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现存邢台郭齐天统常乐寺碑,碑文内容为记述北齐时的一次佛教造经活动。笔者在对碑文断句、录文的基础上,对其所涉及的南北朝时期造“一切经”活动及佛道之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 标签: 邢台郭村 北齐碑刻 常乐寺 一切经 佛老关系
  • 简介:一、前言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南的兔儿山,是一处盛产燧石的地方。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山上冲成土沟八道。其中头道沟至三道沟位于山的北坡,四道沟至八道沟位于山的西坡。特别是四道沟内,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和遗物特别丰富。在四道沟中段北崖上有小路一条,小路以东,我们平常把它叫作东区,小路以西叫作西区。1976年,我们曾在二道沟内进行发掘,并有报告发表。1979

  • 标签: 四道沟 大窑村 兔儿山 北崖 发掘报告 文化遗迹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南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中国跳水队国家级教练吴国,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汉子。他从不显山露水而注重真抓实十,有负家人却无愧于国家,成绩蜚然仍平易近人。他从13岁就开始了自己的跳水生涯,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在青少年时代,没能实现为共和国创造辉煌的崇高理想,却为他日后从事教练工作打下了扎实而深厚的功底。他1983年从事教练工作,尤其是1986年任国家跳水队教练以来,把对祖国满腔的爱,把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把自己未竟的夙愿,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和火热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中国跳水事业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上。

  • 标签: 吴国村 教练员 跳水运动 敬业精神 训练方法
  • 简介:<正>五寺石窟开凿在鹤壁市五山南麓的崖壁上,这里林木苍翠山谷幽静,风景颇佳。由于石窟地处偏僻的山乡,又不见于方志典籍,所以,不为世人所知,八十年代初鹤壁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才重新发现。这里的石窟造像依山势在二百余米的山崖上分五处开凿。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由东向西编区介绍如下。第一区:座北面南,共有五个窟龛(图一)。

  • 标签: 石窟造像 菩萨 台座 护法 八十年代 重新发现
  • 简介:唐少府监郑乃名相张说之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录其世系。近年,洛阳万安山出土其家族墓志共九通。新出郑墓志与郑钴墓志称六代祖名盘陁,而《新表》名幼儒,《魏书》、《北史》均有《郑幼儒传》,与《新表》一致;新出郑泌(郑季子)墓志称其曾祖行谌官洋州刺史,而《新表》则为具有祆教色彩仅有胡人任职的萨宝果毅;新出郑居中(郑曾孙)墓志称其嗣子名石胡,该名字与其先祖盘陁一样,具有鲜明粟特色彩。诸多证据表明郑乃北朝时入华的粟特人后裔,其祖先极有可能出自昭武九姓的石国。

  • 标签: 郑岩 粟特后裔 墓志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荥阳郑氏
  • 简介:1976年春,承德县上板城镇西三家在边家沟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两座。从1976年春季以来,西三家砖厂在取土中曾多次发现古墓,共保存下来遗物三批。1986年10月,承德县六沟镇旗杆沟,村民在院内挖水井时发现古墓一座。各墓出土的遗物都是陶器,未见其它器物。这些古墓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边家沟、砖厂古墓的墓底距地表深约1.6—2.5米;旗杆沟古墓的墓底距地表深约3.1米。清理中,在出土陶器附近都发现人骨架和木质葬具的残痕,因破坏严重,墓的平面及结构已无存。墓内出土的陶器皆为泥质灰陶,主要器型有鼎、豆、壶、罐等,其它类型的陶器较少。现将遗物分别介绍如下:一、边家沟陶器Ⅰ式鼎:1件。子母口,腹深且鼓,圜底,弯足外侈。素面。盖呈半球形。口径10.5、高13厘米(图一,1)。Ⅱ式鼎:1件。子母口,丰肩,长方形耳,耳上有穿,圜底,短足外侈。素面。口径14.2、高9.5厘米(图一,2)。豆:2件。子母口,鼓腹,短柄,圈足呈喇叭形。柄上饰弦纹。口径16.2、底径14、高23.2厘米(图一,3)。壶:2件。一件为长颈侈口,鼓腹,腹两侧有兽首形耳,圜底,圈足外侈。器表饰

  • 标签: 鼓腹 圈足 底径 圜底 丰肩 弦纹
  • 简介:<正>江油市东北25公里处的窦圌山云寺,是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蜀中的重要文物,又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一、概述窦圌山原名圌山。因其山形上小下像盛谷的囤子而得名。相传唐代彰明县(今江油市)主薄窦子明,羡圌山清奇幽秀,弃官隐居修道,羽化飞升。于是有仙则名。故名为窦圌山。窦圌山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68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1140

  • 标签: 云岩 江油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区 唐代 重建
  • 简介:北周东魏造像碑是河南现存较为完整的佛道造像碑,碑体高大,雕刻内容丰富。该碑始造时应为佛教造像,后来因需要又将主尊释迦佛改刻成道教祖师形象,成为佛道造像碑,反映了当时道教利用佛教造像来宣传道教教义。本文从其雕刻内容和时代风格以及道教造像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看北朝晚期嵩洛地区道教对佛教造像的改造和依附。

  • 标签: 北周村造像碑 雕刻内容 时代风格 道教造像 改造 依附
  • 简介:梁带墓地是近年来周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发掘者认为,该墓地为芮国墓地,年代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到了春秋早期。笔者综合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认为该墓地并未见到西周晚期的遗存,已经发掘和公布的材料,年代均集中在春秋早期偏早阶段;而且仅有南区的带墓道的墓与芮国相关,从出土遗物来看,北区墓与芮国没有直接的联系。南区墓中,M27组是芮桓公和两位夫人的墓葬,是芮伯万返回芮国之后,其父母芮桓公和芮姜被驱逐到梁带一带的结果,M28墓主是芮桓公到达梁带之后,新立的下一代国君;而北区发现的墓性质复杂,与南区大型墓葬关系不明。

  • 标签: 梁带村墓地 年代 性质
  • 简介:2005年3月,成都成房置业有限公司在成都市西郊金沙修建“天韵金沙”商住小区。“天韵金沙”商住小区乐邻青羊大道,南距成温公路略500米,北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相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该工地进行文物勘探中,发现唐墓二座。两墓相距5米,编号为2005CQJM1、2005CQJM2,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历时半月,现将清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简报 成都市 唐墓 文物考古研究所 遗址博物馆 有限公司
  • 简介:<正>一前言西崖位于陕县张茅乡西1公里处,距县城22.5公里。遗址位于西崖西南台地上(图一),东西长约800、南北宽约200米,共计160000平方米。张茅中学南边的台地为遗址的中心区。从断崖上可以看到灰层堆积厚达4米以上,计有汉、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这次发掘的地点在陇海铁路和郑(州)西(安)公路的南边,即遗址区的东南隅、的地势比较低凹地带。1983年7月,陕县文化馆为了配合陇海铁路庙(沟)——张(茅)段电气化铁路改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标本 陶器 文化遗址 口径 二里头遗址
  • 简介:考古的思考与体会编者按:从70年代末期起,西方考古学界自6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些新思潮,陆续被介绍到我国。这在我国年青一代的考古工作者之中,曾引起了相当的思想波动。他们不安于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希望有新追求的愿望,强烈表现在这时期举行的若干次座谈会中...

  • 标签: 理论与方法 传统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思潮 考古发掘
  • 简介:2000年9月20日,新津县邓双镇龙岩五组村民余国化,在自家房前路旁,挖掘窖柑桔储藏室时,在位于地下约3米深处,发现一座汉代墓。县文管所闻讯后,组织了抢救性清理。

  • 标签: 汉代 画像石棺岩墓 墓葬形制 考古工作
  • 简介:<正>在内江市所辖的沱江流域200余公里范围内近年来发现了许多汉代墓。1987年初,仅在市中区的文物普查中就发现上百座,其中只有四座画像墓(编号一、二、三、四)。这些墓多数临江,在褐红色的砂质岩壁上凿洞穴而成,单室墓型。墓室平面呈纵长方形,一般长5—8米,宽3—4米、高1.6至1.8米左右。墓底略为倾斜,弧形顶,墓壁有龛,有的有石椁。甬道长0.5至1.5米左右。墓门高1.5、宽1.3米不等。这些墓早年均已被盗,目前尚未作清理,现仅将保存下来的画像,择其中十二幅简报如下:

  • 标签: 画像 内江市 浅浮雕 石棺 仙鹤 甬道
  • 简介:<正>被誉为我国“城市中的森林公园”的宜宾市翠屏公园目前正在维修唐代石刻“千佛”。“千佛”又名“千佛台”,位于宜宾市翠屏山“哪吒行宫”的右侧。这座唐代石刻佛像群,镌刻有佛象一千零四尊,每尊高一尺。这些佛像雕刻细腻,造形生动,神态各异。由于年久失修,千佛台已经破烂不堪。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宜宾市建委和翠屏公园决定分两期工程修复,还将新建千佛亭、晚钟

  • 标签: 宜宾市 佛像 石刻 哪吒 翠屏山 森林公园
  • 简介:2006年7—10月,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辉县孙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一批商代和战国的陶器文字或刻画符号,为认识辉县地区在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 标签: 孙村遗址 商代 战国时期 陶器文字 刻画符号
  • 简介:2012年3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南部马场发掘清理了三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这一区域属于朝阳市公布的中山营子古墓保护区,曾发掘三燕、唐、辽等各时代墓葬数十座。此次发掘为研究朝阳(辽代兴中府)地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资料。

  • 标签: 辽宁朝阳 马场村 辽代墓葬 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