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水陆画是寺庙中举行水陆法会时在水陆道场中悬挂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它是随着水陆法会的发展与兴盛而逐渐完备的。据现有资料记载,水陆法会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水陆画则产生于唐代中晚期,在宋代迅速发展并普及开来。明清时期,水陆法会内容及水陆画图像体系已非常丰富,水陆画不但在佛教仪式中应用,在道教仪式中也得到普及,且形成了自身独立而丰富的图像体系。水陆画不但有上下堂区别,还有卷轴式、壁画式及版画式等形制的不同。现存水陆画大多为明清遗物,由民间画工所作,少部分出于宫廷画师之手。由于粉本的使用,水陆画继承并展现了隋唐以来人物画的传统,一堂水陆画所绘人物常常多达五百余位,题材范围广泛,包含了儒、释、道三教内容。水陆画既是宗教艺术,又是民俗艺术,其图像内容传达了民俗信仰观念和宗教审美情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研究成果对佛教史、道教史、三教合一史、绘画史等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水陆法会 水陆画 艺术特征 宗教思想
  • 简介:博物馆展陈受到社会发展、社会审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注观众学习需求"和"提供公平学习机会"已成为博物馆的基本共识,"支持观众学习"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任务。展陈内容多采用依据事件或主题的"专题"形式,内容表述形成多种风格。博物馆展陈艺术提出整体环境营造理念,创造表达展陈主题的艺术风格,营造吸引观众参观的视觉效果。博物馆展陈将积极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和管理"大流量观众"的挑战。

  • 标签: 博物馆展陈 观众 视觉呈现 非遗展现 大流量观众
  • 简介:嵩山黄河之间的郑洛地区是早期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心区域。在新石器文化晚期和夏商时期,这里形成由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史迹和古城古都筑就的文明经典,是构成早期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和衡量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标尺。华文化、夏文化、商文化先后起源发轫于此,是中国文明的本源圣地,早期华夏文明是由华文化发展到夏文化的历史概括。故中国文明也称华夏文明、中华文明。

  • 标签: 文明起源 华文化 古都古城
  • 简介: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大形势下,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代表的专业性博物馆因藏品专业、交通不便、陈改缓慢且大多不属于免费开放行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生存压力。专业博物馆亟需转变思路,以专业立馆,以特色谋发展,其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专业知识的高效传播。专业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立足于阵地展教、社区互动、流动外展等传统基础方式,同时还应对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将科普知识创意延伸,通过形式的灵活多变及多元的目标指向,积极开展"拓展活动",让社会公众成为过程主体,与博物馆互动起来。这类拓展活动可能会成为专业博物馆特色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 标签: 专业性博物馆 特色发展 知识传播 自贡恐龙博物馆 拓展活动
  • 简介:新媒体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相当部分博物馆在面对时常有目眩神迷之惑,感叹对技术趋势的掌控乏力,更谈不上正确的引入和运用。如何对博物馆可能运用的新媒体技术走向进行把握并进而取得应用的主动权,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所出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为此提供了一份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趋势报告。

  • 标签: 新媒体技术 博物馆 地平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