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近代武汉因水陆交通之便和工商业之繁华,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27~1949年,大量周边农村移民涌入武汉,他们或因金钱诱惑到武汉寻求黄金梦,或因天灾人祸、家乡凋敝而背井离乡,蛰居在武汉城市社会生活的底层。家乡是他们割不断的牵连,年节时分忆念祖先,财富和婚姻指向也是家乡。城乡双重边缘化给他们带来了身份认同的困惑,从最初因"乡巴佬"身份产生自卑,到后来渐生城里人的优越感。"东方芝加哥"中这群下里巴人,销蚀了近代武汉都市社会的浮华与高贵,最后归于平淡与庸常。

  • 标签: 近代武汉 农村移民 底层生活 城乡关系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印度史学界的“底层研究”,在80年代末发生了后现代转向。作为“底层研究”团体早期重要成员的苏米特·萨卡尔对这种转向提出了批评,并退出了该团体。萨卡尔之所以积极参与前期“底层研究”,是因为这种研究与他自己注重“自下而上”来看历史、重视不脱离语境的历史细节研究、强调具体的研究对象与社会关系之间相互诠释的社会史观相契合。相应地,萨卡尔对后期底层研究的批评,主要是由于这种研究在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话语影响下,抛弃了对具体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一经济关系的必要寻求,未能将研究对象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在批判西方文化霸权的过程中走向了纯粹的文化主义,忽略了对底层反抗运动的研究。此外,萨卡尔还对后期“底层研究”因受后殖民主义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了批评。这些批评将后现代主义与启蒙理性对立起来,坚守启蒙理性立场,反对后现代主义对“底层研究”的侵蚀。虽然萨卡尔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并不彻底,但是他的社会史观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史研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 标签: 萨卡尔 底层研究 后现代主义 后殖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