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慈利县的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2001-2010扶贫开发期间,通过转移支付等共赢手段对慈利县开展扶贫工作,本文从共生关系和扶贫效果两个角度,应用AHP法,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资料,对扶贫措施进行评估,得出共生关系明显改善、扶贫总体效果显著、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基本结论。建议提高扶贫瞄准性,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智力扶贫,进一步优化当地各民族共生界面。

  • 标签: 共生互补 扶贫 政策评估
  • 简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河南省焦作市区,在穿越地段中涉及数处古代民居,经省市文物部门研究决定,对其中保护最好、价值较高的两处古民居建筑群进行重点保护,异地复建。2007~2013年,焦作市文物部门组织力量对两处古民居建筑群进行了登记拆迁,经过多次调查选址,于2013~2014年在焦作市4A级景区圆融寺内进行了复建。

  • 标签: 南水北调 焦作市区段 古代建筑 清代 搬迁
  • 简介:受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甘肃陇南徽县栗川白塔遭到了严重损毁。应甘肃省文物局、徽县文体局的邀请,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对栗川白塔进行了现状勘测和修缮加固设计方案的编制。

  • 标签: 宋代砖塔 现状勘测 修缮措施
  • 简介:报告以曾经流行于古梅城攀桂坊的下市话为调查对象,从校正目前大众的错误认识为出发点,就下市话的别称、性质、作用、反切规则、价值等分别作了阐释,并说明了《客话本字》《叶音字类》并不是记载下市话的文献资料。基于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本报告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下市话的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下市话 反切语 反切 保密 保护和传承
  • 简介:众所周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就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本组史料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后向国民政府外交部呈报的《参加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代表团报告书》,详细描述了会议的经过、会议讨论的要点及其结果。

  • 标签: 敦巴顿 顾维钧 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