名”。泰山赤鳞鱼,为我国五大名鱼之一,自然资源量十分稀少,其主要原因是生存的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当地群众有“泰山赤鳞鱼不下山”的说法。《泰山药物志》称“本品甚难畜养,每畜缸中,天暑则死,天雨则飞,时时跳跃缸外,必得以大缸深水安置荫中,缸中以

  • 标签: 泰山赤鳞鱼 自然资源 环境条件 药物 深水 畜养
  • 简介:<正>泰山民间舞蹈包括泰山古代民间舞蹈和泰山现有的民间舞蹈。泰山古代民间舞蹈起源很早,形式也很丰富。《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族,谓之乐。”《诗经·火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都说明舞蹈的产生与古人生活联系密切,又与音乐、诗歌联在一起。

  • 标签: 民间舞蹈 泰山地区 狮子舞 舞蹈起源 鼓子秧歌 《礼记·乐记》
  • 简介:<正>酒为百药之长,有“琼浆玉液”、“金波仙子”之美誉。自从夏禹的臣属仪狄发明了造酒,这种象是魔法化身的液体,在五彩缤纷的饮食家族中,就受到了人们的宠爱和器重。这种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饮食骄子,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上自达官贵人,下到庶民百姓,几乎没有不和酒打交道的。

  • 标签: 泰山 中国酒文化 酿酒工艺 微量元素 泰安 酿造
  • 简介: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的传承与发展.泰山石敢当的信仰和传说,是泰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间信仰.泰山石敢当信仰和传说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2005年8月18日我们用百度搜索"泰山石敢当",用时0.103秒,检索出相关网页14000篇;同时用Google搜索,用时0.40秒,检索出相关网页10800条,说明泰山石敢当信仰分布的普遍性.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从2004年开始,对泰山石敢当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敢当研究 泰山石 石敢当
  • 简介:一托名"西周生"所著的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它是由作者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创作完成的社会世情小说.作者借助一个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意在如实反映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明末清初的浮世绘,也是那一时代的鸟瞰图和百科全书.纵观全书,它囊括民俗学、经济学、宗教学、语言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仅就民俗学而言,它就涉及到民间谚语、神话故事、民间信仰、岁时节日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明末清初社会风气的重要参考文献.正如胡适所说:"我可以预言,将来研究17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本书."①可惜的是,目前学界对此书的研究不够深入,有限的研究也往往偏重于对它的文学性的挖掘,而从民俗学层面开展的研讨并不充分.鉴于此,笔者试图结合探讨属于民俗学重要内容之一的民间香社.

  • 标签: 传泰山 泰山香 醒世姻缘传
  • 简介:民俗学者大多认为,石敢当信仰源于古代的泰山灵石崇拜.但泰山地区现存的古迹文物中,却极少有反映石敢当信仰的内容.近年笔者在泰山周边作考察时,新发现了两处关于石敢当信仰的文物遗存,可为研究这一民俗现象提供新的史证.

  • 标签: 信仰处 处文物 敢当信仰
  • 简介:<正>红绿八宝饭是泰安民间盛行的节日佳食,据传清代乾隆皇帝巡游泰山时,驻跸岱庙东御座,品尝红绿八宝饭后,大加赞赏,传令将制作方法带回皇宫。近年来,位于岱庙后宰门的得岳楼饭庄,将民间制作方法与清宫宴谱溶合一起,推出了泰山红绿八宝饭,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们访问了该饭庄的经理李志修,一级厨师李怀昌,得其制作方法如下:

  • 标签: 制作方法 泰山 乾隆皇帝 岱庙 民间 清代
  • 简介:迎神赛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借娱神行乐的一种集体性活动,集宗教信仰、民俗与娱乐活动于一身.迎神赛会通常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祈秋报'之意.春季迎神主要是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祈祷本年度风调雨顺,万事兴旺;而秋季迎神,通常是在村庙主神诞辰之日进行,意在庆贺丰收,感谢神灵庇护.由于搀杂着迷信、靡费钱财以及容易引起社会治安案件等原因,自民国以来,迎神赛会一直是政府查禁的对象.

  • 标签: 迎神赛会 民俗文化 闽侯县 宗教信仰 泰山宫
  • 简介:一、缘起山东省泰山王母池庙会分为三月三的蟠桃会和九月九庙会,其中学者多关注蟠桃会,由此透视王母信仰文化变迁状况,②但对九月九庙会重视不足.九月九恰值重阳节、老人节、登山节、斗母诞辰,众多节俗叠合粘连,香客的信仰活动达到了这个季度的高潮;九月九在时间体系上与三月三对立和差异,它特有添北斗习俗.2005年10月10日至13日,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一行19人,对泰山王母池以及周边地区的信仰形态做了初步调查.田野作业中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重在对信仰的现在状态进行把握和描述.

  • 标签: 庙会调查报告 母池庙会 泰山王
  • 简介:<正>鸠摩罗什(Kumāarajiva,公元343年—413年),意译童寿,佛典四大译家中的第一位。他活动的时代,应属佛典汉译史的早期。但是他的若干译本却能经历一千五百年漫长时间的考验,始终为佛徒所喜受,成为他们诵习的标准经典和建立宗派的根本依据。不被他人乃至名家的重译所取代。他的译经实践,形成了佛典翻译史,以至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公认的高潮。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后秦政权对于佛教的大力提倡,前此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人勤恳努力积累的丰富经验,围绕他,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大正藏》 方言 活译 鸠摩罗什 中国翻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