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说到四川的佛教起源,一般人总以为四川的佛教是从西域经敦煌直接输入的,或是由洛阳经长安再翻越秦岭传入的。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文物考古资料,认为很可能是由比“丝绸之路”还早三百多年的蜀——身毒(音yāmdú,古印度的音译)道传入,即由古印度穿过缅甸再经云南,最后到达四川。

  • 标签: 汉代 佛教 中国 四川 传播途径 交通路线
  • 简介:《成都文物》在今年首期上,发表了《汉代佛教人川途径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拜读了李豫川先生的文章后,觉得有不少可商讨之处。故为此文,以求教于李先生。

  • 标签: 汉代 佛教 四川 中国 传播途径 交通路线
  • 简介:年前在成都淘得一手抄本,内容为民国时期诸多约据文字格式及古诗歌、山歌10多首,共26夹页。页面积为20厘米×13厘米,书写时页上处留约4厘米空白,页下约留2厘米空白。纸质为民国前期川东地区常见之手工纸。字用墨笔书写,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此抄本无目,用民国时期旧杂志及广告废纸作简易封面,但封面显系后来所补,非原始封面。

  • 标签: 石达开 前期 手抄本 封面 内容 空白
  • 简介::(一)对敦煌写本《唐太宗冥记》提出新解:在“玄武门之变”中,武则天一家站在太子、齐王一边,为太子、齐王鸣冤的《唐太宗冥记》产生于武则天以周代唐之时。(二)考论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一系列政治行动,清洗掉史书的粉饰,恢复历史本来面貌。

  • 标签: 《唐太宗入冥记》 “玄武门之变”
  • 简介:许承尧(1874—1946),字际唐,亦作霁塘,一字芚公又字讷生,号疑庵,晚年别署芚叟,安徽歙县西乡唐模村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书法家、史志学家、文物鉴定家及收藏家。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1907年进翰林院任“国史馆协修、实录馆修编书处详校”,为清代最后一科翰林。辛亥革命后曾任甘肃省长公署政务厅长及甘凉道尹等职。1925年其父去世,他即息影家园,再未为官,而是致力于地方文献资料、

  • 标签: 许承尧 文献资料 爱国诗人 文物鉴定 辛亥革命 翰林院
  • 简介:<正>早期楚文化是研究考古学楚文化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它牵涉到楚文化渊源和早期楚都丹阳地望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严格意义上的早期楚文化概念的时限应卡在楚立国前后到楚文化特色明显的西周中期之间。尽管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的考古工作者为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尽了不懈的努力,但结论依然有很大的分歧。可以说,早期楚文化仍然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楚人湘问题往往也因对早期楚文化特性认识模糊,而有较多的歧义,故这一问题也有再探讨的必要。

  • 标签: 早期楚文化 周文化 西周早期 西周中期 民族文化 楚人
  • 简介:《浅析怀宁藏“永通万国”胜钱母范》一文报导:“1986年春.怀宁县在开展全县文物普查时,于该县秀山乡秀山村一村民家,发现了一件‘永通万国’胜钱范……此‘永通万国’胜钱范,铜质,盆形,长方形圆角,范面长15.5厘米,宽11.3厘米,范厚2厘米,重810克,范中心有一方形凸起,高约为0.6厘米,左右各有一宽0.5厘米,高0.3厘米,‘×’字形浇铸槽,

  • 标签: 钱范 铜质 文物 辨伪 山村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