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说起现在的学生,小编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那些肥大宽松的校服和五彩斑斓的头发。而有好事者为当年的学生细细作了个分类:

  • 标签: 学生 时尚 联想
  • 简介:当时有人总结了一份清单,列出了当时学生们最爱的东西,特抄录下来,与众多“80后”、“90后”的同学们一同分享“10后”的潮流:

  • 标签: 学生 “80后” 同学
  • 简介:2015年5月27日,温哥华第31任警察局长帕尔默正式上任,接替朱小荪职务。卸任局长朱小荪是温哥华首位华裔警察局长,他因工作出色获卑诗省府颁发省委任状,成为卑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市级警察局长,联系他在任期间的做出的种种功绩,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 标签: 警察局长 华裔 首位 加拿大 温哥华 卑诗省
  • 简介:<正>农历日是我国传统的夕节,而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及与其相邻的平度市北部的大泽山、长乐、灰埠、新河四处乡镇却将该节提前一天于月六日过,这种特殊的节日习俗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经济衰萎,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相继爆发,而在我国东北地区迅速崛起的后金(即满清)政权力亦对明朝边关不断发动军事进攻。内忧外患,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 标签: 地域分布 七月七日 节日习俗 平度市 吏治腐败 农民起义
  • 简介: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 标签: 灾害 民间俗信 公祭 仪式 “头七”
  • 简介:山东莱芜月十五以请家堂为主要活动内容。从地方节日体系来看,当地月十五本质上已经是一个宗族节日。对请家堂的考察更多着眼于仪式生活,既关注仪式的具体细节,也关注仪式举办的组织结构。月十五请家堂仪式承担、发挥、操作、延续了宗族的组织功能,在宗族文化的传承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节日 宗族 七月十五 请家堂
  • 简介:吴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 标签: 十大 华人 百家姓 《东方杂志》 吴姓 史学家
  • 简介:2010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民俗学会第届代表大会暨2010年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民俗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 标签: 中国民俗学会 2010年 代表大会 太原市 年会 第六届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