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正>桢,字固卿,1861年6月30日(清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生。原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后祖先在粤为官,改籍广东番禺。父亲子退,曾参两广总督节署幕,著有《通介堂总说》、《乐律考》、《说文笺注》等。桢幼承家学,刻苦勤读,通汉宋儒学,尤究心於军事学,精研熟记近代新战术及各国军制、军事、军器。1880年至广西怀远县任职,1894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后升道员。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其时,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桢奉命派赴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调任两江总督

  • 标签: 精研 江西 南京 曾参 原籍 孙中山
  • 简介:嘉庆年间,福州有个年轻水手,名唤陈春生。他是海蛟号船老舵手陈友德的独生子,外貌俊秀,心地忠厚,为人诚实。18岁那年,他与丫环出身的春香结婚,两人形影不离,伉俪情笃。三个月过去了,海蛟号要开往天津去运货,陈友德突然病倒,无法上船,只好叫儿子春生代替。临...

  • 标签: 绍兰 壮年人 知府衙门 肚兜 男女授受不亲 尸体
  • 简介:在蒋介石众多盟兄弟中,有一位著名的会党领袖,被人称为“浙东好汉”,他的名字叫竺康。辛亥革命前,竺康曾追随锡麟、秋瑾、陈其美等人,积极参加反清革命。1910年,竺康在上海病逝之后,蒋介石又与其子竺鸣涛过从甚密。蒋氏发迹后,竺鸣涛也得到了蒋的包庇和重用,成为其亲信人物之一。

  • 标签: 竺绍康 蒋氏 陈其美 辛亥革命前 反清革命 徐锡麟
  • 简介:(一)遗爱在西南,富水贵山思节钺。大猷垂竹帛,房谋杜断惜丝纶。这副旧联,是近日福州一位文学青年从福建图书馆收藏的《林文直公荣哀录》中抄录寄赠与我的。

  • 标签: 巡抚 贵州 清末 文学青年 图书馆
  • 简介:唐诗人凝,生前得元白褒扬,身後遭苏轼讥贬,以至後世谈唐诗者,颇称及之。其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着录,後不传,《全唐诗》卷四七四尚存百余首,《全唐诗补编》又得数首,亡佚者当不会太多。

  • 标签: 徐凝 徐嶷 诗人 《全唐诗》 《全唐诗补编》 艺文志
  • 简介:九十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曾经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以后又作了新的解释的三民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 标签: 少数人 民主政治 民权主义 腐败 人民 三民主义
  • 简介:一、受命艰危群情仰赖抗日战争初期,南京当局出于当时紧急形势考虑,把正在山西前线协同阎锡山指挥作战的湖北省主席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竑调回重主浙政。

  • 标签: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初期 湖北省 阎锡山 司令
  • 简介:在古代中国,江、河、淮、济被誉为“四渎”(独流入海的江河谓之“渎”),其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是“生命河”,济水是“思源河”,而淮河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风水河”,有“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之说。

  • 标签: 源文化 中华民族 古代中国
  • 简介:曾在太原日报《文学周刊》上看到有关光耀的信息,内容是在他的著名电影作品《小兵张嘎》发行多少年后,在白洋淀地区出现了四个“嘎子”原型人物争相“对号入座”的报道.这里,且不论这四个“原型人物”哪一个是够正宗资格,单从“争原型”这件事上,就足以证明这部电影作品具有何等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从文中,我得知,年逾八旬的光耀先生已是河北省文联主席,我不由对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老作家有个良好的归宿感到欣慰,也勾起我与他有过的一段难忘的交往.

  • 标签: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文学家 徐光耀 <
  • 简介:“大田”,乃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朝廷析尤溪三之一,德化五之一,永安、漳平各四之一合置成县。建县初时,县名“节爱”,因天灾不绝,易名“新民”;又遇匪患频仍,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县令召乡贤学士聚集南门酒楼,再议更名。

  • 标签: 大田 考源 “新民” 嘉靖 朝廷
  • 简介:<正>范濂(1876—1927),宇静生,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1876年(光绪二年)出生于湖南湘阴,祖父曾任直隶大兴知县,父以教书为业。1889年,祖父、父亲相继去世,此后家道中衰,次年随母迁居长沙。时值十九世纪末,湖南维新志士岌岌讲求救国之策。1897年,巡抚陈宝箴与熊希龄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聘粱启超为中文总教习。范潦于第二期投考入学。时务学堂是新派人物济济之地,广泛向学生介绍西学,传播维新思想,范濂受教其间,耳濡目染,眼界大开,与蔡锝同为粱启超的得意弟子。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夭折,康有为、粱启超避逃海外。1899年,范濂与蔡锷、唐才常一同前往上海,考入南洋公学,随后辗转接粱启超函约,

  • 标签: 梁启超 时务学堂 教育总长 袁世凯 民国时期 唐才常
  • 简介:本文以明清南城地方史志诗文、清宫秘档朝章以及天地会簿等为中心,对"洪门"起源及其相关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得出明清鼎革之际反清复明宗社党秘密组织"洪门"始作俑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益藩"洪门"墓城祖茔的结论.

  • 标签: 洪门 秘密社会 南城明益藩 洪学 考证
  • 简介:汉语里把一些轻蔑的小物件叫作“东西”,如小刀、花卡子、花露水等,上街买它们叫买东西;反过来,买大物件如摩托车、大彩电、立柜……就不叫“东西”,而叫物件。对于人来说,不尊重的人可以叫他(她)“老东西”,或者骂他“不是东西”;而可爱的小孩、小动物,大家会叫它“小东西”。

  • 标签: 俗语 “东西” 物件 花露水 摩托车 小动物
  • 简介: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各民族的文化是不断地交流,融合的。这种交流和融合是这样的经常发生,水乳难分,以至我们生活于其中,常常不能察觉文化交流的过程。譬如佛教与中国文化便是如此。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后,两千年来绵延不绝,中国哲学、文学、艺术、风俗……无不受其影响。甚至,我们的日常口语,也有许多是从佛教里来的:世界、觉悟、境界、天花乱坠、一尘不染……这些词汇,我们天天说,天天用,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原是佛教用语。难怪赵朴初先生说,要是我们不承认佛

  • 标签: 文化交流 佛教用语 日常口语 赵朴初 中国哲学 乳难
  • 简介:郑以淼,黄埔同学会绍兴分会会长,虽说已有99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他一生坎坷,但话语平和,令听者感慨万分。以下是2016年3月22日,老人的口述记录:

  • 标签: 老人 经历 黄埔同学会 口述记录
  • 简介:《古今韵会》作者黄公生平事迹史传阙载。本文据方志、墓志所记,结合黄氏本人作品,对相关信息分析、爬梳,综合考证,勾勒出黄氏身世之大概轮廓,描绘出一个出身宦门,青年时受理学熏陶又热衷仕途,晚境迷佛的学者形象。

  • 标签: 黄公绍 生平 考证
  • 简介:"超蜜月"翻开共和国史册,曾有一节沉重的篇章:1955年,骇人听闻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轰动全国,受牵连者多达2000余人,其中78人被正式定为"胡风分子".这年6月10日的还发表了社论,给他们分别戴上种种"莫须有"罪名.年仅33岁的绿原成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分子",从此被关押7年之久.诗人出狱后经历坎坷,"文革"中期又在咸宁干校度过了五个春秋.

  • 标签: 周绍良 生平事迹 婚姻生活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