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在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的250多年里,曾著称于史。“夜王”确实说过“汉孰与我大”,以至贻笑近二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最大”,当地“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 标签: 夜郎 西南夷 原始部落 西汉 战国 阶级社会
  • 简介:2004年出版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一书,发表了几处很有价值的鲜卑墓葬,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七山墓地。该墓地共发掘了20座墓葬,这处墓地在墓葬形制和葬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其实发掘者也意识到该墓地的特殊性,认为其中墓葬形制、葬式等方面的习俗应源自于西部,墓地的主人们与西北部族或方族之间在考古学文化上存在亲缘关系;但最终对墓地的定性是,其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是来自于扎赉诺尔一类

  • 标签: 墓葬形制 七郎山 葬式 墓群 屈肢葬 土洞墓
  • 简介:世宁与脱胎瓷器画彩王佐才,杨小农世宁系意大利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一七一五年)由欧洲以传教士身份派来中国。他善画翎毛、花卉、人马、狩猎,尤以画马最出名。到北京后不久遂成为宫廷画家。在中国渡过五十年生涯,卒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西洋画在...

  • 标签: 郎世宁 脱胎瓷器 宫廷画家 珐琅彩 六六年 蛋壳瓷
  • 简介:<正>橹歪脑壳,五支为一单;行止如雁行,恰运一载盐。这是近代文人刘慎知在《富荣场景诗》八首中对“盐”的生动描述。诗中所说的“歪脑壳”又被称为“歪屁股”、“歪尾”。这种造型奇特,船头、船尾象麻花一样逆向歪扭着的橹,曾在“川盐”运输中起过重要作用。如今这种“歪尾”实物早已不复存在,所幸的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条按实体比例缩小的“歪尾”模型。从这比例得当,做工精巧的橹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造船技艺。

  • 标签: 歪尾船 盐都 自贡市 船尾 脑壳 造船
  • 简介:为做好太仓万丰村半泾河古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半泾河古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古船木材 无机盐 离子
  • 简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代《拂国贡马图》,为元代宫廷画家周朗所绘,描绘了元惠宗(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来自于欧洲的拂国使者,为元廷贡献名马,元帝在上都接见拂国使者,并检阅贡马的历史情景.……

  • 标签: 国贡马 图识 拂郎
  • 简介: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著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洋”。

  • 标签: 中央造币厂 “船洋” 货币 中国 铸造设备 铸造工艺
  • 简介:洋”为旧中国广泛流通的国产四大银元之一,其余种分别为“龙洋”、“袁大头”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洋”,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上书中华民国某年;背面中为帆船放洋图,左右横书“壹圆”字样。

  • 标签: 郑可 设计者 中国 银元
  • 简介: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著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洋”。

  • 标签: 铸造设备 银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0世纪20年代 工艺 技术专家
  • 简介:古往今来,桦树皮文化与我国东北地区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并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以桦树皮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当代桦树皮文化,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 标签: 桦树皮文化 鄂伦春族 森林 历史条件 中华民族文化 渔猎民族
  • 简介:2002年,成都商业街发现战国时期的独木棺和棺群,其中一具土型棺棺尾有一古蜀文字,形如十字交叉的两把双头叉(如图一)。此字孙化君推测为“帝”字,意味着棺主有蜀帝的身份。

  • 标签: 商业街 船棺 战国时期 “帝”
  • 简介:1988年10月,海兴县民工在大口河盐场开发工程中发现一艘西汉早期的载钱沉船。据发现的民工介绍:1987年秋天,沉船发现在大口河西岸漳卫新河北岸3公里处,用绳穿着的古钱,用麻袋盛装,排列整齐地放在船舱里,船木已腐朽,船上还发现有陶瓷罐等。1988年春天调查时,古钱大部散失,发现者还存有20多公斤,从存有这部分看,都是“半两”钱。钱径在2-2.5厘米之间;穿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有的薄如纸。尤其钱文“半两”两字的写法多种多样,很难找出铸字形状完全相同的。由上可见,这些钱币出自许多不同的钱范和铸场。从整理的300多枚来辨析:这些钱币大部分是文景时的四铢半两钱。没有吕后时铸行的八铢半两和武帝时铸行的五铢钱,说明铸币时间是在文景期间。此载钱币的发现,对研究渤海西岸的历史变迁与西汉前期的货币制度和贸易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西汉早期 五铢钱 钱范 海兴县 四铢 钱文
  • 简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核心地带,四大文明在这里碰撞升华,五湖四海的物资及货币穿梭于古丝绸之路上,千百年过去了,丝绸之路曾经的繁盛早已不在,只有那些丝路古道上的遗物还在见证着昔日的辉煌。新疆博物馆作为全疆最大的文物收藏研究单位,文物藏品十分丰富,

  • 标签: 博物馆 精品赏析 古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 钱币 四大文明
  • 简介:中国帆船的建造技术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大部分古代帆船的式种类到20世纪中期尚得以留存,现存的传统造船技艺是古老技术的延续,其设计原理、船体构造、建造工艺、施工顺序、选用材料等技术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通过对传统船舶与民间造船法式的海洋民族志考察,以及留存技术传统的研究,是理解古代造船技术逻辑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图谱月 月港 海澄郑氏
  • 简介:唐白幼妻邓氏墓志1999年出土于洛阳市孟津县送庄南,为其父邓敞所撰对有关人物、事件的考释,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玉泉子》中的一段文字从一个侧面对邓敞品格进行了佐证。

  • 标签: 白幼敏 邓氏 墓志 唐朝 历史考证
  • 简介:也谈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杨甫旺1992年11月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黄展岳先生的《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图像》一文。黄先生认为“羽人图像所反映的是祭祀河神的情景”。我认为,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图像不是祭祀河神,应是竞渡船比较符合实际。众所周知,羽人...

  • 标签: 青铜器 百越民族 羽冠 民族博物馆 船图 楚雄州
  • 简介:郑和下西洋的大宝据历史文献记载合今长123米,宽50米.按木帆船的结构规律和造船法式,(型、舱)深应有25米.这样,据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它的满载排水量高达4万多吨.下西洋的大船队共有208艘,分超大型、大型、较大型、中型、小型五类.所以,总吨位多达200万吨.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出土文物考古发现能证明存在过这么大的巨舶,也没有模拟实验和航海试验的成功例子来证实可以有这么大的木帆船.可见,当我们把研究思路从传统的尺寸转换到相应的吨位,问题就清楚多了.

  • 标签: 单船最大吨位 船队总吨位 考古和文物 实验和试验
  • 简介:丘山遗址于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位于都昌县杭桥乡横渠口村以南的山坡上。这里紧靠鄱阳湖,遗址山坡地成半岛,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两条水系自北向南流过,在山坡地南端汇合于鄱阳湖。因山坡地似船形故名丘山。遗址长50、宽40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土质为灰红色,文化堆积约40

  • 标签: 商周 丘山 文物普查 山坡地 灰红色 横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