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位于策勒县良种场北20多公里处的特特格拉木遗址北端。帕尔哈特伯克雅拉克,维吾尔语意为“帕尔哈特伯克的草场”。佛塔为国内极为罕见的菱形佛塔,其平面呈多角菱形。残高2.7m,底径3.5m,

  • 标签: 佛塔 伯克 哈特 良种场 策勒县 维吾尔
  • 简介:2012年7月11日,克拉玛市钱币学会人银克玛市心行在民行拉中支召开2012年团体会员会议,11家团体会员代表及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一、学会秘书长通报了上年度至今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二、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钱币学会 团体会员 学会秘书长 工作人员 秘书处
  • 简介:克拉玛是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今克拉玛区附近的天然沥青丘石油露头。较早见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的《旧刊新疆舆图》、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907—1908年)编撰的《塔城直隶厅乡土志》、宣统元年(1909年)刊行的《新疆山脉图志》,民国期问称青石峡或黑油山。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新疆钱币 中国 文物考古 古钱币 形制
  • 简介:西夏武威的陶瓷制造业非常发达。在距威武市城南25公里的古城乡上古城。包括现在的上古、八五、上河三村,是当时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古城瓷窑)。创于何时,史无记载。从塔儿湾出土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灰陶可知,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制作陶器了。1987年.上古村出土了一件瓷残碑碎块,上刻永隆元年(680年)字迹,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说明在唐代永隆年间这里已开始了制瓷业。

  • 标签: 陶瓷制造业 武威 西夏 马家窑文化 生产基地 制瓷业
  • 简介:新出清华简《[旨阝]夜》“武王八年”纪年并不是目前学界多认为的武王即位后第二年,“舒”也不在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东郡黎阳。《[旨阝]夜》所记的征伐战亨,发生在武王即位第八年,也就是克商后第四年,讨伐的对象是上党壶关的黎国。“武王八年”纪年的出现,恰证宋儒为弥合《尚书》各篇间纪年说法错乱而提出的“文王受命改元”与“武王冒文王年”为伪妄之说。简文提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即武王克商以后,可能曾在山西地区有过军事行动。西周武王的活动对于商周大变局至关重要,但因材料稀少在认识上—直有断裂,这篇新问世的简文是帮助了解武王克商以后活动非常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清华简 武王八年
  • 简介:中国内蒙古博物馆与比利皇家自然科学院的合作项目,自1993年接触以来,双方以诚信、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经过多次讨论与协商于1995年达成一致,并组成"中国--比利联合恐龙考察队".

  • 标签: 中国比利时 发掘举要 恐龙考察
  • 简介:2013年5J117日,克拉玛市钱币学会在人行克托玛中支召开2013年团体会员代表会议,同时开展了会员活动,11家团体会员代表及钱币学会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一、学会秘书长通报了上年度至今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二、就如何做好辖区会员交流活动、提升会员收藏鉴赏水平及学会今后的工作方向进行了探讨;三、请特邀代表展示了个人钱币藏品,供与会者参观、鉴赏和交流;四、向与会者赠阅了《新疆钱币》等杂志刊物。

  • 标签: 钱币学会 团体会员 克拉玛依市 交流活动 鉴赏水平 学会秘书长
  • 简介:八大山人(公元1626——1705年)清初画家,江西省南昌人。常用山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别号,又名朱耷。他擅长画水墨写意花鸟,笔墨精练,形象夸张;所画山水画,枯枝败叶、荒岭怪石,别创风格。他的画以神取形,以意舍形,作到神形兼备,对后代的水墨写意派影响很大。八大山人书法也独树一格,有创新,有影响,只是为画名所掩,他的传世书法作品较之绘画作品少。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八大

  • 标签: 八大山人 水墨写意 朱耷 人屋 江西省博物馆 枯枝败叶
  • 简介:1936年1月20日,英王乔治五世逝世。其王位本应由威尔逊亲王(爱德华八世)接继.但这位亲王爱美人胜过爱江山,执意要娶已经离过一次婚并再婚的辛普森夫人。他的举动受到英国王室和许多皇家成员的指责。同年.11月16日他放弃王位(降为温莎公爵),由其弟约克公爵即位.是为乔治六世。1937年,带有乔治六世头像的流通硬币开始在英国本上和海外自治领、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发行。

  • 标签: 硬币 铭文 爱德华八世 威尔逊 辛普森 自治领
  • 简介:2012年1月16日,克拉玛市钱币学会举办了2012年首次会员活动日,来自克拉玛三个区的会员代表、钱币爱好者20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由学会秘书长姜勇主持。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钱币学会 会员 学会秘书长 爱好者
  • 简介:11月初的克拉玛,已进入秋末初冬季节,夏日的绿叶枯黄飘落,鸟儿不再高歌欢唱,城里的人们正在添衣保暖,克拉玛钱币学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则利用工作之余,组织会员代表们开展了一次考证克拉玛历史沿革的活动。

  • 标签: 克拉玛依 钱币学会 历史 会员 美好 利用工作
  • 简介: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一步深入我国内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出现了新危机,尤其是沙俄和英国勾结阿古柏侵略新疆,沙俄侵占伊犁地区,造成了中国西北边陲岌岌可危的严重形势。1865年1月中亚细亚浩罕国阿古柏部入侵新疆喀什噶尔地区。面对阿古柏的侵略,清政府内部有两派主张,一派以李鸿章为代表,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主张放弃新疆,加强“海防”。另一派以湖南巡抚王

  • 标签: 阿古柏 湖南巡抚 喀什噶尔 外国资本主义 浩罕 中亚细亚
  • 简介: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筹建造币总厂,有关开办及营运始末已另论故不赘述,惟成立时及兵焚后重建所用设备罕见叙说。笔者关注此事甚久,现将整理结果叙述如后。前清开办造币设备来源清政府当时与天津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Karberg&Co.)签《承订财政处购机合同》,“向美国头等著名常生厂定购”新式造银铜币通用机器全份。

  • 标签: 机器设备 清政府 铜币
  • 简介: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石尠、石定墓志在民国八年(191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郊。因为系盗掘出土,所以早期研究论著对这两方墓志出土地的记载歧说纷纭,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界对石氏墓志真伪和学术价值的判定。本文在梳理、辨析相关文献后,认为洛阳古董商郭玉堂的《洛阳出土石刻地记》中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石尠、石定墓志的出土地信息最为可信。通过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相释证,本文在考察建国前洛阳一带出土石刻的流散情况后,认为河南洛阳古代艺术馆收藏的所谓《石尠墓志》当系重刻本。石尠、石定墓志在出土后不久就被当时北平金石家周进收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周进去世,这两方墓志连同其它汉晋石刻一并由其家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一直收藏至今。

  • 标签: 石尠 石定 墓志 郭玉堂 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