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州”之说,出自上古文献记载。但“州”是否为夏代的行政区划,史学界尚有争议。本文运用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通过对上古领土意识和疆域观念的分析,认为:“禹序州”实有此事,它体现的是夏人凭借他们所掌握的关于“天下”的地理知识,按照当时确已存在的人文地理区系和分野,对夏王朝声威所及之地所作出的具有地理学和政治学双重意义的划分和界定,体现了夏人对于“天下”秩序的认识。

  • 标签: 《禹贡》 夏王朝 黄河流域 直接统治 地理区系 疆域
  • 简介:一、缘起山东省泰山王母池庙会分为三月三的蟠桃会和庙会,其中学者多关注蟠桃会,由此透视王母信仰文化变迁状况,②但对庙会重视不足.恰值重阳节、老人节、登山节、斗母诞辰,众多节俗叠合粘连,香客的信仰活动达到了这个季度的高潮;在时间体系上与三月三对立和差异,它特有添北斗习俗.2005年10月10日至13日,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一行19人,对泰山王母池以及周边地区的信仰形态做了初步调查.田野作业中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重在对信仰的现在状态进行把握和描述.

  • 标签: 庙会调查报告 母池庙会 泰山王
  • 简介:<正>“族”制构成了我国古代的家族血缘世系,它是以本人为基准,垂直向上推衍直系长辈四代(父、祖、曾祖、高祖),向下推衍直系晚辈四代(子、孙、曾孙、玄孙),构成直系血亲。传统观念把上四代以内和下四代以内称为近支(近亲),以外称为远支(远亲)。“族”制的重要标记是由古代丧服制的“五服”来体现的,“五服”包括:一、最重孝服“斩缞”:用最粗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礼中子与未嫁女为父母丧服,承

  • 标签: 五服 垂直向 九族 丧服 传统观念 直系血亲
  • 简介:4月将至,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也快到来。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鉴于往年扫墓的拥挤,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开始进行,即便行动不易,也要排除万难,可见礼不可废,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以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几条扫墓的原则,以供大家扫墓顺利。

  • 标签: 清明节 扫墓 忌讳 传统节日 先人 国人
  • 简介:何谓“三叩拜”中国古代,盛行礼教,礼节繁缛。其中令今人印象最深的跪拜礼,其来源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进食、议事和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块苇席或竹篾席子。人坐在席子上,称为“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只不过他们坐的席子比普通老百姓的好一些。

  • 标签: 中国传统 拱手 最高统治者 生活习惯 物质条件 汉代以前
  • 简介:镇街文化站,是群众文化系统的基层机构,也是直接作用于基层市民,为最基层群众提供即时、有效的文化服务的文化单位。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掌握其开展文艺活动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镇街文化站的文艺活动,必须重视地方文化特色,考虑到群众参与的便利程度,狠抓基层文艺队伍及文艺骨干的培养,做到一切为本土文化推广着想,一切为本地群众参与着想,一切为提升本地群文素质着想,才能办出既有特色,又有高参与度的文艺活动。

  • 标签: 镇街级文化站 文艺活动
  • 简介:文化部于10月16日公布了国家代表性项目保护督查工作的调查督查报告,对10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撤销的建议。这标志着我国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有了实质性的开端。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级 文化部 单位 撤销 动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