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次年回京后准备到清西陵去扫墓,袁世凯主持修筑了一条从京城到清西陵的铁路,称“西陵铁路”或“御用铁路”。

  • 标签: 慈禧太后 火车 八国联军 清西陵 铁路 袁世凯
  • 简介:随着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古老的拉萨河谷开始一次次响起施工机车响亮的汽笛,这意味着第一列火车正式开进拉萨已进入倒计时。

  • 标签: 拉萨 火车 青藏铁路 机车
  • 简介:这是一张记录北大荒历史的非常重要的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是王震,地点是在密山火车站。这张照片是由北大荒摄影艺术事业的创始人之一郭沫水先生拍摄的。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最好历史

  • 标签: 火车站 王震 密山 官兵 照片 艺术事业
  • 简介:"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鲁迅语录》和有关的文章中,一度认为"共产党是火车头"是鲁迅先生所说。据我了解的一些史实中可以说明这根本不是他说的。但到底是谁说的呢?1927年10月,鲁迅抵沪定居。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他与日本友人增田涉、圆谷弘在谈话中谈到关于"共产党是火车头"等一些话题。增田涉(1903—1977)192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 标签: 共产党 鲁迅 火车头 国民党 圆谷 文化大革命
  • 简介:当青海湖进入“飞鸟翔集”的观鸟季节时,青海湖旅游管理局与青藏铁路公司联手,将于5月26日推出“坐上火车游鸟岛”旅游项目,游客能够在青藏铁路的列车车厢里,啜饮着鲜香的奶茶,体验环绕青海湖与百万只鸟儿亲密接触的奇特经历。

  • 标签: 旅游项目 青海湖 鸟岛 火车 青藏铁路公司 管理局
  • 简介:可爱的家乡我可爱的家乡,是青海东部边境的第一个村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川口村位于东经103°0'48"、北纬36°12'19".海拔最低处东川为1650米,最高点荒草山天平顶为2270米,总面积约有10平方公里.这是一块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的宝地.据传,古代漫山遍野都是大森林.撑起古允吾城门洞的大木料和村民武善积、霍应籍、桑才儿家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堂屋所用木料,相传都是原产本山的松木.可见历史上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所以,自古以来把这片地方誉为青藏高原的一块"塞上江南"、"人间仙境".它的名气,早在二千多年前就闻名遐迩,成为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必争之地,更成为文人墨客常常所描写和咏吟的地方.

  • 标签: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古建筑 马场 边境 东部 村落
  • 简介:“頭”本義爲“頭(項)之下”,因“頭”之肢體軀幹皆隸屬於“頭”,故“頭”可以引申爲“名下”之義,意謂隸屬於某人或與某人相關。遼初漢人將部落首領簡稱爲“部頭”。正是由於這兩種因素,契丹境内的漢兒會將部頭名下的私甲稱爲“頭兵”,私奴稱爲“頭下户”,私城稱爲“頭軍州”。

  • 标签: 契丹 部頭 頭下 名下
  • 简介:茶馆的服务员叫“堂倌”,老南京称他们为“茶房”,互相招呼如亲朋,绝无主客架势。尤其是老顾客,都有各自固定的桌次、茶壶、茶怀。茶倌泡茶、续水的技术堪称一绝。右手执太平府大铜壶一把,桌面离地三尺左右,对准茶盅倾注沸水,只见壶嘴猛向下,再向上一翘,茶盅刚好九成满,恰到好处,无一滴水洒落出来,令人叹服。

  • 标签: 茶馆 南京 服务员 老顾客
  • 简介:贾樟柯《二十四城记》中说“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成都东郊的“红楼”,经历了40多载的风霜雨雪,依然傲立在那里,它的功用早以废弛,再次伫立在“红楼”,惊叹成都改革开放的翻天巨变,感慨我的人生竟然和这座“红楼”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 标签: 红楼 记忆 改革开放 贾樟柯 成都
  • 简介:从上述一节所见,陈独秀到粤后在广州以教育委员会为中心真正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而事实上陈独秀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然而其所受到当时保守派的抵抗和反对也是很激烈的,那些仇视新文化、新思想的士绅势力给了他一个十分恶毒的名字,把陈独秀谐音称为“陈毒兽”,遭到了他们的集中炮火的攻击。

  • 标签: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反对 名字 广州 集中
  • 简介:史志工作者王仲德先生,呕心沥血、历时近两年而完成的《古县邽》,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年底付梓与读者见面了,它填补了“邽自古无县志”的缺失,是一项古为今用、惠及后人的大好事,可喜可贺。

  • 标签: 出版社 读者 先生 作者 古为今用 缺失
  • 简介:读了四所小学李登辉出身于台北县三芝乡农村,不过与他的多数农村同学相比,李登辉算是相当幸运的一个。他当年三芝乡的众多小学同学,除极少数人后来走上经商的路外,绝大多数人终身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倒是把学农业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李登辉,在成为台湾著名的农业专家之后,反而最后完全脱离了土地,这不能说不是上帝故意在与人开玩笑。李登辉之所以能从众多的农村同学中脱颖而出,应该说与他少年时代的见多识广和学业优良有一定的关系。仅

  • 标签: 李登辉 台湾人 日本研究 日本人 上帝 蒋经国
  • 简介:本文作者(左4)和沂南县委书记(左2)探望“红嫂”(左3)。书记旁边是“红嫂”的儿子。沂蒙山好为了寻访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作为创作和演唱者之一,我带着亲切兴奋的心情进入蒙山。乘车沿蒙山公路行进,过了薛庄进山之后,就绕着一个水库盘桓而上。这个水库周围少说也有20多里,四面环山,据说是炸山移村而建,当时尚在建设之中。原来蒙山口上的村庄都改变了位置,全移在蒙山脚下围湖建村。盘山公路起伏上下,山青水绿,美不胜收。我们的目的地是马头崖,这里是1940年封建会道门“黄沙会”盛行的地方,沂蒙小调原名《反对黄沙会》,是为了揭露“黄沙会”受国民党顽军及封建地主的欺骗

  • 标签: 减租减息 沂蒙山区 抗日战争 三叶虫 石雕艺术 滨海地区
  • 简介:1.(切换)赵高府,室内明暗。门开启。赵高在家奴随侍,走进内室,显得极度疲劳。他已经看到了常青光和京都密使,但仍然旁若无人走到那个正中位子坐了。一个人想心事。

  • 标签: 蒙恬 大将 赵高
  • 简介:1980年夏,我23年前被错划的“右派”获得了改正。但是有关方面告诉我,全家重返上海是不可能的,顶好在原籍安排工作。如果一定要回上海,顶多只能照顾我的老伴,其他子女是绝对不行的。

  • 标签: “右派” 子女 上海 安排
  • 简介:每当想起郑和率领庞大海船驰骋在烟波浩渺的大洋时,心情总是澎湃不已,为在那个时候我国已拥有那么强大的船队而自豪。“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中国使节与海外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热烈场面更令人感动不已。可是,令人纳闷的是郑和逝世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像郑和那样杰出的航海家。中国船队远洋航行从此销声匿迹。穿越大洋的海船,放眼望去尽是西欧海船。此消彼长的原因究竟何在?为了揭开这一迷团,笔者近日得宽余,再次翻阅史籍、拜读许多专家学者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以及大航海时代西欧一些国家的航海记录。经过多时的琢磨、研究比较,似有所悟,是否真知灼见,愿以此与读者商榷。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航海家 民族友好 远洋航行 专家学者 海船
  • 简介:钩沉并分析随郑和西洋的医务人员构成,典型剖析陈良绍的资质经历和医学素养;论述郑和西洋面,临的卫生环境及随船医生们的医疗实践对西洋的保障作用;介绍随郑和西洋的医生沿途开展的环境调查、医疗救助及药材采购等医药交流活动。并就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郑和崇拜和神化与中医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医 瘴气 温病 医药神话
  • 简介:6.遇见自己《遇江南》中,《可遇》《我在春天等你》《最好的时光》这三支歌是苏拉写的:对苏拉,我们并不陌生,20年前,她写了一首《晚秋》,那种感伤,美得深入骨髓。这次她是专为杨钰莹而写的。杨钰莹的歌喉与气质,特别适合为江南而讴歌。为杨压莹写歌,就是为江南而写歌,在苏拉的歌中,江南与杨钰莹是融为一体的。她们彼此已分不清谁是谁?

  • 标签: 江南 《最好的时光》 词话 《晚秋》
  • 简介:600周年前,郑和率船队七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成为中国与非洲文化交流的先锋。今天,又一位中华名人“孔子”远涉万里来到了这里,将要向这里的人们传授中国的语言和灿烂的文化。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孔子 文化交流 肯尼亚 非洲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