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在吐鲁番市新城附近的居民家里,收集到沙俄时期双鹰紫铜币4枚,按俄币上的铸造年份,先后介绍于下:

  • 标签: 吐鲁番市 双头鹰 铜币 收集 沙俄
  • 简介:石家庄振村保存有一座明代的崇宁真君牌楼,造型独特,建造精美,是明代建筑中的瑰宝。本文介绍了牌楼的建筑结构、装饰特色及历史源流等。

  • 标签: 石家庄 振头村 明代 崇宁真君牌楼
  • 简介: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赣州市博物馆与大余县文化馆在该县作文物调查时,于城关公社新余大队所属之壶山,发现了一处古瓷窑遗址,并采集了一些标本。壶山位于大余县城南约三公里的社前湾村。遗址座落在村西壶山脚的一缓冲台地上。傍依章水旧河道(章水河于元代改道,现已是一片良田),古梅关驿道从村前经过。该遗址共有三处堆积,相距很近,分布平面呈品字形,堆积范围不大,约80—

  • 标签: 唐窑 壶头山 古瓷窑遗址 文物调查 大余县 梅关
  • 简介:在山东沂南、曲阜、滕县、邹县、安邱等地①的汉画像石图像中,存在着一种兽身类虎、四足长尾、九首人面的怪兽,因其形而称为九(首)人面兽(图1)。我们认为此怪兽是古代神仙思想的产�

  • 标签: 中的头人 头人面 汉画中的
  • 简介:论二里文化类型墓葬郑若葵From1956to1989,archaelogistshavefoundmorethan400tombsofErlitouCulture。Basedon155tombsthatarerecordedindetailamon...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 文化类型 随葬品 竖穴墓 墓葬文化
  • 简介:在考古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缺失人头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起源的?它的意义如何?究竟在当时的社会起什么性质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古工作者做出解释的。发掘消逝在历史雾霭中的风俗习惯,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一、史前考古中所见缺现象本文...

  • 标签: 人头骨 食人之风 猎头 头盖骨 新石器时代考古 习俗
  • 简介:道沙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布固图苏木扎海乌素嘎查道沙子、西北距巴彦浩特镇约7.5公里处的波状沙丘地带(图一).1999年夏发现该遗址.2002年底至2003年春季,我馆先后三次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遗址进行调查,采集到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标本.现将遗址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头沙子 沙子遗址 遗址调查
  • 简介:泰州学政试院门彩绘被清漆和大漆覆盖,由于清漆老化,出现发黄、剥落等病害,使彩绘变得模糊不清。为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彩绘面貌,通过化学溶胀的方法,有效去除彩绘表面的清漆和大漆,并用隔离膜材料将原始彩绘进行保护,再在隔离膜层上进行彩绘的复原,最后对彩绘进行全部封护。学政试院门彩绘保护修复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为同类型的古建彩绘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学政试院 彩绘 清漆 大漆 溶胀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初,泉友赴新疆旅游,购买了一些极具西域地方特色的古钱币。这批钱中有10余枚大小不一的铜币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些钱币呈圆形方孔状,钱正、背面皆无文字,穿孔大,钱肉小,红铜质,直径0.7—2.1mm,穿径0.5—1.1mm,重量未测,但手掂感觉钱币轻薄,没有多少分量(如图)。经研究,我认为这些钱币应该是西域古国龟兹王国早期的铸币。

  • 标签: 龟兹 铜钱 古钱币 90年代 地方特色 西域
  • 简介:<正>1967年,和林格尔县新红乡八号村农民在该村东北一古代村落遗址内挖出一黑釉瓷瓮,内装有瓷器20余件、古钱币20余枚及料珠20余颗。1986年8月,乌盟文物站,和林格尔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将现存14件瓷器和1枚“大观通宝”钱全部征集。这批瓷器有罐、盆、瓶、壶、碗等;釉色有白釉、黑釉及青釉,其中以白釉为主。现介绍如下:瓮1件.直口微向内收,圆唇,长圆腹,近底急收,小平底。外壁近底有七道凹弦纹。胎质较粗,内外壁均施黑釉,口部

  • 标签: 和林格尔 瓷器 文物 村落遗址 黑釉瓷 白釉
  • 简介:古代印度宾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东传王惠民早在西魏大统年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上就出现了宾卢化跋提长者姊的故事画;五代至元朝间的敦煌壁画上,有三幅作为十六罗汉之一宾卢像;晚唐至宋初的敦煌遗书中,保存着的六件《请宾卢疏》;中国佛教史料中也时常...

  • 标签: 古代印度 《经律异相》 十六罗汉 故事画 《大正藏》 敦煌遗书
  • 简介:沙俄国徽双鹰,是由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嫁接而来。其中有一段政治和宗教的联姻故事。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兵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阵前。拜占庭破灭。君士坦丁十一世之弟,带着两儿一女逃往罗马,罗马教皇将他们抚养成人。

  • 标签: 双头鹰 沙俄 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 拜占庭 土耳其
  • 简介:为配合同(黑龙江省同江)三(海南省三亚)高速公路长(长春)余(扶余)段的施工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德惠市文物管理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长余公路沿线的古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榄窝堡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 标签: 遗址发掘 文物考古 古代遗址 考古发掘 文物保护 三亚
  • 简介:《新疆钱币》2003年第3期刊登了杨捷先生发现的一枚编号纸分币,引起人民币收藏爱好者的重视。根据封三中附图分析研究,似乎是在流通中,偶然浸泡在浓度很高的化学药水中形成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从附图中币变成黄色的纹路及品相与颜色的关系,看出

  • 标签: 无编号纸币 化学药外 纹饰 私人收藏
  • 简介:为研究滇西特别是古哀牢地区的古代铜器制作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滇西云龙县坡村出土的11件铜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云龙铜斧材质以Cu-Sn二元合金为主,另有Cu-SnAs三元合金。普遍存在硫化物夹杂,铸造与锻造两种制作技术并存,以锻造为主。11件样品中均进行过冷加工。本研究对认识古哀牢地区铜器制作技术与该地区青铜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云龙坡头 古哀牢 铜斧 合金 技术
  • 简介:在中国的铸钱史上,历代都能发现厚重钱。比较典型的是新莽货泉中的厚重钱,俗称“饼钱”。货泉饼钱在史书上并无记载。发现的地区集中在以陕西为中心的邻近地区。因此分析它应该是新莽时期的一种地方货币。

  • 标签: 厚重 开元通宝 变异 地方货币 新莽时期 货泉
  • 简介:<正>二里文化是解放以后新发现的以河南偃师二里遗址为代表而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商代二里岗文化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这一时期铜器及其遗迹的发现更为普遍,所反映的青铜冶铸业的状况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本文主要依据偃师二里遗址出土青铜器及其有关的资料,谈一下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冶铸业。二里遗址位于洛阳平原的东部、偃师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偃师二里头遗址 冶铸业 青铜铸造 出土青铜器 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