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康乐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端。在1083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的25万人口。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景观独特、风土人情各异、民族文化鲜明浓郁。先民遗留的文化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黄土高原粗犷的景观和农牧交汇的田园风光。

  • 标签: 康乐县 文物遗存 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 简介:2008年发掘凉城蛮汗山南麓的水泉墓地,共清理战国中晚期墓葬27座。墓为土坑竖穴,墓向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少数有木质葬具,存在殉牲现象。随葬品有陶罐、短剑、鹤嘴斧、带钩、牌饰、扣饰、骨弓弭、各类珠饰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铁制品。据随葬品和殉牲等葬俗分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墓葬存在明显差异,此现象与以往发掘的毛庆沟和饮牛沟墓地有共同之处。

  • 标签: 东墓地 凉城县水泉 发掘简报
  • 简介:位于崇信锦屏镇的关村古堡,约建于清同治时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它是村民确保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理想防御避难场所。古堡设计构思奇特。选址得当;坐落的地势三面环沟,南面靠山;环形围墙和壕沟设计合理,门路奇异险要.防卫设计精密。古堡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单体建筑技术,建筑群体紧密组合,空间布局协调有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址。

  • 标签: 古堡 遗址 保护
  • 简介:正一、地理位置及概况200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的忻州窑子村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东周墓地,发掘期间在该墓地的西侧冲沟以西的缓坡上又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晚期墓葬。该墓葬与东周墓地为冲沟相隔,南部坡下即为忻州窑子村所在。该墓葬破坏较为严重,根据清理情况可知墓葬形制应为竖穴土坑墓,尺寸不明。墓坑内人骨已被扰乱,仅对随葬品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清理出土

  • 标签: 墓葬形制 辽代 竖穴土坑墓 忻州 随葬品 文物考古
  • 简介:1997年1月,四川中江悦来镇月耳井村九社“磨人湾”两座宋代石室墓被发现,考古工作者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两座墓均为土圹石室墓,出土了大量陶俑等器物。两墓深受唐宋时期流行的道教堪舆风水思想影响。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可知两墓的年代应为南宋中期。

  • 标签: 月耳井村 宋墓 石室墓 堪舆
  • 简介:2011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的情人堡和烧香粱子2处古代遗存进行了小规模的勘探和试掘,揭露出1座石砌房址,出土或采集了一批陶器、石器、骨角器、动物骨骼等遗物。初步判断时代为战国至西汉时期。

  • 标签: 四川木里县 娃日瓦村遗存 情人堡 烧香梁子 战国至西汉
  • 简介: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汇南墓群会仙堡、祠堂堡、水井湾、吊脚崖4个发掘点共发掘墓葬33座,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器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银器和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铜钱。墓葬时代大体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和六朝4个时期。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有所不同,其中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的年代为东汉早期,砖室墓的年代从东汉至六朝。

  • 标签: 重庆市丰都县 汇南墓群 汉代 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