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6月29日,“生命之绘—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开幕。我馆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等出席开幕式。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张志忠,华特迪士尼动画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玛丽·沃什及《超能陆战队》的导演唐·霍尔和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出席并致辞。本次展览围绕迪士尼九十多年来创造的经典动画故事和人类社会友谊、家庭、勇气与爱四大主题展开,并通过展出独特的原画艺术作品阐释主题。

  • 标签: 经典动画 迪士尼 动画电影 策展人 艺术作品 陈履生
  • 简介:《齐文化大展》是山东淄博市博物馆组织完成的一项较大型陈列。于1994年9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展后吸引了众多观众,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一致好评。此次陈列也是本馆万余平方米的新馆落成后的第一个地方性固定陈列。

  • 标签: 齐文化 陈列设计 陈列设备 形式设计 山东淄博 观众
  • 简介: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新陈列《生命的历程》经过精心筹划、制作于8月25日对外展出。新古生物陈列厅面积1500平方米,高大的展厅在一层,展品中80%的化石标本是首次展出。陈列向观众再现了一个古老的动物世界,反映出我国古生物学界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 标签: 北京自然博物馆 古生物 陈列设计 展览工作 化石标本
  • 简介:17世纪的汉碑热潮与隶书勃兴历来被视为书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此过程中,一些晚明书家在"倡明汉隶"的同时,对吴门中人的隶书观念展开了批判,指出其存在"以魏充汉"的行为,这种看法在当代学界仍被沿用。事实上,在晚明诸家的语言逻辑中,"汉"与"魏"并非指代时间,而是指代某一类碑刻风格。"以魏充汉"的观点仅是时人在特定时代中,依据有限的见闻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感受,实则是将汉隶的整体面貌单一化与片面化,割裂了汉魏时期的碑刻书法史。

  • 标签: 东汉碑刻 曹魏碑刻 以魏充汉 汉隶
  • 简介:2012年5月30日,“中国古代金属文物的认知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科院院士、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干福熹研究员的倡议下,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科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承办。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金属文物 认知研究 北京 古代 中科院院士
  • 简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认知教育 自然博物馆
  • 简介:经过2个月的精心编排,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全国首创的纪实情景剧《生命作证,风雨歌乐山》向社会隆重推出。2003年6月26日晚8点,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博士生团、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及社会其他群众100多人观看了首场演出。

  • 标签: 重庆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情景剧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