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考古工作中的三维重建不仅能更好地展示考古遗址、遗迹与出土文物,还能对其空间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与存档,为后续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等工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因此,本研究以带有精细纹理的青铜鼎复制品为例,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通过设置控制点建立平面三维坐标系,生成正射影像图、侧视图、断面图、等值线图等数字成果。研究成果可满足考古发掘现场绘图、后期三维展示与定量空间信息的分析等需要,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考古 三维重建 多视角影像
  • 简介:我国博物馆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博物馆教育仍未脱离学校教育“第二课堂”的影子,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依从地位。博物馆教育应该是一支独立的公众教育力量,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青少年素质 教育力
  • 简介:近年来,微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对于传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微信具有“受众广且集中、信息传播便捷、导览成本低廉”这三大优势。博物馆的微信平台将宣传员、讲解员、教师和联络员的身份集于一身。如何扬长避短,使微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博物馆学界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 标签: 微信 博物馆 社会教育 语音 导览
  • 简介:绍兴鲁迅纪念馆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馆。近年来,绍兴鲁迅纪念馆以“走近鲁迅”活动为载体,打造社教新品牌;以“大师对话”项目为平台,拓展文化新时空;以“一体运作”模式为试点,实现开放新效益;以“承载限流”措施为保障,建立安全新秩序,基地教育、馆际交流、集聚辐射、文物保护方面坚持变革与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标签: 发展 创新 道路
  • 简介:文献中汪汉地区存在“有南赤龙”与“有南之国”的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固与周代“南”氏、南土之间的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南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南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时,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的商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和机刺。但商要素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的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的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的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推进。本文尝试以“有南”相关问题的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的“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 标签: 有南氏 有南赤龙 邓国
  • 简介:目前中国博物馆的通史类展览,往往不是按照时间轴模式就是按照信息组团模式组织,二者各有其固有的问题。通过对展览叙事应用和信息组团模式的分析,调整思路,不采取目前通常模式对信息团分类,而改用展示信息团形成过程的方法,就可以综合二者的优势,弥补二者的不足,可能探索出博物馆通史类展览的第三种模式,创作出新颖的博物馆通史类陈列展览。

  • 标签: 通史类展览 通史陈列 叙事 编年体 信息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