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 标签: 东汉墓 微山县 花纹砖 双室墓 红陶 腹径
  • 简介:<正>一、孕妇的禁忌饮食:孕妇临产前,忌食生姜,胡葱,酱油,鸭子。认为吃了生姜,出世的孩子会生六指头。吃了胡葱,产后要漏乳。吃了酱油,孩子皮肤要发黑。吃了鸭子,生下孩子要摇头。孕妇不能向邻居借盐或讨盐,就是要盐,一定用碗装盐,不能用手抓盐,否则,在产仔时要难产,俗称讨盐生,是手先出来。二、儿童的禁忌饮食:孩子在周岁内,忌食豆腐,据说是为了防止口臭。孩子忌食鸡脚,据说是防止孩子写字如鸡

  • 标签: 忌食 饮食 孕妇 禁忌习俗 酱油 生姜
  • 简介:当涂明代琉璃窑考察记卢茂村1983年5月份,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对当涂青山公社龙踞大队窑头生产队琉璃窑址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窑址是座落在一个丘陵地的小山坡上,其上现为青山河经窑址旁缓缓流过,由当涂城经马鞍山注入大江。古代交通便利。...

  • 标签: 当涂县 建筑琉璃 琉璃砖 白土 明皇陵 白云山
  • 简介:<正>天长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西与来安县相邻,北、东、南三面与江苏省盱眙、金湖、高邮、六合等接壤.1991年11月,位于天长北部的杨村镇兴修水利工程时在跃进圩工地发现了一批汉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即派人于11月10日至15日前往进行了清理发掘.墓葬位置在杨村镇高东村北,西距杨村镇约1公里.(见图一)此次共清理、发掘墓葬八座,出土随葬器物40余件,有陶器、铁器、铜器、漆器、玻璃器、玉器等六类.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有杨以民、崇卫东、刘锋、宫希成等四人.一、墓葬结构八座墓葬都是一棺一椁的土坑木椁

  • 标签: 汉墓 底径 施釉 安徽省 陶器 墓葬结构
  • 简介:<正>近日,临沂地区史志办既蒙阴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蒙阴县志》志稿评议会。山东省史志办的负责同志、山东大学的有关专家、临沂地区行署和蒙阴的领导同志参加了评议会。到会同志在认真审阅

  • 标签: 蒙阴县 临沂地区 评议会 山东大学 史志 人民政府
  • 简介:<正>1987年6月初,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丹阳镇发现一些火药炮弹丸,共重1187克,弹丸是在街头桥下挖出的淤泥中发现的.弹丸呈球形,大小不一,大的重2克,直径0.13厘米;小的重1克,直径0.11厘米.经化验弹丸含铅45%,含锡45%,初步考证,这种弹丸是火药炮弹丸.具有较强的杀伤力.类似这种弹丸,1986年9月在肥西三河镇也曾发现过.丹阳镇,俗名小丹阳,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略要地,是天京通往皖浙的要道.太平军曾在此与清兵发生过激战.1858年天京被围,10月左军主将李世贤由太平府(今当涂)援天京,经小丹阳红蓝埠攻溧水,将敌守将宜昌镇总兵虎嵩林军击溃,逃往溧阳(今溧阳).太平军在天京西路以铜井、慈湖、采石矶为据点,又从小丹阳进据江宁镇,支援天京.和春派总兵戴文英等由溧水取道小丹阳,进兵慈

  • 标签: 丹阳 弹丸 太平天国时期 当涂县 天京 太平军
  • 简介:迎神赛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借娱神行乐的一种集体性活动,集宗教信仰、民俗与娱乐活动于一身.迎神赛会通常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祈秋报'之意.春季迎神主要是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祈祷本年度风调雨顺,万事兴旺;而秋季迎神,通常是在村庙主神诞辰之日进行,意在庆贺丰收,感谢神灵庇护.由于搀杂着迷信、靡费钱财以及容易引起社会治安案件等原因,自民国以来,迎神赛会一直是政府查禁的对象.

  • 标签: 迎神赛会 民俗文化 闽侯县 宗教信仰 泰山宫
  • 简介:<正>1987年8月27日,安徽省当涂丹阳镇轧钢厂(位于古禅那院旧址)在建筑施工中,发现唐代赑屃(bìxì)块.赑屃,是我国古代大碑或御碑碑座刻成巨大乌龟状的专称.这次丹阳发现的赑屃,缺头,通体残长1.8米,颈部直径0.34米,背宽0.86米,背至腹部厚0.52米,表面凿有龟壳斑纹,形态酷似乌龟,赑屃背上凿有一槽,系立碑所用,该槽长0.46米,宽0.22米.目前,碑面、碑额尚未发现.

  • 标签: 当涂县 丹阳 龟壳 碑座 轧钢厂 颈部直径
  • 简介:<正>南湖位于余杭镇西南500米,东汉蓄天目万山之水成湖.近代因苔溪的疏浚,南湖遂渐干涸.1985年镇水产队在这里专营挖砂副业.1986年和1987年,在挖砂中陆续出土了100多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石器.积砂厚约1.5米,器物均在砂底发现,难以分清文化层次.根据遗物分析,较早的有属于马家浜文化的夹砂腰沿釜、牛鼻耳罐,还有少量骨角器,也有腹部附加一周堆纹的罐和鼎,数量较多的是良渚文化时期的黑陶器皿及石器.在60多件黑陶器中,刻有较明显陶文和符号的有5件.1、黑陶豆1件(86C3—347),豆盘呈椭圆形,侈口,豆柄,竹节状,有镂孔,喇叭形圈足,通高16.8、盘径19.3×12.3、圈足径11.7厘米,烧成后在盘面两端刻有复线“山”字形符号各一,盘中心刻有4个同心圆,似一个太阳外围带有一圈光环(见图一).这一符号与上海青浦西漾淀水井所出鸟纹尊上的图案基本一致,与山东莒县凌阳河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文字也有相似之处.盘面刻有文字的同类陶豆在1937年何天行先生所著《杭良渚镇石器与黑陶》一书中曾有述及,何先生还记录了其中8个文字,有7个字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其中3个与金文中同类字可以相对应,何氏认为黑陶文字为初期象形文,为古代越族文件的表现.

  • 标签: 刻划符号 马桥文化 黑陶器 余杭 良渚文化 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