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指示》认为"在很多部门,在很多地方,大量的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是还没有被揭露和肃清的"。因此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这场运动至1957年年底结束。据195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公布的数字,这次肃反运动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内部,清查出反革命分子8.1万人,

  • 标签: 杨兆龙 白区工作 李宗仁 特务组织 林道生 陈修良
  • 简介:从响应号召到反党右派1957年杨被划成"右派分子"之后,经常被呼来唤去地到各种场合接受批斗,曾经做过律师、闻名上海滩的他,却不能为自己辩护一句。当时的复旦大学法律系学生会主席、调干生卜宗商,1995年根据回忆写的《我的"右派"和"反革命"生涯》初稿对此记述道:1957年5月8日《文汇报》登了他(按:指杨)的文章《法律界党与非党之间》。

  • 标签: 杨兆龙 法律系 学生会主席 《文汇报》 特务组织 华东政法学院
  • 简介:堂于1905年10月23日出生在香港铜锣湾大坑村,祖籍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从十六岁开始足球生涯,1928年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1976年,李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道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 标签: 李惠堂 五华县 梅州市 广东省 西班牙 匈牙利
  • 简介: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栋史学研究中所忽略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栋在乾嘉历史考据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问题。《后汉书补注》是栋治史的主要成就,但在此之前,其稿本《后汉书训纂》则多为学术界所忽视。从《后汉书训纂》到《后汉书补注》的转变,标志着栋史学考据的确立,从而开启了乾嘉历史考据学时代的序幕。二是栋治史的动机问题。栋对《后汉书》的整理与其治经宗旨密切相关。栋的史学一方面成为其经学考据的工具,另一方面栋又进而能以古通今,在关注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中,深化了对史学功能的认识。

  • 标签: 惠栋 乾嘉史学 《后汉书》
  • 简介:王宠(1881-1958),字亮畴,原籍广东省东莞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曾担任国际联盟海牙国际法庭的法官,被人誉为“法学泰斗”。他早年留学欧美,交好于孙中山,抗战爆发前从海牙归国后又一直追随蒋介石,因而得以两度进人民国外交界,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担任外交总长和外交部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他刚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下文均称为“南京政府”)不到半年时间,中日两国间紧张严峻的形势便将他推到了国民党抗战外交的前沿。事变爆发时,国民党党政要员正在庐山参加暑期训练。事变的消息传到庐山后,王宠立即电话指示在南京的外交部以应对方针。他在电话指示中说,外交部应尽快派人到日本大使馆就事

  • 标签: 王宠惠 南京政府 卢沟桥 和平解决 日本 事变
  • 简介:远古城钟鼓楼位于新疆伊犁河北岸,距霍城县东南7千米,距伊宁市38千米,系清代所建伊犁九城之一,有新旧二城。是清代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军事、政治中心。旧城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濒伊犁河北岸,后为河水侵袭。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遭拆毁。光绪八年1882年伊犁收复后,于旧城北7.5千米处另筑新城,规制与旧城同。

  • 标签: 钟鼓楼 古城 政治中心 伊犁 霍城县 伊宁市
  • 简介:山古镇祠堂群——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不被世人所关注的一个文化区域,正日渐被人们所熟悉和了解。在山祠堂群的兴起、发展过程中,共同发展起来的园林文化、书院文化等与之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高度复合型的多元文化体系。

  • 标签: 惠山 祠堂群 园林
  • 简介:在风景如画的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西侧,百鸟朝凤之地黄柏垭山脚下,坐落着藏传佛教古刹———广寺。梵音佛号,暮鼓晨钟,见证着大通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盛衰的历史沧桑,诉说着凄美动人的历史故事。大通是藏传佛教兴盛之地。

  • 标签: 藏传佛教 国家森林公园 百鸟朝凤 大通 历史沧桑 寺院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中国文坛的多事之秋。写这段历史,秦阳恐怕是很难绕过的人物。秦阳不是国统区过来的文化人,而是从延安过来的党员作家,可谓根正苗红。当时他已是很有成就的作家,主持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

  • 标签: 秦兆阳 《人民文学》 50年代 20世纪 中国文坛 文学刊物
  • 简介:和传略蒋和(1904—1986)中国现代人物画一代宗师,著名美术教育家。四川泸州人。16岁流浪上海,以画像和从事广告、服装设计为生,刻苦自修素描、油画、雕塑。1927年结识徐悲鸿,受其写实主义主张和改革、复兴中国画思想之深刻影响,并受左翼文艺运...

  • 标签: 现实主义 艺术特色 结构方式 水墨人物画 中国现代人物画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一罗甡,字鹿游,清遵义县人。生于明朝末年,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六十余岁。其父罗以忠,原为明朝进士,曾官永平知府,清兵入关后,随南明永明王到贵州,后隐居遵义县南坪。其时陈启相(字枚庵)也隐居当地掌台上,罗牲因从其学。罗甡无书不读,学问淹博,所作文、词、诗俱佳。郑珍在《播雅》中称他“为文雄峭,不规矩前人,词亦入苏辛之室”,并誉为“遵义诗人之冠冕”。诗原有《明日悔》、《覆瓿》、《北上》、《问石》诸集,可惜大都散佚,惟《播雅》中录存其诗百首,可资鉴赏研究。

  • 标签: 郑珍 枚庵 鹿游 清兵入关 永明 乐府民歌
  • 简介:一九四九年六月,在中共滇桂黔边区罗盘区地委的领导下,安龙永和、广地区爆发了武装起义,是为“广暴动”。这次暴动象一声嘹亮的号角,唤醒了群众;又象一声动地的惊雷,震慑了反动派。当时,兴仁专署和安龙、兴义等县的反动头目,在迅雷之下,惊慌失措。他们函电频繁,共谋对策:一面调兵遣将,武力镇压;一面提出“夷(布衣)汉相亲”,实行怀柔。但是,任凭反动派机关算尽,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

  • 标签: 武装起义 武装暴动 安龙 国民党当局 西隆 武装自卫
  • 简介:算计别人,也被别人算计1914年秋,昆明城里来了一个法国大力士,此人青面獠牙,虎背熊腰,声如响雷。他到云南后曾晋谒云南都督唐继尧,口出狂言,搞得唐继尧心里很不痛快。如今又在讲武堂对面摆下擂台,炫耀自家武功,狂妄地叫嚣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

  • 标签: 轶事 龙云 唐继尧 云南 都督
  • 简介:《全宋词》收有洪词二十一首,但近日笔者研读洪的《石门文字禅》,发现被漏收的洪词多达十四首。本文对漏收的洪词进行了补辑,对漏收的原因进行了辨析。

  • 标签: 全宋词 石门文字禅 惠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