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雾满拦江:晚清有个刘锡鸿,喜抬杠,受排挤,只有郭嵩焘赏识他,推荐他入京做官,带他出使英国。不承想刘锡鸿太爱国

  • 标签: 郭嵩 刘锡 袁世凯称帝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吴佩孚
  • 简介:<正>2013年的春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首位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中国乃至亚洲文学的领军者——莫言的腾讯博粉丝人数已经超过千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腾讯博首秀缘起黄石。作为亲历者,我简要地记录下这段文坛趣事。2011年6月10日10时34分,腾讯博一个新注册的用户发出了第一条博:"最后一个博人出现了。估计博很快就要被另外的玩法给淘汰了吧?各位兄弟姐妹们,各位大侄子大侄女们,今后还望多多关照!洒家马

  • 标签: 莫言 中国作家 当代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告诉我 作家协会
  • 简介:卢沟桥事变後,滞留于北平的史学家陈垣是士林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出处进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象徵性。本文试图进入修辞的层面,细读陈垣沦陷时期的着作,关注的不是他处理的历史对象,而是史家自身的心事怀抱。从刻意倒填年月的《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到可以作政治史来读的“宗教三书”,再到“不徒考据而已”的《通监胡注表》,这一时期陈垣的着作中都含有某种“表”机制。所谓“表”,即史家有感於当下的处境,援古证今。然其涉及的古事与今事,及与史家当时的心事未必能严丝合缝地勾连在一起。与其遵循陈垣在《通监胡注表》中演示的读法,阐发其文字间的微言大义,不如将“表”视为一种修辞策略,一套史法,解析这种表达装置的内部构造与动力机制。

  • 标签: 陈垣 沦陷 表微 修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