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一、地点概况堵泉旧石器地点(野外地点编号H84001)位于阳原县金家庄乡堵泉村东500米处的泉水旁,地点南距桑干河约4.5公里,东南距著名的泥河湾村约3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14°40′,北纬40°17′(图1)。石制品发现于桑干河支流第二级阶地底部含水的砂砾层中。阳原盆地东部泥河湾村附近的桑干河西岸,是盆地内旧石器文化的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在桑干河南岸的大田洼台地边缘的泥河湾层、桑干河第级阶地和马兰黄土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旧石器文化,而桑干河北岸发现的石制品则多见于第级阶地堆积。堵泉地点是迄今为止在该分布区发现的最北部的旧石器遗存,也是该区找到的时代最晚的小石器文化,文化遗物埋藏于桑干河支流第二级阶地的底砾层内,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晚阶段。堵泉和九女池一带的地势较为平缓,

  • 标签: 调查简报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桑干 旧石器文化 文化遗物
  • 简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陕西宝鸡门出土的玉器残块的显微结构、元素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门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属单斜闪石类型中的透闪石系,其透闪石含量在85%以上.出土玉器样品应归属为青玉种类,玉料较好,属中上水平的玉料.根据我国玉器文化的历史和和田玉的矿物特征,门二号墓出土玉器分析样品类似于和田玉矿物.

  • 标签: 宝鸡益门 玉器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 X-射线衍射仪(XRD)
  • 简介:察右中旗广隆元代古城调查崔利明1992年8月,察右中旗广隆古城遗址被当地村民私自盗掘。挖掘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盗取文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古钱币等,共计300余件,其中古钱币240枚。乌盟文物站,察右中旗文物管理所及时追缴出土...

  • 标签: 古城遗址 文物管理所 古钱币 察右中旗 底径 圈足
  • 简介:有些币龄不长、币识不精的集币爱好者尽管对第套人民币壹角券都很熟悉。但对壹角券中的两种珍品“红壹角’’和“绿壹角”却不甚了解。其实.这两种壹角券珍品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的。

  • 标签: “红壹角” “绿壹角” 古钱币 藏品 钱币市场
  • 简介:75、致陈宝箴(1897年11月16日)长沙陈抚台:湘鄂小轮一事,黄道嗣东自湘来,所言尚未明晰,鄙人酌中定议,极力推广,仍严定限制。现拟令湘鄂两省,通筹合办。行长江者准其拖货,行湖南者,仍不准拖货,外江内湖成本合凑,利益均分。湖北商股有限,湖南商股易集,尽可添入长江。至南北商本,孰多孰少,或南七北,或南八北二,均在所不问。其长江一路,上推广至宜昌,下推广至武穴,但不准出境至九江,以免与招商局章程有碍。惟长江小轮,只准拖货,不准载货,既免招商局阻拦,且不致夺厘金以归洋税。至船数多少,并不限制,多多善。所以特准长江拖货者,日本新添长江十轮,加

  • 标签: 陈宝箴 洋税 电稿 南八 抚台 武昌城
  • 简介:<正>1981年初夏,焦作市郊区待王乡赵张弓村农民,在村西北地1里许抗旱挖渠道时,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开元通宝”铜钱两枚和一件足罐。该墓为竖穴土洞墓。墓道宽0.8米,底部距地表2.7米,甬道处宽0.65米;墓室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45米。墓室内有人骨架一具,头西足东,仰式葬,停放在平铺的一层卵石之上,无棺木痕迹。两枚铜钱分别置于头部与手部(其中一枚已锈毁)。足罐置

  • 标签: 唐三彩 开元通宝 土洞墓 铜钱 墓葬 图案
  • 简介:从广义上说,唐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有唐彩烧造窑场的省份有河南、陕西、河北及四川等,其中河北窑场是指在当时以烧造白瓷而闻名遐迩的邢窑。如内丘县西关附近窑场曾发现盘、杯、罐、钵、盂、壶、鍑等釉陶制品,与白瓷、黑……

  • 标签: 瓷器 唐三彩 考古资料 白瓷 唐代 盛唐时期
  • 简介:为了解宝鸡门二号墓出土的红色粉末的化学组成及作用,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其配备的能谱仪(EDS),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色粉末为纯朱砂.它对墓藏中的尸体和棺木有防虫防腐的作用.

  • 标签: 益门墓葬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仪
  • 简介:古钱造伪古今皆有,目的在“射利”。造假手段花样翻新,各种档次一应俱全。造伪者利用人们寻珍、觅宝、猎奇心胜的心理投其所好,辅以诱骗捏造,鼓动如簧之舌,或雇佣“托儿”,引人入胜,让人自己上套。高水平的假钱甚至老专家也失足落水,初学更不在话下,经验教训可谓多矣,现将我所见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古钱 古今 用人 专家 经验教训
  • 简介:在公元前316年以前,汉代蜀郡、广汉郡直到犍为郡这块地方,被中原人称为蜀国。“蜀”的得名,《说文》说是“葵中蚕也”。这种虫子其实并不是蚕,应写作“蝎”,是一种天蛾科的昆虫。由于它一旦受到攻击,便会蜷曲起来,露出身上特殊的斑纹,很像一对毒蛇的眼睛,使各种动物望而却步。它外形似蚕,却又令人生畏,所以常被哲学家用来说理。

  • 标签: “古蜀” 中国 四川 蚕丛氏 鱼凫氏 柏灌氏
  • 简介:吕潜(1621—1706),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明代遂宁有“席、黄、吕、旷”四大家族:席氏以宰相席书、侍郎席春、给事中席梅山为代表;黄氏以工部尚书黄珂及其子布政使黄华、女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宰相吕大器及其子吕潜为代表;旷氏以巡抚旷昭为代表;均遐迩闻名。吕潜之祖吕有闻,系遂宁乡贤;父吕大器,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有子四:吕潜、吕渊、吕泌、吕溥;女婿有李实(进士、语言学家)、张象种(进士、胶州知州)。崇祯十五年(1642),吕潜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甲第287名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奔南京,以弹劾马士英去官,人广东。吕潜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复流寓扬州。

  • 标签: 宰相 进士 崇祯 大学士 李自成 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