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一、晋剧《高粱》的成就山西省晋剧院改编演出的晋剧版《高粱》之前,已有电影、电视剧、舞剧、戏曲等多种《高粱》问世。晋剧《高粱》与莫言小说原著比较一致,有许多成功之处,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时代性和民族性,表达了创作团队的艺术追求。晋剧《高粱》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定位于农民抗战,与某些其他版本相较,立意更加明确。让农民抗日这条主线贯穿全剧,有意避开了在伦理情感大戏末尾加上抗战作为

  • 标签: 《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余占鳌 莫言小说 主题定位 改编者
  • 简介:本文从乐器学和演奏法的视角对维吾尔传统乐器胡西塔尔的历史与发展、种类形制和演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梳理,论证了它在民族乐队中的重要功能。

  • 标签: 维吾尔 胡西塔尔 演奏方法
  • 简介:在上海的资深剧作家中,越剧界当以徐近先生为首.京昆界应以陈西汀先生为先。

  • 标签: 戏文 古典 剧作家
  • 简介:时间现代。地点某歌舞团家属院。人物团长,女,30岁。演员,男,26岁。小贩,男,30岁(讲陕西方言)。[幕启:舞台侧有一花坛,坛边靠一把长扫帚。演员一边锻炼,一边用美声唱法练习发声。小贩推自行车,驮一袋大米上。

  • 标签: 喜剧小品 大米 高粱 陕西方言 美声唱法 歌舞团
  • 简介:<正>我不习惯清早起来,发现家里有客人走来走去。就在几年前的纽约,我当时还穿着睡衣,正准备走进厨房倒杯咖啡的时候,一位正在倒时差的杂志编辑,竟在我家徘徊。她一副穿戴整洁,喝过好几杯咖啡的样子。打算出门时,她问了我一句:"棕色的母牛在哪里?"(Whereisthebrowncow?)任何人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我都会觉得诧异。我当时还没喝咖啡,顿时间只觉得懊恼极了。她说的是个暗号?是个密码?我差点儿回她一句:"狼狗在午夜才会吠。"刹那间,我意识到她来自上海,她思考的内容应该与金

  • 标签: BROWN YELLOW SOMETHING suddenly apparently TODAY
  • 简介:晋剧《高粱》是山西省晋剧院在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年之际推出的一部抗日题材的大型新编晋剧,该剧在首演之后,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和戏迷朋友的好评,尤其受青年观众喜爱与热捧,同时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高粱》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高密,从音乐上来说,山东山西的音乐语言不尽相同,但山西晋剧的音乐语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适合表现强烈的戏剧冲突。在此次创作中,既有晋剧的母体语汇,又大量吸收了祁太秧歌、河曲民歌等山西民问音乐素材,音乐语言极其丰富,给《

  • 标签: 《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音乐语言 河曲民歌 祁太秧歌 音乐素材
  • 简介:山西省晋剧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莫言先生的《高粱家族》改编创作了新编晋剧《高粱》。该剧一经推出,即获好评,有专家赞誉它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新创剧目。本文拟从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舞台呈现三方面探讨晋剧《高粱》的艺术追求,以期为新时期现代戏创作提供参考。一、题材选择:经典名著再开掘众所周知,一部好作品,题材选择、剧本创作

  • 标签: 《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莫言 剧本创作 余占鳌 人物塑造
  • 简介:曾经有一个美丽而又残酷的传说,一个喜爱跳舞的小女孩得到了一双有魔力的舞鞋。虽然穿上它可以跳出动人的舞蹈,可小女孩再也没能停下来。在戏剧学院的十几年里我不知道看过多少场表演系学生的汇报演出,看到过多少双对戏剧、对表演真挚渴求的目光。可当数年后,因为要排戏找演员再见到他们的时候却发现很多人不是将影视表演当成追求名利的捷径将舞台抛弃,要么就是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失去

  • 标签: 温阳 话剧 演员 表演艺术 演艺生涯 人物塑造
  • 简介:<正>午台化装的青年装中需在面颊部敷红色,它与旧社会妇女在日常生活化装中的施敷胭脂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午台化装中使用面颊(在面颊部敷红色油彩以及乾胭脂)是为了适应午台光色条件和艺术造型的需

  • 标签: 红色 面颊部 化装 胭脂 色彩学 光色
  • 简介:歌剧《帮裁缝》是中央歌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大型原创歌剧。该剧以中国国服中山服为题材,以辛亥革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刘天意和王阿绣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剧情跌宕起伏、感人肺腑,音乐动人心魄、元素众多,舞美设计真实体现出时代特征,将西洋歌剧艺术精髓融入其中,形成观众喜闻乐见、极具欣赏价值的舞台呈现形式。歌剧《帮裁缝》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 标签: 中央歌剧院 舞美设计 艺术精髓 爱情故事 中国故事 创作过程
  • 简介:提到小仲马,不得不从他的父亲说起。亚历山大·仲马.人称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20岁那年准备闯荡巴黎.经父亲旧友福阿将军举荐.他当上奥尔良公爵府上的公务员。1823年,大仲马和女裁缝卡特琳娜·拉贝同居.次年七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小仲马。这时候,大仲马在戏剧创作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他抛弃了卡特琳娜母子,厮混于上流社会。直到七年后才想起自己的儿子.通过法律形式认养了小仲马.但是他始终没有承认拉贝是他的妻子。从1846年至1847年,小仲马完成了一部以流浪汉的冒险经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奇遇》.还出版了诗集《青年罪孽》;但成名作是1848年问世的小说《茶花女》。

  • 标签: 《茶花女》 小仲马 积极浪漫主义 长篇小说 大仲马 亚历山大
  • 简介: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曾经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一位京剧旦角演员。当年张季直(謇)曾在南通更俗剧场(即今人民剧场)筑有“梅欧阁”,阁内悬挂一副对联,联曰:“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张季老并赋有“欧剑雄尤俊。梅花喜是神。台离两贤姓。才美一时人”句。此即对梅、欧评价的历史见证。今人竟有不知梅兰芳为何许人者,若问京剧名旦有个欧阳予倩,势必更为茫然,固有此作。

  • 标签: 欧阳予倩 潘金莲 京剧 文明戏 《红楼梦》 梅兰芳
  • 简介:<正>我虽然也属于老三届一代人,但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好感程度远不及同代人。记得1960年我才上小学一年级,就有人喋喋不休地用保尔的名言教导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临终之际,他能够说,……”着实让我幼小的耳膜接

  • 标签: < > 电影 电视剧 评论
  • 简介:翻到一张旧报,报上有过去上海各剧场卖座情况的统计:若以1953年与1983年作对比,53年时上海全市各剧场观众总数为2538万多人次,而三十年后的1983年总数只有1034万多人次,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九点四。尤以京剧来说,原来在全市各剧种中遥遥领先,卖座率仅决于越剧、沪剧,为372万多人次。到了83年连37万都不到了。最近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的口号下,似乎观众有所增加,但是京剧演出的场次还是不够理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温故而知新”必须从头说起。

  • 标签: 海派京剧 《狸猫换太子》 戏院 演员 京剧鼎盛 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