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新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财政改革,全力开展二次创业,大力开展效益财政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1998年完成财政收入5302万元,是分税制前1993年的5-4倍,年均递增40-3%。局机关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和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个乡财政所被省财政厅授予“文明财政所”,12个乡镇财政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以来连续7年在县目标管理考核中被评定为综合一等奖。  一、抓财源建设,促经济发展新县财政局依托新县自然资源,结合“八五”、“九五”计划,制定实施财源建设规划,念好财源建设经。五年来争取筹

  • 标签: 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 预算外资金管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收支平衡 邓小平理论
  • 简介:<正>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藏族文化研究论著的发表和典籍的出版,一直大规模地持续不衰。这就使“藏学”在它的故乡成为一门显学。如果拿目前的这种状况同三十年代国人开始用近代科学方法对藏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的成果相比较,则那时的成就犹如在学术领域中的几颗明亮而寥落的晨星,而今日这方面的成绩就好像冉冉上升的朝日。作为一名初学者,对于这样光辉灿烂的景象,只有欢喜赞叹,仔细想来,一门学问得以如此的发展,固然经过了三代学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政治形势的要求和人民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则是起决

  • 标签: 藏学 藏族文化 学术领域 历史语言 研究论著 仔细想
  • 简介:“十五”以来,海北州建设局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建设各项事业的战略决策,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取得了很大成就。

  • 标签: 海北州 建设局 科学发展观 “十五” 以人为本 州政府
  • 简介:洛阳作为世界驰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具有深厚的方志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方志文化资源,从方志的收藏、编纂到开发和利用都在中国方志文化的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形成市、县区两级编纂出版的格局,加上大

  • 标签: 文化内涵 洛阳方志馆 地方志 管理体制 方志资源
  • 简介:农垦村镇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新编地方志特别是农垦师、团志中,给予应有的位置如实地记述是十分必要的。为编写《农八师石河子市志·村镇建设》,笔者曾走访农八师垦区部分村镇,了解它们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现就

  • 标签: 村镇建设 八师 市志 地方特色 乡村建设 中国地方志协会
  • 简介:建设文化大省与方志事业有什么关系呢?应该如何发展浙江的方志事业为建设文化大省服务呢?笔者就此谈点肤浅的看法,也作为自己对建设文化大省所表示的态度。

  • 标签: 中国 浙江 文化事业 方志事业 人员素质
  • 简介:上海能否再次成为中国的"文化之都"?这是一个谈了20年的老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思想解放的上海知识界讨论"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参与其事的历史学者提出重建上海"文化中心"的议题。当时有一种意见认为全国"文化中心"只可能有一个,文化中心必须和政治中心附着在一起,而上海只是经济中心。但是,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近代文化中心。无论电影、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绘画;新闻、报刊、出版;文学、哲学、历史学;大学、协会、学会,要么是发源于上海,要么是集聚到上海。各种文化事业,上海占全国的份额,可说是

  • 标签: 文化中心 上海博物馆 历史学 经济中心 文化事业 文化发展战略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6036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37万元以上,比广东高4.5%,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如果将上海、北京、天津包括进来,则居全国第四位。

  • 标签: 中国 浙江 诚信 经济发展 信用教育 信用等级
  • 简介:“三线”建设,是中国政府针对当时可能出现的战争危险,在全国战略大后方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山西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从1965年开始,相继在管涔山区、吕梁山区、中条山区、太行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研究山西“三线”建设。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六七十年代山西的基本建设情况,而且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山西 经济建设 国防工业 基础工业 中国
  • 简介:当前,制度性缺陷是影响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突出问题.因而,要编织严密的制度之网,将制度保障机制建设与提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相结合,将外在的硬性约束与内在的软性约束相结合,确保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贯彻落实.

  • 标签: 实事求是 制度性缺陷 制度建设
  • 简介:<正>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当代史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成就的史学家。这是他的治史业绩和他的学问基本特徵所决定的。他旧史学理论探索的兴奋点、治史的着眼点,也是他的史学工作明显的特点,是冶史为了推动史学的发展,而发展史学又是为使史学工作对社会的前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先生说总结史学遗产是“为推进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力,使它们为我们的新史学提供营养。”又说;我们要“为开拓、创造中国史学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从先生的治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发展当代的史学作出了怎样的持久的努力,由此我们也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当前史学工作的思考。

  • 标签: 中国当代史学 白寿彝 中国通史 重要成就 民族特点 发展史
  • 简介:冀朝鼎曾指出:中国商业的发展,从来都没能克服农业经济的地方性和狭隘的闭关状态。在缺乏机械工业、现代运输与通讯设备和先进经济组织的条件下,要实现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就是控制农业生产与漕运条件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的“基本经济区”的问题。历代王朝主要以实物的方式征收赋税,因而漕运为皇族中央官僚、市民、首都警备、国家储备特别是为了防止反叛或者外敌入侵供养一支集中军队所必需。漕运对于封建农业中国的重要性,在汴河漕运与北宋立国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了极其鲜明的体现。一、北宋依汴河立国的原因“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大梁,以孟州

  • 标签: 北宋 长江流域 基本经济区 汴河 强干弱枝 运河网
  • 简介:说到客家研究的发端,都会提到“《建设周报》风波”。《建设周报》风波,首见于罗香林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

  • 标签: 风波 周报 再认 客家研究 罗香林
  • 简介: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l—1433)由1405年开始至1433年先后七次率领船队经中国的东海、南海沿印支半岛到南洋诸国,再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沿岸的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到波斯、阿拉伯及非洲等四十余国,并与这些国家政府与民间建立起极为重要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对促进中国明代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友谊,及促使有关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海洋经济强国 中国 经济发展 战略意义 建设目标
  • 简介:杂志是1949年9月创刊的.它的前身是半月刊,简称杂志(1947年春出版).是一本综合性刊物,总社在上海,编辑出版在北平(北京).它的宗旨是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团结和教育各民主党派及全国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创办的,一些共产党员也参与编辑出版工作,这就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终于在1949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了.

  • 标签: 了解新 新建设
  • 简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党中央把生态重建列为四大基本目标之一。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

  • 标签: 西部开发 生态建设 中国 贵州 利益调节机制
  • 简介: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也是关系改革事业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怎样才能有效地搞好廉政建设,这也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政府共同关注的课题。尽管实现道路有别,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多样,但是依法治贪,依法惩腐,以法倡廉,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已成为共识。纵观国外廉政法制建设,笔者认为其成功的经验,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廉政立法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根本,以惩贪治腐为重点,以健全机构为条件,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形成了较为完整合理,协调有序,保障得力的廉政法制建设运行机制和体系。

  • 标签: 廉政法制建设 建设探析 廉政机构 公务员 国家公职人员 廉政立法
  • 简介:中国古代社会的公共工程建设模式,是考察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是对明代县级地方公共工程所作的微观实证研究。明代县级政府对境内各种公共设施和工程负有修缮维护之责,但发起公共工程的权力极为有限。在地方财政中,没有固定的公共工程经费,一般通过罚赎、劝募、摊派等方式筹措。公共工程兴建过程中,大量吸收耆民、义官、乡绅等民间力量参与管理。县内小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则由塘长、圩长、老人等职役进行日常维护,由当地百姓出力兴修。县级政府完成公共工程建设的过程,体现了其作为最接近基层社会的国家政权的特点。

  • 标签: 公共工程建设 县级政府 明代 国家与社会关系 农田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