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而基于教育的立场,我愿意一再强调:美学是未来的教育。作为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的上述预言显然不是主张美学在未来取代伦理学。他的意思非常明确:伦理要真正变成自由、有效的实践,就必须具有审美的气质。与高尔基异曲同工的另外一个表达则来自德国美学家席勒。席勒

  • 标签: 席勒 德国美学家 教育工作者 德育美学观 立美 教育生活
  • 简介:此文从哲学视角来思考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即民族教育的出发点——逻辑起点与终极目标——逻辑终点的问题。这是建构民族教育理论的基础。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其中介范畴,核心范畴则是民族教育;逻辑终点是民族教育实践,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

  • 标签: 民族教育学 理论建构 民族教育 逻辑起点 逻辑终点
  • 简介:教育研究司委托,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07年历史人类全国研究暑期学校,于2007年8月1日至13日举行。学校正式学员共80余人,均为在校硕士、博士和高校青年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政治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嘉应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联合大学、韩国江陵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45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另有旁听学员100余人。

  • 标签: 历史人类学 暑期学校 研究生 实习活动 田野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深圳大学李均教授来文摘要:《炎黄纵横》2008年第8期刊登了林其泉先生撰写的《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讲义〉》一文,该文提出:"《高等学校教育讲义》是由当时厦大直属教育教研组主任陈汝惠教授组织有关人

  • 标签: 主编争议 教育学讲义 讲义主编
  • 简介:我国高等教育硕士点的布局与多个因素相关,其中与区域内的多个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经济生产总值、教育支出等,这些因素虽然使各区域高等教育硕士点的数量很不平均,但经过专业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硕士点的分布数量符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布局较为均衡,能够较好地满足各区域高等教育硕士点发展的需要。

  • 标签: 高等教育学 硕士点布局 均衡性
  • 简介:高校研究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治理可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对策研究上,需要充分把握全面性、系统性,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主体综合考虑,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完善与改进相关学术制度,净化社会环境,实现多主体协调互动,共同防范与治理高校研究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 标签: 高校研究生 学术道德 失范 治理
  • 简介:研究是高校中的一支高层次人才储备军,不仅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同时要具备科研创新的能力。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概念,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把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性,实现"科教兴国",完成时代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使命。本文通过对目前舞蹈研究学习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舞蹈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舞蹈研究生 创新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 简介:“盛世修志”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前、激励未来。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在全国涌现出一股修志的热潮。被誉为“方志之乡”和诞生修志鼻祖的浙江省,修志之风更盛,省、市、县、区的方志和各种专志,早已琳琅满目。笔者孤陋寡闻,尚未有见到有为哲学社会科学撰写专志的。所以一看到这本装帧精美、资料翔实、体例完善,并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正是令人兴奋不已,这不是又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吗?

  • 标签: 修志 方志 风气 盛世 体例 资料
  • 简介: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武术,这种拳打起来,似倒非倒,摇摇晃晃,但实际上却是形散神不散。其特点是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在搏斗中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刚柔相济,形散神不散,

  • 标签: 教育学会 形散神不散 刚柔相济
  • 简介:1977、1978年,停滞十年之久的高考与研究考试相继恢复。近日,《传记文学》组织专题开展纪念活动。因我是在恢复研究考试的当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文学系唐弢先生、王士菁先生门下的,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我的一位学生向我约稿,于情于理,不容推辞。我便在以前的回忆文字《浮生回想录》的基础上删改整理成这篇,应其

  • 标签: 农家子弟文学系 文学系研究生 求学生涯
  • 简介:杨公骥教授在研究培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自己系统的理念和路数,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他立足于学术前沿对研究进行方向导引,在形象思维、性本能等问题上及时作出了正确有力的回应,使学术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他采用广博与专精兼顾的方式训练研究,使他们的学术研究由约入博,又由博返约,并且以约驭博,以博济约。他把知识、能力、方法的综合提升作为研究培养的目标,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对研究方法作深刻的历史反思,在能力培养方面特别强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 标签: 杨公骥 研究生培养 理路
  • 简介:<正>凡是对陶行知先生熟悉的人、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或间接了解他的活动的人,大多数是敬佩他的.我过去也是极其崇拜他的人,现在仍是很尊敬他的.但今天我们批判他的学说和尊敬他个人是两回事,应该分别开来看.一我们今天要批判他的学说,为的是他的学说曾给了我们很大的影响.到今天,他的学说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好的,还是有害的呢?可以说,有害的远远超过了好的.当然,陶行知先生为人态度方面优点很多,如:同情革命,爱护进步分子,尊重劳苦大众,热爱民族国家.又如艰苦朴素,牺牲自己,以

  • 标签: 陶行知 教育系 实用主义教育 教育学说 杜威 民族国家
  • 简介:2014年6月6日至8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明清史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科联合举办了“明清史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暨东北地区明清史专业研究交流研讨会”,报告暨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邀请常建华、葛金芳、牛建强、孙卫国、何孝荣等知名学者就其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分别进行了主题讲演。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明清史专业研究及青年教师与会,与讲演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交流。常建华教授的报告《清中叶的闯关东与移民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从社会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角度解读清中叶以后“闯关东”移民的生计模式与社会关系。孙卫国教授的报告《“文化移植”与“文化触变”—以关公崇拜之东传朝鲜为中心》,系统考察了关公崇拜在朝鲜王朝的传播嬗变,并以此为线索透视了朝鲜半岛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逐渐演“本土化”的意涵。牛建强教授讲演的《明代河南地域社会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从河南地方文献的鉴别筛选切进,对明清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方法做了独具心得的阐述,并从特定的视角,指出了河南区域社会研究的文献、问题特点。葛金芳教授的讲演《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经济结构变迁角度着眼,论证了其关于两宋以降江南地区迈入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开放的市场经济间过渡阶段的“农商社会”门槛的学术主张。何孝荣教授以《明朝宗教的特点》为题,梳理分析了明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多元融合的历史发展特征。

  • 标签: 明清史研究 交流研讨会 东北地区 学术报告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 简介:2007年11月21日至25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组织东北师大5名研究前往韩国首尔,与韩国延世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参加双方共同举办的“韩中学术与研究交流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李媛、苏新红、刘喜涛、冯章献以及韩国多名教授、研究发表了关于中、韩历史文化、韩国的汉语教育、中国教育制度、东北亚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学术论文。

  • 标签: 东北师范大学 交流研讨会 学术论文 研究生 研究院 韩国
  • 简介: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一所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教育"为根,让素质教育之花遍地开。她就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初级中学。"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激扬生命为宗旨,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

  • 标签: 生本教育 著名地质学家 甘肃省陇南市 安化 课堂教学研究 自主学习
  • 简介:教育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当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是爱国主义意识的教育;第二是公民意识教育;第三是公民道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 标签: 学校教育 德育
  • 简介: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历史与社会”研究工作坊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本届研究工作坊的主题为“城市:生活空间、权力结构与文化衍生”,旨在为国内外从事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期互相砥砺.此次研究工作坊自2016年初确定主题并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先后收到参会论文70余篇.

  • 标签: “历史与社会” 北京大学 文化传承 生活空间 权力结构 工作坊
  • 简介:从一本旧杂志说起2007年春,笔者在一位藏书家那发现了张竞1927年5月在上海编辑出版的《新文化》杂志第一卷第四号。此月刊是16开本,全书140页,为“美的书店”发行,地址是“上海四马路五百十号”。

  • 标签: 张竞生 性学 荒唐 编辑出版 新文化 藏书家
  • 简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侍坐》这是孔子的教育理想,是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一直坚持和践行的方式,也是世界各国都一直非常重视的教育形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旅行的意见》,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研旅行。这是让学生融入自然、走向社会,增进学识、学会生存,拓展视野、感受时代,锤炼意志、

  • 标签: 教育理想 学会生存 在路上 春服 冠者 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