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夏威夷王国元银币.正面国王头像,边缘书“夏威夷国王卡利卡乌一世”和“1883”(铸造年份)。背面王国国徽.两侧铸“1/2”、“D”(元,缩写),边缘书有文字。直径30毫米,重12.5克.含银90%.

  • 标签: 夏威夷王国 半元银币 流通银币 成色 美国
  • 简介:<正>记载秦半两最早的文献是《史记》及《汉书》。《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两手资料,如果不和出土的文物相联系来研究,是难以解

  • 标签: 巴蜀 出土 船棺葬 统一货币 秦始皇 战国晚期
  • 简介:为了科学评价照明光源对黄色植物染料染色丝绸的褪色影响,也为了给博物馆此类丝绸文物展陈的照明设计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设计光照老化实验的方法模拟丝绸文物的老化过程,研究了卤素灯、荧光灯及LED对黄檗、槐米等黄色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样品的褪色影响。结合色差分析,从染料耐牢度、样品反射光谱及光源发射光谱等多个角度对染色丝绸的褪色进行了分析。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老化前后染料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含蓝光能量高的荧光灯和LED对黄色染料的损伤严重,蓝光能量少的卤素灯影响较小;色谱分析确定了染料的老化前后的有效成分,推测了老化反应的褪色机理。

  • 标签: 丝绸 黄檗染料 槐米染料 光老化
  • 简介:1998年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在重庆忠县一座南朝刘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发现了二枚前废帝刘子业永元年(465年)铸造的永钱^①。钱重二铢。钱文薤叶篆书体,篆法细腻,纤巧绮丽,飘逸飞动,透射着强烈的六朝时代风格和神韵(图l、2)。

  • 标签: 永光钱 忠县 六朝时代 铭文 古钱币
  • 简介:塔位于都江堰市城南奎路西侧,古为石塔,明末毁于洪水。清道光11年(1831年)由县令周因培主持重建,塔高52.87米,重约3660吨,为17层6面体密檐式砖塔,是我国现存古塔中层数最多的砖体建筑,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的标志性文物建筑。奎塔造形古朴、雄伟壮观,塔内1-9层为双筒,内设螺旋形石梯,

  • 标签: 古塔 县令 砖塔 石塔 明末 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寺是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为患病的太子李承乾祈福所建之寺院。与唐太宗及李承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李承乾为太子期间,该寺曾兴盛一时,很多著名的僧人曾在此驻锡弘法。贞观十七年(643),李承乾被废之后,该寺也逐渐衰落,后被更名为中兴寺、龙兴寺,会昌灭法时被彻底废弃。

  • 标签: 普光寺 李承乾 唐太宗
  • 简介:2001年12月8日,由哈佛燕京学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六届年会在哈佛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的再发现——纪念张直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张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专题演讲中,有六位学者发言,他们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和张直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此次以中文为工具的考古学讲座,吸引了大量听众,引起很大反响。为了能够让读者及时了解演讲的内容,征得作者同意,我们特编发这组文稿。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组文稿,使学术界对张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明的研究。

  • 标签: 考古学 中国文明 教授 燕京 贡献 纪念
  • 简介:由魏坚先生主编的①一书,是近年来集鲜卑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此书出版之后即成为研究鲜卑考古不可或缺的基础以及参考资料.在书中第十章介绍了发现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座墓葬--二里墓葬,该墓葬由于遭到破坏,墓穴内尸骨不全,仅发现一根锁骨,及股骨一根,另外出土了铁鳆和灰陶罐各一件,文章最后认定这是一座北魏时期鲜卑墓葬.

  • 标签: 内蒙古准格尔旗 墓葬 发现与研究 鲜卑 内蒙古地区 鄂尔多斯市
  • 简介: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禄坂行》云: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 标签: 盐亭县 光禄坂 中国 四川 历史发展
  • 简介: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改辉德,字甫,人们习惯直呼其字日光甫先生。江苏丹徒人。他十二岁开始做学徒,勤备好学。后到美国留学,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获商学学士学位,1909年归国。曾担任江苏财政司副司长.并改组裕苏钱庄,任江苏银行总经理。但他不屑于担任政府官职.于1915年6月以10万元注册,与庄得之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自任总经理。成立之初.上海银行只有10万资金和七个员工.是当时上海资金最少的银行,被同行讥称为“小小银行”。但陈甫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将上海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银行之一,资产逾3亿元.并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个提供银元、银两并用账户,方便顾客的银行:第一个提供礼券业务,为开此风气之先的银行;

  • 标签: 陈光甫 货币思想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上海银行 沃顿商学院 金融
  • 简介:1998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汪昌桥先生云:“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安徽黄铜元实物和未见诸报道。恳请各位泉友注意此事,如发现安徽黄铜元,请予共赏之”(《对清末安徽铜元几个问题的探讨》)。

  • 标签: 《安徽钱币》 铜元 光绪 清末
  • 简介:南朝时期,宋的开创者刘裕(363-422年),小名寄奴,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人。年轻时种过地,捕过鱼,做过小买卖。东晋末年,司马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参加北府兵,成为刘牢之的部下。当刘牢之在王朝内争中人头落地的时候,刘裕却扶摇直上,成为权臣桓玄的膀臂。一反手,他又诛杀桓玄,垄断东晋军权。后来,率军北伐,

  • 标签: 永光钱 南朝时期 开创者 镇江市 北府兵 刘裕
  • 简介:姚锡与镇江江防快炮台戴志恭姚锡,字石泉,又号石荃,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东乡滨江人(即今之丹徒镇),生于咸丰七年(1857)确切卒年不详。少时聪敏好学,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十四年(1888)举人,时当鸦片战争败后,外侮日趋严重,国力日趋衰弱,一...

  • 标签: 张之洞 江防 镇江府 丹徒县 石混凝土 洋务派
  • 简介:分析了三种测量方法──多次激活、加剂量法和钉子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细粒石英前剂量方法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细粒五英前剂量方法测量简便,减少了来自多次激活、试验剂量和归一引起的误差,最小可测年龄能达到几十年。

  • 标签: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细粒石英
  • 简介:为做好太仓万丰村泾河古船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泾河古船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船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古船木材 无机盐 离子
  • 简介:任何被照亮的物体都会不断地受到光子的照射。频率f等于光速c除以波长λ。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能量越大。随着光子比例的增加,光照导致物质分子感光的概率也会增加。光照是造成文物褪色或化学损坏的主要原因,尤其有机质文物对光照是极为敏感的。在策展时,保护文物避免受老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光老化 展示柜 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