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享受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政府的职责。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是政府主导,依靠公共财政投入。近二十年来,基层文化事业机构因缺财政经费保障而影响公共服务活动乃至机构正常运转,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许多乡镇文化站成了无经费、无活动的“空壳站”,群众呼吁“莫让乡镇文化站‘空壳化’”,媒体也在批评“文化站,不该‘失守’的阵地”。因此,加快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是保障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迫切需要。

  • 标签: 文化权益 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责任 经费保障机制
  • 简介:我国将完善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不少历史文化镇(村)遭到人为破坏。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一些江南水乡古镇在发展中埋河修路,填湖建房,失去了水乡古镇的特色。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

  • 标签: 中国 历史文化村落 法制建设 管理机制
  • 简介:<正>山药蛋文学流派在本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如旋流急剧席卷了三晋大地,掀起巨大的文学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的热浪,弥漫在中国文坛上空。一九五八年《文艺报》第十一期出了山西文艺特辑,除对赵树理、马峰、西戎、束为、孙谦、韩文洲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总的评述外,又对《三年早知道》(马峰)等单篇作品发表了专门的评论文章,于是作为一个流派便被全国文艺界所公认。本文拟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探讨民俗对这一流

  • 标签: 赵树理 山药蛋派 民俗性 文学流派 文学作品 民族化
  • 简介:本文试从艺术的角度,对会稽画像镜的艺术风格及其对早期越窑堆塑瓷装饰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探索。

  • 标签: 东汉 会稽 画像镜 堆塑瓷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受到冲击。文章以目前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珠村乞巧节为例,指出了其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具有普遍性;提出在乞巧节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阐述了构建政府主导、专业保护和本体保护三管其下的保护机制体系的观点,旨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标签: 乞巧节 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浙江农村地区民间宗教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民间宗教在世俗化大潮中,如何通过宗教市场实现社会整合的案例。在传统民间宗教礼俗的基础上,围绕着宗教产品的生产、消费,村落内部资源实现了代际流动和阶层流动,达到了去社会分化的效果。同时,代际之间、阶层之间在宗教消费和获得面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过日子”的价值和意义,重塑了村落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实现了内部整合。

  • 标签: 民间宗教市场 宗教产品 佛纸 宗教消费
  • 简介:博物馆公众影响力与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三者共同构成博物馆影响力。博物馆公众影响力是评估博物馆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它由公信力、文化力、亲和力三个要素构成,通过接触、保持、提升三个环节,对公众的注意、记忆、理解、态度和行为五个层面实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公众影响力的提升牵涉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从宏观上,可归结到“量”与“质”两个方面。

  • 标签: 博物馆 影响力 公众
  • 简介:<正>只要翻一下近几年的报纸出刊,就会发现一组贯穿于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各界的思考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为什么封建社会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二千年之久?为什么一个曾在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民族近代变得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这样举步维艰?妨碍中华民族前进的阻力在哪里?反思的结果,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射向了一个焦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说它太老,是因它研究的对象是人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思想观念 现代化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灯具的形态、色彩和装饰纹样,从吉祥文化着手去论述吉祥文化对传统灯具设计的深层影响

  • 标签: 吉祥文化 传统灯具 吉祥纹样
  • 简介: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原文化本身也有一些不足,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中原文化 艺术创作 影响
  • 简介:康雍乾时期,是清朝最为繁盛的时期,尤其是边疆的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雍正朝初期是清政府对西北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政策逐步发展、完善的时期。雍正即位,以平乱为契机,逐步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统治政策。而年羹尧则在雍正的西北政策的逐步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康熙末年平定准部叛乱到雍正初期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逐步削弱西部少数民族贵族的势力,确立清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牢固统治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

  • 标签: 年羹尧 雍正朝西北民族政策
  • 简介:<正>临水夫人又称顺懿夫人,顺天圣母、天仙圣母、南台助国夫人、大奶夫人、陈夫人、陈太后等,民间也称她为“奶娘”、“娘奶”、“陈十四娘娘”,她的俗名为陈靖姑、陈进姑或陈静姑。相传她是福州下渡人,在古田县临水洞成神,是在福建北部形成的乡土神灵之一,据庄孔韵先生的调查,现前来临水宫接陈靖姑香炉和祭拜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县份:古田、屏南,宁德、福安、周宁、寿宁、建阳、建瓯、政和、福鼎、南平、沙县、闽清、闽候、永泰、长乐、连江、罗源、晋江等。因此,对临水夫人崇拜的信仰范围大致在福建北部,并辐射到浙江南部和江西东北部。在这一范围中不仅汉人信仰她,而且这一地区的畲族也信奉她,如笔者曾在霞浦县的崇儒、水门乡做过调查,发现许多畲村的宫庙中,也供奉着临水夫人,如霞浦县的崇儒乡新村的郑先锋宫中就供有临水夫人的神像,霞浦水门乡的玉山村的“渔阳宫”也有“陈李林三位太后元君”的神位,水门乡茶岗村的王师蓝××也供奉着“陈林李三位夫人”,由此看来,临水夫人的信仰不仅波及整个福建北部,而且连畲族也信奉她。

  • 标签: 临水夫人 民俗活动 陈靖姑 福建北部 信仰 林耀华
  • 简介:<正>一、族源山东省自魏、晋以来,就是许多民族往来、迁徙、卜居的地方。据目前初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共有四十多万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壮族等三十二个民族。其中以回族为最多,约有三十九万多人。青州有回族八千多人,约占全省回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徙居青州的回族,多系元朝从西域诸国东来的“回部人”。其迁徙的过程大致

  • 标签: 回族 伊斯兰教 山东青州 风俗习惯 穆罕默德 少数民族
  • 简介:嘉祥位于鲁西南,是宗圣曾子的故乡,现属济宁市,东揖儒都曲阜,西览菏泽牡丹,北依代出好汉的梁山,面朝烟波浩淼的微山湖,文化古迹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富有人文历史文化特色,是齐鲁文化研究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嘉祥木版年画灯画,就是在这片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沃土上绽放的一朵小花.

  • 标签: 嘉祥木版年画 民间文化 灯画 艺术风格
  • 简介:我国的黑瓷生产,过去因首先在浙江德清县发现东晋的黑瓷器物和窑址,故认为是从东晋时期的浙江德清窑开始的,近几年,因在浙江上虞县帐子山发现了东汉的黑瓷窑址,我国的文物考古和陶瓷学术界,遂修正看法,把黑瓷的创烧时代提早到东汉,并认为浙江上虞县是最早烧造的地点.但是1983年,浙江瑞安市在开展文物普查中,于其境内的商周与春秋时代的遗址上和墓葬中,相继发现出土了三宗多件黑釉器物,它们都是以瓷土为胎,器表施黑釉,具有原始瓷的特征.为了区别于原始青瓷,我们定名叫原始黑瓷.现将瑞安发现的原始黑瓷的资料以及我们的初步看法概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黑瓷 黑釉瓷 原始青瓷 胎骨 新说 出土器物
  • 简介:藏书印是批量收藏者在自己购轩或拥有的典籍图书上钤盖的,体现藏本所有主关系和表达藏书主人个性爱好的印章。通常盖在卷首、卷尾或序目前空白处。我国古籍籍帙铃盖藏书印,少则一方多则几十方。现代藏书家和图书馆(室)等文化机构的藏书仍沿袭应用藏书印。因此探折藏书印的源流,

  • 标签: 藏书印 历史文化 文献史料 艺术鉴赏
  • 简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因为先天的自然条件,他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文化,产生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工艺,其中木雕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土家族木雕是艺术性与实用性共存的民间传统工艺,是土家人精神的物质承载,也是研究土家族这一无文字民族历史文化的钥匙.

  • 标签: 土家族 木雕 价值
  • 简介:木偶戏就其本身特点来说,属于我国较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从其形式风格方面来说,也较为多姿多彩。木偶戏不仅能够用来比喻人,还能够用来比喻民众普遍崇拜的神,让禽兽或者其他一些怪异动物不再是本来的样子,而是能够得以人格化。本文结合木偶戏实际特点,针对木偶戏音乐阐述观点。

  • 标签: 木偶戏 音乐 现状 分析 对策
  • 简介:<正>一、墓志、买地券文辑录湖北鄂州的墓志、买地券等共出土有十块,分别在鄂州的西山、百子畈、鄂城钢铁厂以及泽林、公友、蒲团、沙窝等乡镇出土(附出土地点分布图)。从时代看来,最早的是宋代,最晚的是民国初年,内容丰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部分历史情况。现以时代远近为顺序,分为志(一)、(二)、(三)、(四)、(五)、券(六)、志(七)、(八)、(九)、(十)等,全文予以分别辑录。志(一)与(二),关于李深之及其龚夫人墓志铭的出土。1991年12月,中南石油公司设在鄂州的“653”油库,在建设消防车道工程施工中,发现一座在历史上早被盗掘过的残墓,这座残墓

  • 标签: 墓志铭 鄂州 孺人 武昌 万历 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