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中断已久的谈判根据中英两国政府港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自1997年7月1日接替英国政府,承担对香港的防务。为了实现防务责任的顺利交接,双方首先需要就未来香港的军事用地使用安排进行磋商,内容包括弄清楚目前英军

  • 标签: 英国政府 香港政府 中国政府 军事设施 用地 中英谈判
  • 简介:改革开放初,深圳经济特区甫一创办,便融人邓小平倡导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国统一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在香港回归谈判前后,深圳特区政治、经济内涵有明显发展。中国政府在与英国政府谈判中圆满实现了目标,在对深圳特区这个棋子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深圳特区在国家全局战略中的位置由此奠定。深圳与香港回归问题渊源1949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南下解放大军陈兵深圳以北樟木头一线,避免与香港的英国驻军发生接触。英国无意放弃香港。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针对香港问题明确“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广东省领导人在看待深圳香港关系问题上并非一以贯之。政治气氛缓和时期,比如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一些人间或提出,香港和深圳属于城乡关系。

  • 标签: 深圳经济特区 香港回归 谈判 深圳特区 英国政府 中共中央
  • 简介:乾隆初年,准噶尔与清朝自西藏延聘喇嘛之谈判无果而终,其原因系清朝从掌控黄教以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防止准噶尔蒙古势力渗透到西藏黄教界方面考虑,故设法拒绝;而准噶尔统治者之延聘喇嘛之请,亦并非为了自西藏延请高僧到本地传教,而意在恢复与西藏黄教界的正常交往,以期扩大准噶尔在黄教界的影响和稳固本地局势,故屡奏不止。谈判过程错综复杂,比谋斗智,最终使乾隆皇帝恼羞成怒,谈判彻底破裂。但通过此谈判,使乾隆皇帝看到了准噶尔仍欲掌控黄教的意图及其对清朝黄教政策的潜在威胁,断定准噶尔虽年年纳贡请安,然而清朝难以将其纳入朝贡体系之中等问题,致使其复生伺机以武力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之意,因而,此谈判成为清朝出兵准噶尔,准噶尔汗国最终灭亡的诱因之一。

  • 标签: 准噶尔汗国 谈判过程 乾隆初年 喇嘛 乾隆皇帝 潜在威胁
  • 简介:1936年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与谈判,始于1935年12月底,止于1936年11月下旬,前后历时11个月,反复10多次。虽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它无疑为后来双方正式谈判及合作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标签: 国共两党 谈判 秘密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