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据1929年《天水县志》及现存《阎氏历史家谱系》记载.鳞在守卫秦陇时为抗击金兵曾修筑了城寨。笔者通过考证后认为,砦城应为磷在绍兴十一年收复秦陇之后扩筑,而非始筑。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当与南宋时期的战争形式与天水的历史环境有关。

  • 标签: 吴磷 吴砦 城寨修筑
  • 简介:<正>大澂(1835——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愙斋,室名十二金符斋、龙节虎符馆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年)以进士入词林。光绪三年(1877年)以翰林院编修奉命襄办山陕赈务。此后,历任河南河北道、吉林边务督办、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广

  • 标签: 吉林省 光绪 中俄勘界 界牌 图门江 尧山
  • 简介:<正>关于城遗址的分期、族属、以及发展系列、社会性质等问题,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探讨。本文拟结合最近新发现的考古材料,加以综合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补充阐述,以期大家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商文化 二里头遗址 新发现 江西 中原地区 青铜器
  • 简介:<正>庄墓群位于河南省夏邑县桑堌乡庄村东侧,西北距桑堌乡政府约1华里(图一)。墓群南北长105、东西宽70米。此处原为高出地表约6米的土丘,当地群众很早即不断在此取土,现在反而成了低于地表1~2米的火坑,仅在墓群东南部和东北部保留有几个土疙瘩。由于受到自然力及人为的破坏,坑底已暴露出数座古代墓葬,为了使其不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商丘地区文化局于1988年4月对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编号XWM1—38),现将其中6座石椁墓的概况单独整理(见表),简报如下。

  • 标签: 商丘地区 画像石刻 汉画像石 墓群 画像石墓 文化局
  • 简介:善谦(1567-1643),字伯享,号黄岭,别号员明道人,枞阳高旬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明天启年间,任浙江台州府推官。崇祯元年(1628),迁升钦差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在任三年,他敢于直言,针对国家利弊,民间疾苦,前后奏疏三十余次。后因执法触怒权贵,被迫罢官回归故里。余在整理集藏文献:

  • 标签: 文献价值 监察御史 奏疏
  • 简介:<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总概吴国历史,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太伯至周章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吴国与中原地区绝少来往。由于吴国分布地区本是“荆蛮”所在地,偏居东南一隅,其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的商族文化、周族文化皆异,加以太伯、仲雍是为了“避季历”才奔至荆蛮地区,故其与中原地区来往甚少。第二阶

  • 标签: 中原地区 吴文化 中原文化 吴国 文化关系 土墩墓
  • 简介:多年来,我们在"春秋末年肯定有孙武存在"的惯性思维下,对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问》,一直缺乏透彻的考证。本文从新的视角,以先秦史料为依据,对《问》进行了全面考证,证明《问》是一件战国最末年才出现的赝品。

  • 标签: 先秦 赵氏 田制 商鞅 秦国
  • 简介:2015年6月25日,吕章申馆长接受了凤凰卫视主持人小莉的专访。在两个多小时专访中,吕章申馆长指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梦”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祠堂、祖庙和国家的文化客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使命。为建设一个能够与世界著名博物馆比肩的世界级一流博物馆,从2003年国家博物馆成立以来,逐步明确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馆目标,确立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的办馆方针。

  • 标签: 吴小莉 国家博物馆 中国梦 文化使命 自然历史博物馆 公众关系
  • 简介:走马楼简中有相当数量涉及“乡”的材料,为增进对孙吴时期乡吏与乡政的认识提供了可能。“乡界”作为界域限制在地方社会统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乡界”的“隐核”是公开的实地审查,应与“科核”同义。县廷派往各乡的吏员有劝农掾、典田掾、市掾等,依各自职能在乡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名是“部吏”、“乡吏”的具体化表述。“乡吏”可能并非一种专称。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隐核乡界 乡吏
  • 简介:本文从共存关系、疏文内容以及与道书文献进行比对三个方面,推定南方地区晋墓葬出土部分木方(衣物疏)乃道教性质的遗存,有的疏主本身就是道教信众。道教埋葬使用器物清单源于汉代民间葬俗,晋时期道教葬仪和世俗丧仪都在使用这一特殊明器,流行地域仅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中叶前后衣物疏从南方地区传入新疆,后被佛教徒所借用,出现佛、道杂糅的现象。

  • 标签: 南方地区 吴晋 墓葬 木方 道教
  • 简介:一、概况城商代遗址先后进行过九次发掘,清理商代陶窑12座,其中覆钵形2座,升焰圆角三角形和圆角方形6座,平焰龙窑4座.这些窑炉均分布在遗址中心区土城内,大多数座落在西北区山岗斜坡上.由于长年耕作,水土流失,加上修水库取土等,使这些窑炉受到很大破坏.商代龙窑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找不到该时龙窑资料来佐证,研究工作因此受到局限.1987年2月16日,城水库管理局在院内植树时.挖出大量红烧土,局办公室李腊如主任立即向城考古工作站报告.

  • 标签: 商代遗址 发掘 考古工作 新发现 西北 资料
  • 简介:镇江市家门元代建筑遗址发掘简报镇江古城考古所一、概况1995年春季,丹徒房屋建设开发公司在镇江市区家门建造高层写字楼。该工地位于市中山西路与电力路交叉口东南角,东临古运河。镇江古城考古所在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1995年2月14日至20日委托...

  • 标签: 影青瓷 镇江市 底径 吉州窑 文化堆积 遗址
  • 简介:大同市西郊官屯古城遗址调查曹臣明白彦芳︵大同市博物馆︶本世纪40年代初,日本学者长广敏雄、水野清一等人在大同云冈附近调查时,于云冈西部不远的一个地点,发现了一段汉代城墙以及散落的一些汉代陶片①。1994年夏,我们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在云冈镇西约2公里...

  • 标签: 大同市 古城遗址 西汉中期 文化层 田野调查 博物馆
  • 简介:城文化究属何种性质(甚至能否称之为文化)?自七十年代发现城遗址后,各家看法不一。概言之,可归纳为两大类:其一,姑称之为“商文化”说,认为城文化是中原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居民虽远离中原仍是殷人的一支;也有人说这是“自中原迁来的三苗氏和华夏族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构成商周时期越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提出,“既然文化性质明确,因而另立‘城文化’名称,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其二,姑称之“地方文化”说,认为城文化的“主要因素是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商文化存在明显区别”,提出“将以城遗址为代表的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城文化”;指出,“散布在以鄱阳湖——赣江流域为中心的这一类型遗址可定为城文化”;并进一步提出,这是“与中原商民

  • 标签: 吴城文化 吴城遗址 商鼎 文化性质 商周时期 商文化
  • 简介:清末民初时,民间诸多省市地方团体、商家或个人.曾发行过大量钱票,流通于市。其中,清代上海地区的钱票十分稀少。然而.上海地区印刷厂家印制的清代钱票却偶有所见。笔者的藏品中,就有一张由上海书画家绘制以及上海印刷厂家印制的清未石印钱票。

  • 标签: 清朝末期 上海 书画家 吴松卿 钱票样票 印制时间
  • 简介:本文以清代诗人雯的一件传世书法作品—《送徐道冲之粤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证其诗受赠者徐道冲的生平家世,收集散见于各种史籍中的徐氏记载,力图以还原一个距今300多年的湮没无闻的士人生平为标本,尝试进行艺术史研究和文献笺注学的关联考证。

  • 标签: 吴雯 徐道冲 徐嘉炎
  • 简介:走马楼孙吴户籍简原释文“老男/女”绝大部分应改释作“大男/女”。“老”涵括在“大”的年龄层之中,并非与“小”“大”平等的身份。简“小”“大”之分仍以15岁为界,“小”“大”“老”年龄不存在交叉现象。女性“小”“大”身份的转变受婚姻的影响,但这对赋役征派的影响甚微。这些情况在汉代就已如此。简中的“小”“大”并非民间概念,而是承续了秦汉以来的制度性规定,因为其重要性降低,不迄陆也越来越突出,户籍简中“小”“大”身份因此普遍省记,或记作其他称谓。简牍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核对图版,务必考信于簿,并分析简牍材料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等问题。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老身份 简牍学研究
  • 简介:“当代茶圣觉农在上海”陈列室随着2003年4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举办,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纪念庆典。该陈列室初建于1994年,座落于曾享有“远东第一茶楼”的宋园茶艺馆内,是全国第一家以“当代茶圣”为主题的陈列室。一代茶人觉农先生为振兴、研究、发展我国茶叶事业,

  • 标签: 当代 上海 吴觉农 茶文化 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