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抗战胜利后,上海电影院业力图恢复振兴,电影院业同业公会在重组后亦为此多方筹划。公会着意于影院经营需要,从票价调整、营业秩序、税费减免等方面既与政府交涉,亦与同业协调,在维护行业秩序、谋取同业公益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公会之自治行为,得益于同业支持,但受制于政府的支持程度。公会的团体交涉可节约交易成本,为影院经营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 标签: 抗战后 电影院 同业公会
  • 简介:1939年冬,古城西宁滴水成冰。西宁街头出现了三十几个异乡人,他们随身携带的"能说话的箱子",吸引了当时的西宁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风度翩翩、浓眉大眼的年轻人,他就是著名导演郑君里先生。在这个抗战硝烟四起的冬天,郑君里一行为何要来到地处偏僻的青海?"他们从重庆出发,先后去了宁夏和甘肃,最后来到青海。

  • 标签: 郑君里 来青 抗战电影 中国电影制片厂 硝烟四起 群众场面
  • 简介:电影《天使爱美丽》是一部幽默中带着温情的法国电影,其中的幽默元素是其成功和受欢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影片中的幽默元素的分析,进一步解读法式幽默。法式幽默因其主体性不同,具有其独特性,它与法国人的民族精神、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历史和文化因素密不可分。法式幽默也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是法国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 标签: 法国电影 幽默元素 法式幽默 黑色幽默
  • 简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成立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政治运动,全国大约有1700万城镇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农村。早在1965年,上海便有零星人员前往黄山茶林场,开始了他们的采茶、农耕生活。10余年间,近万名上海知青,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播撒在那片土地上,他们体验着农村的辛劳,忍耐着恶劣的生活条件,在理想主义的热血与对家乡的思念之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酷暑寒冬。他们之中,有曾经养尊处优的高干子弟,有响应领袖号召的热血青年,也有饱尝生活艰辛的黑五类子女。他们来到茶林

  • 标签: 茶林 上山下乡运动 持续时间 农耕生活 农垦局 毛主席最新指示
  • 简介:通讯社在传播国际新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政治宣传的利器。近代上海是全国的新闻中心,也是中国通讯社的发祥地。本文初步勾画民国时期塔斯社上海分社的创建背景、人员结构及其与时代出版社的渊源等情况,有助于学界了解此一时期苏联的对华宣传政策的特点。

  • 标签: 通讯社 塔斯社上海分社 苏联 新闻传播
  • 简介:民国时期上海教育走向全面制度化,教师管理亦然。它包含六大要素,呈现出以资格认定制度为核心、薪酬制度为基础、进修和科研制度为辅助、著作奖励和子女入学免费制度为激励、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多重面相。这一制度在上海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于今亦不失借鉴价值。

  • 标签: 民国时期 上海 教师管理制度
  • 简介:公司秉承“天天平价卖好药,物超所值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过硬的药品质量,最低的价格,最齐全的药品服务贵州人民。2003年9月28日进入贵阳,响亮提出“向虚高药价开炮”的口号,开业当天6000、崤多种药品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降低45%,广大市民拎着菜篮子抢购药品,许多药品被抢购一空,公司全国范围内积极组织货源,保证供应。

  • 标签: 公司简介 药品质量 药房 天天平价 经营理念 药品服务
  • 简介:本文由汉帝国成立之历程,考察刘邦集团侍卫组织的组成结构和战时职能,并从其王朝化的历程和特色当中,思考其对汉初侍卫组织成立的影响。在组成结构上,侍卫组织原以舍人、中涓、谒者等散从近侍为中心,至屯兵霸上以后,渐以郎将、郎中等统兵军职为主体。就组织职能而言,散从和统兵两职系皆需内充侍卫、外从征伐,且因近侍属性而需执行临时性的军事任务,说明战时体制下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然在王朝化历程中,两职系职任分以侍卫和战斗为主,为汉帝国成立后的侍卫化和科层化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侍卫组织 散从职系 统兵职系 战时职能 王朝化历程
  • 简介: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群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文化人“士”阶层的最直接的继承者。由于在近代中国相对不发达的经济体制中,人们对技术性专家的需求极其有限,作为“无所依附的人”的尴尬处境,便成了许多读书人的压力。本文尝试考察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团体,探讨其公共政治生活与传统社会网络如同乡组织的不同之处。大学教授社团是近代性质的团体,以共同职业取向和利益为连接点,将在大学从业的教师群体横向聚合起来,参与公共生活。教授们忧国忧民,意识到知识分子的天然责任,在国家纷乱、野蛮登场的情势下,他们没有选择明哲保身、投机取巧,而是竭力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联。

  • 标签: 大学教授社团 近代上海 文人议政
  • 简介:覃应机同志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南征北战,戎马生涯,功勋卓著。2015年11月15日,是覃应机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他。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同志 纪念 情怀 电影 老红军
  • 简介:覃应机是广西东兰县三石纳合村人。2015年11月15日,是覃应机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他。应机同志是—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功勋卓著。建国后,1949年12月,中央委派他从河北回家乡广西,历任省公安厅长,自治区副主席、主席,区党委书记,区政协主席。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同志 纪念 情怀 电影 1949年
  • 简介:回忆往事,有欢欣,也有辛酸;但有些人和事,却使我难以忘怀。我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生活,是在曾经被称为"孤岛"的上海度过的。那时,我家住在上海永安街,属法租界,但上学却要穿过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到英租界的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泰晤士报大楼六层的正中中学附设小学读书。

  • 标签: 上海 生活 回忆 小学三年级 侵占 日军
  •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执行这个政策的主要业务部门是商业部门,主要措施是对多数工业品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这个过渡政策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使许多原来不能开工的工厂得以开工和获利。随着1956年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全面完成,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营商业对私营工业经济领导关系随之消失,原有的加工订货形式已不相适应。因此,中央在1956年提出了关于工商关系问题的各项办法,解决新形势下工商之间的矛盾。上海作为全国的工商业中心,针对不同商品门类的特殊性试点推行工商关系调整办法,提出了实践操作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次工商关系调整,对经济结构的完善具有全局性意义。

  • 标签: 上海 工商关系 工业品采购供应站
  • 简介:蒋维乔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式知识分子,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时代",一个痛苦转型的时代,而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上海,也处于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转型的状态。本文以蒋维乔的日记为线索,讨论随着身份的转型、生存空间的改变,其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 标签: 过渡时代 知识分子 日常生活 上海 蒋维乔
  • 简介:徐强,男,1971年11月出生,土家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安徽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 标签: 企业家协会 信息技术 青年联合会 执行会长 副主席 青年志愿者
  • 简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和业洲最大、全球排名第七位的非寿险公司,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政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保财险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凭借

  • 标签: 中国人保 保险集团公司 挂牌上市 中国保监会 非寿险公司 名第
  • 简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开始对日伪产业进行接收,在山西地区,中央和地方均有接收机构。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在太原成立了办公处,经济、财政、交通部等部门在晋亦设立了派出机构,但收效甚微。地方接收机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及接收清理委员会成为接收权力的主导,而西北实业公司又成为工业接收的主体。在对付中央问题上,地方各部门互相配合,不遗余力。西北实业公司的接收资源终为当时地方最高统治者阎锡山再“接收”,西北实业公司未能获得正常发展,而沦为地方势力的战争机器。

  • 标签: 山西 工业接收 西北实业公司
  • 简介:解放后,上海机械工业同业公会面临强势国家介入下的重组,国家权力由“不在场”而登上前台,公会则由同业组织异化为政策工具。然而,早在解放前,公会曾主动请求政府实施类似加工订货的反市场政策,但旧政权无力施行。因此,解放后以加工订货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实现了公会的期望,符合行业利益。然而,随着国家可以直接与厂商打交道,公会的经济职能逐渐弱化,本身也趋于解体。该案例表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可以一致,同业公会的消亡并不一定与产业的衰败相伴随。

  • 标签: 同业公会 机械工业 产业政策
  • 简介:1958年,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来沪调研,从1月6日至1月16日的短短10天时间内,他先后召开经济学界、法学界、新闻界、文学界、哲学界、出版界、电影界、教育界、历史学界等9次座谈会。本文主要以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座谈会的档案材料为重点,分析考察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之后,陆定一来沪调研如何促进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力量聚合和研究定向,并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陆定一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