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晚清西学知识的传播在“知识复制”上呈现出多种形态,是考察晚清书籍史需特别重视的环节。这襄期望结合《公法》及“公法”的“知识复制”,以揭示晚清西学书籍在流通上所展现的特质。通过各种“类书”、“提要”的方式对各种书籍进行选择,是晚清较为流行的方式,而书籍在多大程度上流通及被士人阅读,往往与斯时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联,在晚清不得不提及的即是科举改制的影响。此外,就知识传播来说,还不可忽略作为新型媒介的报章发挥的重要影响。对这些因素略加分析,对把握晚清中国西学知识的传播所呈现的特质,不无裨益。

  • 标签: 西学东渐 《万国公法》 公法 知识复制 科举改制
  • 简介:自改版后,利用其舆论影响,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建议中国进行改革,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素材.在变法过程中,它直接推动了运动的开展,并对开启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人士的思想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 标签: 《万国公报》 变法 舆论 影响
  • 简介:中法战争之前,由于法国在越南问题上假托“自主之国”之名大行拓殖之实,中越宗藩关系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督抚和中央部臣积极致力于中越宗藩关系的合法性建构,来自西方“公认”的国际法知识被大量引用。为了说明宗藩关系的合理与合法,公法往往因应解释的需要被选择性地采择。尽管存在“唯利是视”、“囫囵吞枣”的功利倾向,盛极一时的公法舆论旨在申明中国“有管辖越南属邦之权”,最终捍卫宗藩关系以及中国宗主权。在宗藩关系和国际公法问题上,清政府依据本土立场和特定情境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通过东西方国际关系理念的对话与融通,展现出晚清中国面对西方国际关系冲击的本土立场和向近代外交转变的内在动力。

  • 标签: 中法战争 宗藩关系 公法 本土化
  • 简介:利玛窦一向被认为在中国明代中叶带来了西方制图和科学。利玛窦世界地图“坤舆全图”(1602)被认为源自Ortelius(1570)之地图(简称“原图”)。然而,详细分析结果并非如是。地图的中国部分与明初永乐时代有密切关系。从欧洲,亚洲及非洲历史与地名的显隐及图中注释推断,地图绘制年代应介乎1380年至1460年,即包含郑和下西洋时代,更精确的估计是宣德时代。利氏地图的非洲、美洲部分多处较当时任何欧洲绘制地图更准确,更详细。按照常识,任何手抄摹本世界地图无法比第一手数据更准确。利氏地图曾在中国参考的第一手数据,可能已经遗失,但保存于利玛窦世界地图中。明人若拥有欧人没有的美洲、非洲地理知识,最大可能是来自郑和之旅,即郑和大航海已经抵达美洲。明代中西交通史,郑和下西洋,及利玛窦西学东渐的部分史实均须要重新评价。

  • 标签: 世界地图 明代中叶 利玛窦 中国 郑和下西洋 测绘
  • 简介:中国救济善会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先声,"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虽然亮出"红十字会"旗号,但蒙上浓重的传统善堂的阴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会.为救援日俄战争受难同胞,以沈敦和为首的上海士绅奔走呼吁,终于促成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的诞生.

  • 标签: 中国救济善会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
  • 简介:今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使我想到了曾经参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奖的北京两家企业。1915年世博会的主题是“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和旧金山建城”,所以人们常把此届世博会叫巴拿马世博会。此次世博会北京没有独立组队,与天津市均是以直隶省名义参展的。此次参展,获奖较多,

  • 标签: 世界博览会 巴拿马运河 北京 企业 公司 世博会
  • 简介:18世纪末,西方国家为扩展其本国的商业利益,不断提出向中国派驻公使的要求.开始时包括马戛尔尼及阿美士德均是和平的交涉,继而是军事入侵.到19世纪中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打败中国以后,终于如愿以偿.西方国家的这一要求,有适应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近代国际外交惯例的合理性成分.闭塞愚昧的清政府,既不能认清世界大势,接受西方的合理要求并发展自己,又不能有效地抵抗其军事侵略,终于导致了悲惨的结避,这种教训,当深以为戒.

  • 标签: 商业利益 公使 清政府 外交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简介:花茶是海南苗族一种传统饮料佳品。花茶是把成熟的东瓜和鲜嫩的柚子切成比手指稍大的条条片片,再在上面雕刻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等形状不同的图案,接着用稀释的石灰水浸泡掉生涩苦味,洗净后,放进锅里加水,与青铜、明矾在一起,用文水煮沸成青靛色,使之新鲜脆嫩,滤干水,加入白糖或少量的蜂蜜和桂花香精,拌和后反复凉晒,使它晶莹冰润,耐久贮存。饮用时,抓几片放进滚烫的茶水中浸泡半刻,喝起来清津可口,香甜泌心。苗家用花茶招待客人已俗成规矩,给初次上门的客人泡茶,杯中放三片花茶;给多次上门的客人泡茶,杯中只放二片花茶。苗家还用花茶表示男女爱情,青年人上门求婚,如

  • 标签: 花茶 苗家 海南苗族 桂花香精 浸泡掉 男女爱情
  • 简介:如果让大家来选花之王,很多人只会想到牡丹。这是因为自唐明皇、杨贵妃偏爱牡丹,李白为之赋诗以来,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下“群芳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便奠定了牡丹“花王”的基础。但这种看法是很贵族的。又是很世俗的。不论从一种花卉的总体评价或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真正的花王非杜鹃莫属。

  • 标签: 杜鹃 云南 种类 云南 地方文化
  • 简介:胡适在1928年春任中国公学校长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权宜选择,并无久居的打算。得益于胡适的个人声望及其开明的治校风格,中国公学在其任内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面临的基本困境并未因胡适掌校而消除。随着时势演变,国民党对上海教育界的控制日益加强,加上北平的政治环境日渐宽松,胡适最终选择北返。胡适辞职后,中国公学的问题集中爆发,在胡适任内未实现的党化渗透,并未因其离职而避免。胡适离职不到半年,学校即发生大的风潮,导致中国公学由兴盛急剧转向衰败。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实际上是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偶然结果,故而其在中国公学创造的成就只能是昙花一现。

  • 标签: 胡适 中国公学 党化教育 大学自治
  • 简介:"福克斯波罗"捷足先登1983年4月的一天,位于上海市区西南的漕河泾地区诞生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当时,这家仅百多人,生产工业过程控制和管理仪表的合资企业显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重视。传媒报道也只限于"这是上海最早的高技术合资企业之一"。人们都忽视了

  • 标签: 跨国公司 上海经济 中外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 国有大中型企业 大公司
  • 简介:"语言信箱"将走红中国当今,BP机已引入新的竞争对手面对新的威胁:语言信箱。"语言信箱"系统于1985年在美国首次推出,到9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拥有几十亿美元的新产业,是当

  • 标签: 语言信箱 计算机 人类 地球 机器人 竞争对手
  • 简介:在《云南史志》创刊100期之际,笔者谨以编辑部名义,向十几年来,为本刊的创办、编辑、撰稿、审定、印制作出了努力和贡献的领导和同仁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谢意!《云南史志》创刊至今,经过了《云南地方志通讯》、《云南方志》、《南中》等几个发展历程,1995年改为现名。

  • 标签: 《云南史志》 方志学 中国 编辑工作 发展历程
  • 简介:恰逢改版后的《贵阳文史》即将问世之际,巧遇市政协主席、国画家陈石先生一幅题为“马奔腾”的画作。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金萍女士介绍,陈石喜爱且擅长画马,该画作是其众多“马图”中最得画家本人偏爱的一幅。

  • 标签: 《贵阳文史》 政协主席 国画家 市政协 画作 本人
  • 简介:<正>斯同是清初浙东史学派的著名代表,著作丰富。然而,不幸的是,其手定巨著《明史稿》为王鸿绪所窃取,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其他重要著作,或为人所攘夺,或已散失,为研究这一代史学巨人的思想,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本文对斯同史学的论述,自是不完整的,请史学界的同志指正。

  • 标签: 万斯同 黄宗羲 史学思想 民族思想 浙东史学派 农民起义
  • 简介:胡耀邦同志逝世已经25年多了,但他对源人民的关切却永远铭刻在源人民的心中。

  • 标签: 胡耀邦 人民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