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里要作考查的山禹庙,是指今绍兴市区东南、香炉峰脚下禹陵之旁的那个禹庙。这个禹庙既是古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对这个禹庙的历史状况,往往有不同的叙述,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考查。

  • 标签: 会稽山 禹庙 中国 历史考察 始建时期 历史变迁
  • 简介:自汉魏以东,一直是南方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东晋时期,一批北来侨人到会安家置业,一些僧人也到此地传播教义,这使得该地区更加醒目。但是从东晋后期到南朝,在人文方面失去了往昔的繁荣。

  • 标签: 会稽 皇权 士人 建康 东晋时期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代代相续,靡有断章。绍兴是方志之乡,自汉《越绝书》之后,代有修志,而宋代两志(即嘉泰《志》和宝庆《续志》)更是可圈可点。至于当今,又有《绍兴市志》出版,并且一鸣惊人,成为全国方志中佼佼者,许多专家、学者均给以高度评价,这的确是方志之乡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大事。

  • 标签: 地方志 续志 会稽 修志 学者 绍兴
  • 简介:《三国志·吴志》卷四七所载孙权遣卫温、诸葛直浮海求夷洲与直洲史料中的“直洲”当指日本,而“货布”应是“货市”之误。早在束汉、三国时期,与古代日本之间已存在一条海上航道,而当时的航海技术为这一航道的存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为当时中国南方地区铜镜、瓷器、布帛、纸张等的重要产地,并且围绕这些物资,有着活跃的市场交易。宣洲人来的目的正在于此,他们的登陆地点当在束部沿海的郡县和句章。而会市场上的人则对直洲所产的明珠感兴趣,双方的交易推测以绵为支付手段来进行。

  • 标签: 会稽 宣洲 货布 海上航道 铜镜 瓷器
  • 简介:辩略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关于象的论辩,是个老题目了。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①,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②;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③,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论者不擅于历史地理之学,可读书有得,综诸家之说,觉得还有...

  • 标签: 象郡 《汉书》 《史记》 南越国 交趾 地理志
  • 简介:辩略(续)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三)与鄂卢梭氏引证的七类共34条村料相比,马司帛洛氏三类4条材料在数量上确是相形见拙,无怪乎冯承钧先生在《秦代初平南越考》的泽序中斥其为“几条孤证”。然而,冯氏之斥考虑欠周,是不公平的。常言说“三个木桩架起一壁...

  • 标签: 《山海经》 象郡 《汉书》 地理志 《汉书补注》 《史记》
  • 简介:秦桂林治新探陆士斌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岭南后,设置南海、桂林、象三。桂林都治所在何处?传统说法在布山(今贵港市)。古书无明确记载。秦朝桂林,管辖今桂林地区中南部、柳州地区大部、梧州地区西北部、玉林地区北部、河...

  • 标签: 桂林 象州县 广西 柳州地区 出土文物 民族史研究
  • 简介:北宋徐铉撰《神录》卷4记载:“丁卯岁,庐州刺史刘威移镇江西,既去任而中大火。虞候申巡火甚急,而往往有持火夜行,捕之不获,或射之殪,就视之,乃棺材板腐木败帚之类。人愈恐。数月,除张宗为庐州刺史,火灾乃止。”①而《太平广记》卷373刘威条所引《神录》此条材料,只在个别字词上略有差异,如《神录》中“虞候申”,在《太平广记》里变成了“庐候吏”。此外,在《神录》“持火夜行”四字之后,《太平广记》的记载多出一“者”字。但二者所记庐州刺史,均为张宗。

  • 标签: 《稽神录》 《太平广记》 纠误 州刺史 “者”字 记载
  • 简介:周代和秦代是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朝代。周代历年八百,是中国所有王朝中时间最长的,周代留下了如《五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产生了如周公、孔子、孟子等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奠基时期。秦代统一中国仅十五年,虽是统一王朝中时间最短的,但秦代却开创了我国专制主义统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并留下了一些至今仍有争议的历史疑案,成为后人瞩目研究的对象。

  • 标签: 秦代 周代 朝代 政治家 教育家 周公
  • 简介:吴翌凤(1742—1819)为清乾嘉时期苏州藏书家,以抄校古书闻名於时。他同时也是一个学者和诗人、词人。吴氏大部分的诗文创作都辑集於其自编《与斋丛稿》中,该书今存有刻本和稿本两种。本文对稿本与刻本、不同刻本之间进行了比较,对照苏州各种地方志的记载,对《与斋丛稿》的卷数、版本等作了考辨和论析。

  • 标签: 吴翌凤 《与稽斋丛稿》 藏书家 卷数版本 诗词
  • 简介:汉中始为楚设,秦惠文王复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天下三十六之一,西汉时汉中属益州领辖。西汉汉中治虽无明载,不过近年汉中史志学者据东汉城固《仙人唐公房碑》和考古发现证实汉中治所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市),持之有据,已成定谳。而东汉汉中治在南郑虽无疑议,但汉中治所究竟何时由西城西迁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因史书失载,又无确凿文物相证,学者甚感困感。

  • 标签: 汉中郡 陕西 《汉中市志》 地方志 南郑
  • 简介:<正>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50号秦墓木牍文曰:“二年(即秦武王二年)十一月已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茂)、内史匽,口口更修为田律。”有的同志认为“秦的内史掌治京师,属于地方行政长官”,只是因为设在首都,“因而首都的中央一级机构也要受内史节制。”云梦秦简中亦多次出现内史一职,整理小组注释其职为“掌治京师。”今按,此两说并误。秦简牍所见内史应为中央机构之一,其职主要为总理全国财政,并兼其它多种职分。今辨说如下。

  • 标签: 内史 中央机构 云梦秦简 京师 简牍 青川县
  • 简介:2017年4月19日,春风和煦.百花盛开。在合浦改革发展处于提速上升阶段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视察.并对合浦的历史文化建设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让千年汉合浦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为我们加快发展合浦城市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

  • 标签: 历史文化建设 汉代文化 媒体报道 城市建设 合浦 博物馆
  • 简介:传世文献记载秦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很少,有关其地方设置的郡县情况更是不清。但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出土的秦文物涉及到秦代的历史地理,这就为研究秦郡县问题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能见的重要史料。本文就是利用秦文物和战国秦汉城市考古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首次考证秦代在燕地五的设县情况,以补史书之缺佚。

  • 标签: 秦代 燕地五郡 置县 考证
  • 简介:本文以李陵浚山之战为例,具体讨论在战争环境下汉代军事后勤中粮食计划周期、车的多功能性用途及以箭矢为中心的弹药基数和金属消耗量等问题,以补充现有汉代军事后勤研究中战术一级后勤保障研究的不足,加深对汉与匈奴作战时后勤组织方式的认识。

  • 标签: 汉代 战术后勤 粮食计划周期 大车
  • 简介:本文重新解读相关文献,指出今广东省阳山县境内的古阳山县始置于孙吴末年,与西汉桂阳阳山县无关。西汉桂阳阳山县位于今湖南省衡东县洣水南岸,为长沙王子刘宗的封国。汉代阴山县、容陵县分别位于今湖南省衡东县、安仁县境内。后世有关“阳山改为阴山”的说法,源于对东汉注释古地名方式的误读。西汉桂阳阴山县存在分封长沙王子侯国的可能,《汉书·地理志》标注之“侯国”未必是衍文。

  • 标签: 阳山县 阴山县 容陵县 王子侯国 西汉政区
  • 简介:由皇甫谧故里归属问题引起的宁夏、甘肃对历史人文资源的争议,受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就在宁夏史学界积极呼吁当地政府应对皇甫谧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准备向联合国申报有关皇甫谧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之时,甘肃看到宁夏有所作为后,更加大了对皇甫谧历史文化的开发力度。省、市、县三级联动,认识到皇甫谧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社会效益和人文资源的潜在价值,在相继建成皇甫谧雕像、三贤祠等前期开发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制作发行了皇甫谧个性化邮票,申请注册了中国皇甫谧网,目前正在酝酿筹建皇甫谧国际针灸大学、筹拍《皇甫谧》电视剧等,还准备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将大中专教材中的皇甫谧籍贯修改为“甘肃灵台县”,大打皇甫谧历史文化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建设。

  • 标签: 历史人文资源 复归 历史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皇甫谧 社会效益
  • 简介:以金石铭刻来“校正史传百家讹缪之说”,这是自北宋时人欧阳修以来,大多数文入学士收藏钟鼎碑版之类古代文字资料的内在旨意,惟好之者既众,求之者既多,伪制赝品以获利者自然亦随之而至。欧阳修同时人裴煜(字如晦)即曾谈到:“华州片瓦有‘元光’字,急使人购得之,乃好事者所为,非汉字也。”至明万历以降,特别是进入清代乾隆、嘉庆两朝,

  • 标签: 秦朝 “故鄣郡” 历史 中国 金石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