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时代]辽代早期[口径]9厘米[底径]3.8厘米[通高]12.5厘米[出土地点]通辽市科左前旗吐尔基山辽墓这件玻璃高足杯,杯体透明微泛绿光,是目前辽墓出土玻璃器中保存情况最为完好的一件。埃及人和美索布达米亚人在公元前3400~2500年发明了玻璃,用以制作首饰,并揉捏成小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产品。

  • 标签: 玻璃器 辽代 古埃及人 玻璃产品 公元前 通辽市
  • 简介:阐述了关于日本玻璃技术的变迁,尤其是详细介绍江户时期(1600—1867)的玻璃技术。那时期的玻璃铸造是由在长崎的荷兰人学了西洋的制作方法而来的。另外以铅玻璃为主体的玻璃融化技术,被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宋朝的技术。江户时期的玻璃一般是透明的铅玻璃,较多的是雕花玻璃。江户末期的萨摩藩(即今鹿儿岛)发展的萨摩玻璃具有红玻璃的特色。用高级的深雕技法来烘托、涂红的这种独特的雕刻玻璃大部分采用国内原料。因它的漂亮与精致而受到称赞、萨摩雕刻玻璃受萨英战争(1863)的影响而衰退,最终未达到工业化程度。

  • 标签: 雕花玻璃 江户时期 玻璃制造法 有色玻璃 玻璃制品 红玻璃
  • 简介:~(87)Sr/~(86)Sr比值用来测定第6-11世纪,在东地中海地区的4个产地的玻璃。而其样品取自BetEliezer,BetShe'an,TelelAshmunein和Banias。样品分为两种:低氧化镁或泡碱玻璃和高氧化镁或植物灰玻璃。样品原件均为容器,或大块的未经处理的玻璃。样品经用金刚石丝处理表面后,取约100mg玻璃碎片,经仔细的清洁处理以除污染,在硝酸和氢氟酸中蒸煮,至于,再用二级酸HNO_3及HCl改变氯化物,在2.5mol/LHCl中的溶液通过适当的阳离子交换柱,含微量的锶被收集,并在脱气单钽丝珠

  • 标签: 锶同位素 玻璃生产 拜占庭 测量分析
  • 简介:在中国货币史上,曾时而使用过铅钱,泉界称之为白铅钱。其金属成分主要是锌,故现今不少人又称之为合金币。泉家们对铅钱币多不予重视,少有研究,各种钱谱、图录亦多不见载。笔者今特撷选几枚简介。这几枚六朝铅小钱均广穿,钱文漫晦,铸工粗率。其通体包浆为清一色石灰白侵胎入骨,重量大于铜品(入手微有下沉感),字划亦深峻于铜品。

  • 标签: 铅钱 六朝 随笔 金属成分 货币史 金币
  • 简介:今在古玩市场发现一枚"天仙送子·连中三元"的料民俗钱(见彩页3)。所谓料,是指用玻璃原料与其它添加剂熔化后所形成的材料,质地坚硬,性脆。以此材料浇铸的钱,即称为料钱。观历代的民俗钱,材质既有金、银、铜、铁、

  • 标签: 发现料 料质 民俗钱
  • 简介:瓷器表面硅水垢的清洗周双林在出土瓷器表面,常会有各种污垢存在,影响文物的美观与研究。这些污垢有硬土、碳酸盐等,一般较易去除。但是,也会有较硬水垢的出现。这种硬质水垢,很难去除。一批出土于禹县的瓷器,水垢在瓷器表面成层附着,面积大小不一,色泽为浅白色...

  • 标签: 出土瓷器 氧化硅 硅质 清洗液 元素地球化学 表面活性剂
  • 简介:为了提升陶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本研究从陶文物病害认知、制陶工艺研究、保护机理研究、保护修复案例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陶文物科技保护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陶文物科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陶文物本体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尚不深入,预防性保护缺乏预测陶文物病害方面的研究,缺乏科学规范的保护修复效果评价体系,未来应深入地研究陶文物保护技术基础理论,开发出考古发掘现场成熟的系统的综合保护应用技术,并将陶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研究、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方面深入下去。

  • 标签: 陶质文物 保护修复 回顾 研究
  • 简介:<正>前言玻璃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远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已能制造玻璃。在我国,特别是解放前,由于考古发掘的资料比较少,尤其是对古代玻璃的研究还没有开展,有些西方学者提出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是从国外传入的论点,否定了我国的古玻璃有着自己的渊源,这种论点至今仍为国内一些研究者所赞同。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考古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从出土文物及化学分析的结果出发,提出了我国古代玻璃“自创说”,对这种“玻璃外来”说的论点提出了挑战。在考古界早已人所共知的“青铜

  • 标签: 我国古代 古玻璃 春秋战国时期 曾侯乙墓 出土文物 考古发掘资料
  • 简介:景德镇陶瓷早在宋元之际,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高超的技艺而著称于瓷苑之林。笔者曾于1978年在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中,采集到一些有关棋类的标本,其中有瓷象棋子、围棋子、畴码等,品种之多,确属少见。现整理于后,略述鄙见。

  • 标签: 景德镇陶瓷 瓷质 地方风格 宋元之际 印坯 篦纹
  • 简介:炊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变化往往反映出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发展与相互交流.本文从出土的先秦时代巴蜀陶炊器的类型、演变、组合、分期等方面来探讨几个相关问题.

  • 标签: 先秦 巴蜀 陶质炊器
  • 简介: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浅蓝色玻璃,尖圆唇,口部略呈椭圆形,一侧有尖状流,柬颈,深斜腹,底略内凹,口部下方饰两道凸棱,把手上方有柱状长钮,顶部呈圆形,长6、宽1-2.4、底径11、高17.6厘米。

  • 标签: 玻璃瓶 辽圣宗 内蒙古自治区 文物考古研究所 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
  • 简介:河南博物院现藏1300余张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玻璃底片文物,由于自身材质、保存方式和环境等因素,这些玻璃底片已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批玻璃底片的保护研究,一方面探索玻璃底片的科学保护方法,另一方面根据玻璃底片的特性,设计无酸材料包装装具,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

  • 标签: 河南博物院 玻璃底片 保护 装具设计
  • 简介:最近,一位初涉泉河的集藏爱好者收集到一枚隶书对读“开元通宝”铅小平钱,背穿上“福”字不甚清晰,直径23mm,重2.35g(图1)。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王氏政权的铸币。

  • 标签: “开元通宝” 闽国 铅质 “福”字 小平钱 爱好者
  • 简介:西汉上林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由国家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由于金属钱范有可镕毁再利用价值。后世发现极少。而陶范造价低廉原料比比皆是。使用及出现残次品之后即行废弃。故而后世发现品类较多。出土的陶母范对五铢钱制及断代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重点对西汉上林苑铸钱遗址出土的五铢钱陶母范。根据各类陶范形制特点进行排比分类研究。

  • 标签: 五铢钱 西汉 国家统一 利用价值 铸钱遗址 分类研究
  • 简介:任何被照亮的物体都会不断地受到光子的照射。频率f等于光速c除以波长λ。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能量越大。随着光子比例的增加,光照导致物质分子感光的概率也会增加。光照是造成文物褪色或化学损坏的主要原因,尤其有机文物对光照是极为敏感的。在策展时,保护文物避免受光老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光老化 展示柜 有机质
  • 简介:<正>一九六五年,在汉阳蔡甸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些古玻璃碎片,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当时的报道中称之为"料珠",直径约7厘米,壁厚0.5厘米.因出土时破成碎片,被泥土粘成一团,所以无法辨出器形.为了妥善地保存好这一文物,我们曾细心地去除

  • 标签: 古玻璃 省博物馆 汉阳 我国古代 铅钡玻璃 文物
  • 简介:对著名的DellaRobbia玻璃——无釉赤陶的元素分析曾使用了各种分析技术进行。如,PIXE,XRF,SEM-EDS,ICP-MS,ICP-AES等。样品是陈列在一个艺术博物馆展览厅中的无釉赤陶浮雕品。有学者对其五种颜色的分析首次采用了微拉曼谱技术及激光诱导转移技术。

  • 标签: 颜色 玻璃 测定 ICP-MS 转移技术 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