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石片形成的力学解释,提供了一个得到更多有关石片及其片疤形态特征信息的机会。石片形成的力学机理可直接用于辨别史前打片技术和石器的使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解释各类形态石片形成原因的模型。石片可以由多种方法形成,尽管一般认为它们并不总是贝壳状的。弯折石片在使用痕中是常见的,但常常被误认为是贝壳状的。第三大类石片是压缩石片,通常是两极砸击产品。为了说明石片形态的复杂性,我们按照石片破裂的发生(initiation)、延展(propagation)和终止(termination)分成三个阶段,它们形成的机理是不同的。

  • 标签: 贝壳状 形态特征 TERMINATION 弯折 INITIATION
  • 简介:一、什么是紫砂陶器紫砂陶器起源於宋代,经历明清两代而成熟,成为人们喜好的茶具。因其造型独具特色而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故尔倍受收藏者的青睐。

  • 标签: 紫砂陶器 文物价值 收藏者 历史考古
  • 简介:城市起源研究陈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概念与标准城市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的史前研究中,在对一些大型遗址发掘和分析时,判断该遗址是否是最早的城市,往往是国家起源探索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早期城市完全不同于现代城市(它们是...

  • 标签: 城市起源 国家起源研究 手工业 早期城市 早期国家 文明起源
  • 简介:一年多前,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就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文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文研究和文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

  • 标签: “初吉” 金文 中国 文物研究 蔡侯墓 青铜器
  • 简介:巴中是四川佛教摩崖造像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的巴中处于关中地区与四川盆地联系纽带米仓道的要冲,历史交通对巴中石窟的开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隋唐两代的历史变迁也成为巴中石窟开凿兴盛的原因,决定了巴中造像的风格主要来自于西京,但也有少量河西传来的因素.

  • 标签: 巴中 石窟 唐代 历史背景
  • 简介:位于我国西北腹地的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白。该湖湖面曾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但至1972年,却最

  • 标签: 楼兰古城遗址 历史文化 罗布泊 气候环境
  • 简介:<正>河南省巩县文物管理所旧藏一方金代的铜印,青铜铸制,方形,印面为7×7厘米,厚1.5厘米,通高4.5厘米。正面印文为阳刻的八叠篆书:“义军都统印”。背面中心有一个上小下大的不规则的长方体纽,纽的左右印背上凿款:“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行部造”。《金史·兵志》载:“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统。”可见,都统

  • 标签: 金代 义军 猛安 铸制 印文 公元
  • 简介:《史记·货殖列传》:“泰山阳则鲁,泰山阴则齐”。以海、济、淮、河为四界,以泰山为中心的这块大地,的确给我们蕴藏着引以自豪的泰山文化。以泰安大汶口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以龙山镇为代表的龙山文化。这是代表泰山阴阳东方先民的文化遗址。从泰安大汶口文化来看,当时泰山地区应是我国货币文化的策源地。夏代的货币文化是有所发展的,出现了自然物货币,那便是以贝为币。

  • 标签: 自然物货币 大汶口文化 文化遗址 东夷文化 曲阜鲁故城 尖首刀
  • 简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汇地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吐鲁番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丰富文物遗存,特别是以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为代表的历史遗存,更是充分地证明高昌是当时中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之一。

  • 标签: “高昌吉利”钱 版式 文物考古 铸造年代 形制 图案设计
  • 简介:1942年发掘的前蜀王建墓,在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多次拨款进行维修。比较大的维修有三次。1952年,在千年古墓正南方,紧接墓前室的位置,仿照古墓结构,修建了一道保护门墙;1957年,又修建了王建墓博物馆大门;而规模最大、整治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是1989年8月——1990年6月历时10个月的“王建墓防渗排水综合治理工程”。

  • 标签: 前蜀王建墓 王建墓防渗排水综合治理工程 棺床 券拱 壁画
  • 简介:“吉礼”系《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五礼之首,其次为凶、宾、军、嘉(亦作佳)四礼。由于十三经(其中特别是《周礼》、《仪礼》、《尚书》)历来就有对其真伪、年代、作者和意义等方面,歧义繁多,争论不休,至清代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皇清经解》即是很好的证

  • 标签: 《周礼》 吉礼 祭祀礼仪 民俗文化
  • 简介:本文作者采用社会-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申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创建于东汉时期,应当是秦汉皇家贵族陵墓建筑风格西传与佛教东渐时碰撞的结晶,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滥觞.

  • 标签: 克孜尔石窟寺 秦汉皇家贵族陵墓 中心柱窟 塔庙窟
  • 简介:<正>敦煌古籍书卷内,保存了一些中古时代童蒙、家训方面的写本,为数并不甚多,对研究唐五代期间社会教育、举业诸问题颇有意义.今就阅读该等写本,并结合相关文献,就《李氏蒙求》、《新集文词九经抄》、《太公家教》等,疏通论说如下:

  • 标签: 家教 李氏 九经 敦煌遗书 蒙求 家训
  • 简介:《成都文物》在今年首期上,发表了《汉代佛教人川途径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拜读了李豫川先生的文章后,觉得有不少可商讨之处。故为此文,以求教于李先生。

  • 标签: 汉代 佛教 四川 中国 传播途径 交通路线
  • 简介:作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有着较高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博物馆被喻为“君子”似乎并不过分。然而,仿佛为了应证“君子固穷”的古训,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亦是“固穷”。我国现在约有2000座左右的博物馆,资金短缺、观众稀少等问题几乎是所有博物馆共同的现状。尽管也有不少新建的博物馆在开馆后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参观人数就会一

  • 标签: 博物馆 经营模式 公益机构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简介:武侯祠的碑刻反映了祠庙的沿革等重要情况.本文主要考察祠内碑刻刻建、搬迁、补镌、现存情况等等.

  • 标签: 武侯祠 碑刻 沿革 现状
  • 简介:<正>西夏何时占领沙州,古今多有异说,计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说(余尧《漫话河西走廊》、《甘肃师大学报》1978年3期);天圣八年(1030年)说(《宋史·夏国传》、吴天墀《西夏史稿》等);景祐二年(1035年)说(《宋史·夏国传》、宿白先生《莫高窟大事年表》,《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2卷5期等);景祐三年(1036年)说(《西夏纪》、《西夏书事》、《续资活通鉴》,刘玉权《西夏时期的瓜、沙二州》,《敦煌学辑刊》第

  • 标签: 沙州 归义军 瓜州 河西走廊 节度使 敦煌莫高窟
  • 简介:论璋起源及其形制演变涂白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用于“礼天地四方”的六瑞中,对璋的认定在学者中的争议恐怕是最大的了。之所以如此,固有文献记载的不足问题,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大批的被学者们认为可能是璋的这一类器物的出土,使得对这...

  • 标签: 牙璋 大汶口文化 起源 中原地区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出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