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12月14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在考古研究所举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埃及考古学家托马斯·施耐德教授做了题为“古代埃及社会与身份认同”的学术讲座。此为他本次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四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讲座。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埃及 身份认同 考古学家 学术讲座 哥伦比亚大学
  • 简介:《福乐智慧》是由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人、哲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一部叙述长诗,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法学、宗教学、史学、医学、天文、历法、军事等众多方面,在研究11世纪维吾尔族及突厥诸民族的语言、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哲学思想等方面给学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福乐智慧》现有三个抄本传世,其中两本是用阿拉伯文,一本是用回鹘文抄写的。本文主要讨论用回鹘文抄写《福乐智慧》维也纳抄本在书写方式上的特点及与其他回鹘文献的不同之处。

  • 标签: 《福乐智慧》 回鹘文 文字特点
  • 简介:象思维的发展是文字萌发的内在动力,文字的起源始于文的出现,经衍象孳形的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双墩刻画符号是七千多年前先民取象比类,刻画成文的珍贵记录。双墩刻画符号未必记录语言,尚处于文的阶段,而不是字的阶段,其中蕴藏着汉字和易道思想共同的基因——象。由文到字的衍象孳形过程中,指事与象形皆遵从书的共法——象,指事象大类,象形象小类,指事先于象形,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观物取象,即象思维下类的认知,我们称为原象认知。是一种道性认知,中华道性文化即萌蘖于此。

  • 标签: 双墩刻画符号 中国文字起源内在机制 衍象孳彤
  • 简介:图文典籍、金石拓片是旅顺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业务人员除了有计划地征集、丰富此类藏品,在保护、整理基础上加大研究深度和广度外,还尝试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和主题的展览,将它们呈现给公众,从而让这些深藏在博物馆中、书写在古籍里或镌刻在金石之上的文字活起来,在为广大公众讲好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的同时,努力在服务社会、传播文化方面走出旅顺博物馆自己的特色。

  • 标签: 旅顺博物馆 图文典籍 金石拓片 整理研究 展览
  • 简介:契约文书是应用性文体之一,使用固定套语句式是其语言表达上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五世纪以来,以契约文书为代表的民间文书有丰富的套语句式,合理利用它们,不仅能有效考释生僻词义,揭示历史语音现象,同时也能有效地释读疑难俗字,进行文字校勘。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利用套语句式进行语言文字研究及文献整理的价值,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契约文书 套语句式 比较 语言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