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壮哉,长江三峡,举世闻名!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游此一睹风彩神韵,留下佳作,叹为观止。然而,这三峡之中的一条婉蜒盘曲的神农溪,自山川形成以来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干呼万唤始出来”。她那神秘的面纱一经掀起,便天下闻名,引来世界各种肤色、各种异形、各种眼眸、各种语言的人们,寻觅神农踪迹,饱享眼福,焕发精神。我曾三次漂游神农溪。一为考察开发旅游景点;二是随县政协领导视察旅游设施;三乃陪同台胞观光漂游。逆水上游,顺水下漂,均赏心悦目,其乐无穷。神农溪在巴东县江北,发源于神农架南麓银门洞。她羞羞答答,仅仅促泥,流程60公里,出西口注入长江。其内稀奇古怪,世上罕见。雄伟的峰峦,幽深的峡

  • 标签: 神农溪 神农架 古战场 旅游景点 《山海经》 《舆地纪胜》
  • 简介:琉璃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琉璃制品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后,人窑烧制而成。北京的古建筑中琉璃制件随处可见,北京故宫的黄色琉璃大屋顶金光灿烂.恭王府的绿色琉璃瓦青翠欲滴,天坛的蓝色琉璃瓦晶莹透光,智化寺的黑色琉璃瓦庄严肃穆,颐和园智慧海的琉璃佛像栩栩如生,

  • 标签: 琉璃工艺 中国 琉璃制品 民间工艺
  • 简介: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在北京历史悠久、有谱系可查的世居民族之一。满族人在先秦时期肃慎、南北朝时勿吉、隋唐时靺鞨,辽、宋、元、明时女真。无论是叫肃慎也好,叫女真也好,

  • 标签: 满族 族称 中国 历史考证
  • 简介:盐店街位于西大街以南,东起南广济街中部,西至琉璃街南口和四府街北口,与梁家牌楼相接。长277.5米,宽8.5米。清同治四年(1865)在此设官盐店,故名盐店街。当时驻长安县初级审判、检察二厅(在今市检察院)。1913年4月,民国政府无力偿还外债,以

  • 标签: 盐店街 西安 历史地理 地名 清朝
  • 简介:我国苗族族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Nes”和Deil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和次族,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都是由不同时代、不同

  • 标签: 族称 祭鼓节 氏族成员 融水 运金运银 西沪
  • 简介:一位幽居在深谷的佳人,死后三百余年,居然获得一位异代知己,也可称幸事。这位佳人就是张玉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生于宋末1250年,卒于元初1277年,以所作《兰雪集》而知名。其异代知己孟舜,字子塞,又字子若、子适,别号花屿仙史,小蓬莱卧云子等。

  • 标签: 孟称舜 知己 居士 别号 元初
  • 简介:本文详细考察了中称说约数的各种类型,分析了其性质,进而总结了从古代经近代到现代汉语约数称说法的演变规律.

  • 标签: | 近代汉语 约数 称法
  • 简介:客家群体既本在秦人汉裔这一个族群孕育,于此群体中派生,而他们在秦、汉时向南方迁徙,公兀前225年当秦灭魏、楚、赵、燕、齐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公元206年旋又转为西汉王朝统领之时,中原遗民便已迈出了南徙的步履。因而今天,当在议论这一客家群体的组合时,无疑都自当要追索到秦汉时大批军旅的南伐带动大批居民南徙,和三国吴后六朝由帝王南渡而带动了大批黎民南迁这两个关键时代。再具体一点说,便是要从中原遗民开始以同一宗姓,或本同一处原居乡村、地域齐齐作出南徙,其后都同在到达所居住地方或在侨置郡县中生存,从而组成了群体的那一时间中求索。

  • 标签: 群体 客家 称名 统一全国 秦人 秦始皇
  • 简介:<正>“吐蕃”,是唐代中原人对当时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古代藏族政权(即通常所说的“吐蕃王朝”)及其属地、属民的称谓。在初唐的汉文史料中,“吐蕃”有时亦作“土蕃”。对“吐蕃”这一名号的语源及其最初的含义,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次探讨,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本文拟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有关史料,对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种有代

  • 标签: 吐蕃时期 突厥语族 吐谷浑人 青藏高原 语源 阿尔泰语系语言
  • 简介:本文对上古有代表性的十二部典籍中的"彼"进行了穷尽的调查研究,认为"彼"的代用法和指别用法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功能,认为上古汉语第一、第二、第三人代词是俱全的,其第三人代词是自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办法是多个成份合作,各司其职,综合体现.即:"彼"(主要作主语,少量作宾语、定语)与"夫"(主语)、"其"(领属性定语)、"之"(宾语)等构成了上古汉语第三人代词的完整系统.

  • 标签: 上古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彼” 语法 称代用法 指别用法
  • 简介:“僮”缘起考异──对《广西百科全书》等说法的商略白耀天(一)在1994年出版的《广西百科全书》第887页“僮”条目的释文中,编者说:“僮,其名最早见于《宋史·抚水州》:‘广西所部二十五郡,三方临溪洞,与蛮、僮、黎、蛋杂处’。”一读之后,顿感奇怪,《...

  • 标签: 百科全书 “双” 桂海虞衡志 广西 山间谷 范成大
  • 简介:一、第一人代词语法功能的简要考察甲骨文中第一人代词有'我、余、朕'三个,~①其功能并不相同,大体上呈现出一种互补分布状态。'我'是这三个代词中语法功能最为强大的一个,可以充当主语,如:(1)贞:我共人伐巴方?(合集6467)(2)庚寅卜,争贞,我其祀于河?(《乙》2588)(3)我不其受黍[年]?我受黍年?我不其受稻年?我受稻年?(合集10080)(4)王从望乘伐下危,我受有又?(《铁》249·2)做宾语,如:(5)贞:祖辛害我?(合集95)(6)祷于上甲,受我祐?(合集1171)(7)甲贞卜,争贞:我伐马方,帝授我祐?(合集6664)(8)口丑卜,贞:不雨,帝唯熯我?(合集10164)做定语,如:(9)癸未卜,古贞:黄尹保我史?贞:黄尹弗保我史?(合集3481)(10)贞:我家旧老臣亡害我?(合集3522)'我'的这三种功能在甲骨文中并不相等,尽管我们未对所有甲骨资料进行统计,无法确切知道这三种功能分布的具体比例,但可以推测出主语功能是其最主要的功

  • 标签: 中第一人称 代词使用 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