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走进上海世博会,老粗布站在了世界舞台上。在山西馆小舞台上,木制的老式织布车前,织布的姑娘踩动踏板,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只见银梭飞舞,经纬分明的手工老粗布魔术般地流淌出来。这,就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子老粗布。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山西省 襄垣县 长治市 舞台
  • 简介:七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举办一场国际足球赛。那时观看比赛的票大多通过机关团体单位发放,工人体育场只有少量票出售,根本供不应求。于是体育场门前聚集一大群等侯退票的人.其中有一位花向头发的老者拿着钱口中念叨着:“哪位有多余的票没有?”大概是有人看到老者如此痴迷足球.受到感染的原故.不一会就有人卖给他一张票.老者拿到手中一看,票上的位置不好。于是把票放入衣袋,又拿出钱继续等票,终于天遂人愿,他等到了一张好票,老者心满意足,拿着票准备进场。忽然有几个人围了上米,向老者说:您把袋中的票卖给我吧!老者把那张位置不好的票拿出来说:给你们吧,我不要钱了。随后就进场去了:

  • 标签: 退票 王世襄 体育场 70年代 供不应求 足球赛
  • 简介:<正>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渝(襄樊至重庆)铁路,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大工程之一。渝铁路的建设,增强了我国铁路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华中与西南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巩固我国国防建设,改善中西部铁路布局,都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渝铁路是按国家I级标准的战备需要进行设计、施工建设的电气化铁路,全线总长859.6km(不含汉丹既有线56km)。局部施工是在1966年开始的,其主要任务是建设汉江大桥和改善"老白"(老河口至白河)公路的部分

  • 标签: 襄渝铁路 隧道开挖 迂回线 先遣部队 均县 副司令员
  • 简介:1949年8月,王世结束赴美博物馆考察后,回到北京,继续留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1947年3月,王世正式就任此职)。从此,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美好愿望就成为他追求的梦想。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王世襄 情缘 1949年 博物馆
  • 简介:宋人王的《辨方志》是以南阳为中心的方志,但未见于目录书籍的记载,故知者甚少,亡佚亦早。今考《大元大一统志》曾载录了14则《辨方志》佚文,为读者了解其具体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弥足珍贵。对这些佚文进行辑录,既具有还原《辨方志》部分原貌的文献学价值,又可为宋代南阳地理的研究提供新的史料。

  • 标签: 王襄 《辨方志》 《元一统志》 辑佚
  • 简介:是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也是功业卓著的政治家。他在任期间,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在民间很有威望。《兴化府志》中说:“欧公长于文学,蔡公长于政事。”欧公,即欧阳修,而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泰斗;人们把蔡公的政事和欧公的文学相提并论,可见蔡是多么受到人民群众的崇敬。在民间的戏曲舞台上,蔡更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被全国许多剧种编演了各种剧目,流传了七八百年之久。

  • 标签: 蔡襄 福州市 北宋 书法家 生平事迹 政治业绩
  • 简介: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又字朴存,湖南湘阴人,早年自号"湖上农人",道光举人.咸丰十年(1860)率湘军赴江西、皖南军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任浙江巡抚,次年升任闽浙总督.同治四年(1865)节制赣、粤、闽三省军务,镇压太平军.同治五年(1866)调任陕甘总督,次年镇压回民起义和捻军.光绪元年(1875)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讨伐阿古柏,收复新疆.光绪七年(1881)任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病逝于福州.光绪皇帝赐谥号为"文".

  • 标签: 同治元年 回民起义 太平军 左宗棠 总督 咸丰
  • 简介: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古镇仙桃及河下游两岸,活跃着一支由普通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初始,他们仅以麻袋作武器,摸敌哨所,徒手夺枪。有了枪后,他们在河、东荆河、通顺河一带截寇船,拦敌车,袭宪警,抢洋行,炸碉堡,拆电线,毁公路,剿匪顽,捉汉奸;所到之处,日寇龟缩,匪伪潜踪,缴获的武器弹药、日钞等源源不断地送往新四军15旅及国军128师,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后

  • 标签: 通顺河 东荆河 抗日游击队 亡国灭种 危难关头 惊天地泣鬼神
  • 简介:不是洛阳桥的倡建者,此论似乎已无可争议。然而,近几年来尚有史学界、新闻界、文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其有关洛阳桥的著作中,依然认定蔡是洛阳桥的倡建者;还有2013年立的《泉郡洛阳昭惠庙重修碑记》也作此说。究其原因,是《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等旧志只记载蔡建造洛阳桥,没有具体阐述洛阳桥建造的全过程,尤其是蘩建造洛阳桥的民间传说脍炙人口。可是,民间传说固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不能作为论证史实的依据。本文拟对与蔡建造洛阳桥相关的传说、记载进行考察、辨析,以证明蔡不是洛阳桥的倡建者,而是主持续建者。

  • 标签: 洛阳桥 蔡襄 民间传说 专家学者 史学界 新闻界
  • 简介:历来著录对《万花谷》编者的考证较少,清徐时栋首先怀疑编者或为卢,其后,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认为《西征记》创作时间与《万花谷》中所记'今上'(南宋理宗)的时间相去六十余年,卢长寿不该若是,编者不可能为其本人。后又经郑张尚芳与李致忠等考证,认为《万花谷》的编者或为卢后人。今人的考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万花谷》所录《西征记》全文的事实与征引他书有所择取的体例不合,同

  • 标签: 万花谷编者 关系考 卢襄关系
  • 简介:宋代陈《古灵先生文集》,今存绍兴年间赣州本和宋末元初福州本两种刻本。但各家书目多将后者误作前者,且在版本鉴定,描述版本特征,引用原书资料,判定《四库》底本及陈与陈辉、陈晔之关系方面存在诸多欠妥之处。本文对此逐一加以考辨。赣州本为现存最早、最善之本;福州本与《四库》本未为善本。

  • 标签: 陈襄 古灵先生集 版本
  • 简介:《宋史·本传》:“工于书,为当时第。”宋代最推崇蔡书法的无过于欧阳修和苏东坡。欧阳修(1007—1072年)是蔡的挚友。他编纂《集古录》,特意请蔡书“目录”刻石。他说,“蔡君谟既为余书《集古录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他还说,“君谟小字新书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得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他认为“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 标签: 蔡襄 书法 笔法 宋代 创作风格
  • 简介:佑学术”不仅体现了北宋蜀学、洛学、朔学三大学派的某些相同的经学思想,而且辐射到了文学、史学、制度等多个文化层面,是佑党人用来排斥“荆公新学”、废弃熙丰新法的理论依托。绍圣以后,“佑学术”遭致严厉禁锢,也成了“绍述”新党排斥政敌的一个专门术语。南宋士大夫在反思北宋覆亡的历史过程中,却以一种过於偏执的认同,以及简单的二分法和柔性叙事的手段,展开了以“佑学术”为判断标准的历史叙事:并将“佑学术”视为宋代进入“后三代”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从“佑学术”的形成与被禁,到“佑叙事”的展开,均与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典型地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优劣杂陈、得失参半的政治文化性格。

  • 标签: 元佑学术 元佑叙事 朋党之争 政治文化性格
  • 简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始建干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历十载,于崇祯二年(1629)竣工。该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2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内设螺旋式阶梯至第八层。顶层设宝瓶状塔刹。每层均用青砖砌成犬牙状出檐,塔身各层交互置四个口望窗和采光孔,

  • 标签: 松口镇 梅州市 广东省 砖塔
  • 简介:《谭敏公奏议》是明代谭纶的奏议合集,《蓟辽稿》汇集了他在总督蓟辽期间的奏议,是研究明代中期蓟镇军事、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的重要文献。该奏议在乾隆年间被编入《四库全书》,内容也因此被篡改。通过对明刻本和四库本的比对可知,清人对明代文献修纂主要集中在北边防御和民族事务等方面,由此也不难发现明清两代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之大不同。

  • 标签: 奏议 篡改 编纂 明代中期 《四库全书》 民族关系
  • 简介:元朝从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靠武力统治中国,到1368年被推翻,统治时期不算很长,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朝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汉族统一中国,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起了举世瞩目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仅就文学而论,元曲固然彪炳于中国文学史,其

  • 标签: 元诗 中国文学史 元世祖忽必烈 燕昭王 登进士第 吴师道
  • 简介: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是否有藏文雕版印刷,后世的相关研究论著中提法不一,颇有争议。文章以新发现的几部藏文“版”为根据,为这一争议第一次找到了实物根据。文章还根据这些文献的题款及发愿文,对主持这些文献的编修、资助印施、刻印、校对人员的名字、地位、社会关系等均作了相关考证。

  • 标签: 元代 藏文 木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