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柬埔寨吴哥石窟的文物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整,蕴含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足著名的世界史化遗产,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从结构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吴哥石窟建筑结构形式.并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简述了吴哥石窟建筑破坏的类型,即结构破坏与材料破坏两种类型,在保护修复中,应针对不同的破坏肜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标签: 吴哥石窟 建筑结构 破坏特征
  • 简介:英国驻喀什噶尔副领事哈定于1923年在新疆和阗获得近百件文物,现藏印度国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是比较重要的一批近代外流新疆文物。1928年出版的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详尽报告书《亚洲腹地》,第一次著录了哈定搜集品。斯坦因、安德鲁斯均认为,哈定搜集品获自和阗英籍商人巴德鲁丁·汗,此说一直延续至今。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丹尼尔·沃和英国国家图书馆乌尔苏拉·西姆斯.威廉姆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现两幅斯克兰拍摄的和阗文物照片,从中分辨出哈定搜集品、斯克兰搜集品和特林克勒尔搜集品,贡献很大。但该文依据斯坦因、安德鲁斯旧说,认为这两幅照片拍摄于巴德鲁丁·汗家,哈定搜集品获自巴德鲁丁·汗。本文依据斯坦因考古档案等资料,认为斯克兰搜集品、特林克勒尔搜集品获自巴德鲁丁·汗和摩尔瓦克两人,而哈定搜集品应来自摩尔瓦克,两幅文物照片应系由斯克兰于1922年11月26日或27日在摩尔瓦克家拍摄。

  • 标签: 哈定 和阗 文物 摩尔多瓦克 巴德鲁丁·汗
  • 简介:为了探讨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表层劣化空鼓病害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以西黄寺建筑砂岩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全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法测试方法对表层空鼓处岩样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依据测试数据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空鼓病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产生空鼓的原因是岩石内部本身具有层状结构和大量片状膨胀性粘土矿物或石膏;在雨水的作用下使其表面溶蚀,为水进入砂岩内部提供了条件。砂岩内部粘土矿物及石膏较多的部位遇水后发生急剧膨胀,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由于粘土矿物及石膏较多的地方,岩层的联结强度又较低,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便会发生空鼓。本工作的测试方法及空鼓产生的机理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砂岩类文物岩石材料 空鼓 特征 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