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月lO日,著名美国黑人女高音歌唱家昂汀·普斯将迎来90华诞。昂汀·普斯的人生故事并不神奇。她20世纪40年代在密西西比州长大,像其他非洲裔美国人一样,她只希望在音乐会上演唱,黑人是无法奢望成为歌剧明星的,也没有机会到音乐学院从事教学。

  • 标签: 女高音歌唱家 美国黑人 非洲裔美国人 人生故事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有声电影和它所在国家的第一届学会奖同年诞生,这一巧合注定了历年的奥斯卡奖将不可避免地关注和纪录有声片的发展历程。在第二届(1928—1929年度)奥斯卡上,有声片一改去年不为人认同的劣势,拉动并繁荣了电影工业,“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已初见端倪,然而电影业仍是一派繁荣势头,这与有声片的诞生不无关系。如果说上届角逐学院奖的有声片绝无仅有,那么这届颁奖仪式已经是有声片的一统天下”。与美国迅速由转声的情况相异,在中国,声转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得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上去探询。

  • 标签: 中国 转声 经营 奥斯卡奖 有声片 经济大萧条
  • 简介:2003年10月的安科纳(Ancona),一如往常的宁静,这个意大利东部海岸的城镇从来都是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个曾经诞生了两代歌王的圣地,如今要送走她的爱子。时光悄然流转,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弗朗克·科利(FrancoCorelli)离开我们已经5个春秋了。歌剧界曾为从这里走出来的两位歌王疯狂了近一个世纪,另一位便是吉利,BeniominoGigli)。

  • 标签: 弗朗克 回忆 男高音歌唱家 东部海岸 意大利 歌剧
  • 简介:从很多方面来看,指挥家雅利·哈马纳恩(JariHamalainen)具体展现出了他的出生地芬兰的歌剧灵魂。上世纪70年代,芬兰刚开始了它的“歌剧繁荣期”——从前俄国留下来的文化种子得以萌芽发展——不到几年,年少的雅利在萨翁林纳歌剧节首次亮相,担任童声独唱。30多年后,哈马纳恩指挥大师才首次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的职务。萨翁林纳歌剧节正是今天芬兰最令人瞩目的旅游盛事,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节之一。

  • 标签: 芬兰 国界 70年代 艺术总监 指挥家 歌剧
  • 简介:<正>《唐帕斯夸》是我第三次专程从上海到北京去看歌剧,似乎这几年来,同行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感叹,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好像是一块不断强化的磁石,正吸引全国各地的乐迷去欣赏歌剧。在自己的位置坐定,身边的观众操着山东口音,问我今晚的剧目是讲什么,是谁在演。我一一解答之余,也好奇地问了他的来意:他的票确实是自己买的,不过纯属旅行路过,就进来观赏,所以一无所知。中场回来他依然在我旁边安静地享受演出,散场时他对我说:"没想到真不错。"且不提那些美妙动人的旋律,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喜剧,现在看起来还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对我说 专场音乐会 多尼采蒂 石倚 二幕
  • 简介:在20世纪后半叶最著名歌唱家之一的男高音尼科·盖达(NicolaiGedda)1月8日在瑞士特罗谢纳(Tolochenaz)去世,终年91岁。他的女儿2月9日证实了这一消息。盖达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之家,由他的姑妈姑父抚养长大。

  • 标签: 男高音歌唱家 去世 斯德哥尔摩 20世纪
  • 简介: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喜歌剧《唐帕斯夸》,近期将由北京奥贝拉歌剧中心以音乐会形式搬上舞台。该剧由奥贝拉歌剧中心旗下众多富有才华的青年歌剧演员出演,意大利著名歌剧导演马尔扎卡利亚·雷纳尔多执导,于3月18日、3月25日、4月4日分别在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和香港大会堂演出三场,届时,三地的观众将有幸欣赏到多尼采蒂那独具特色的喜歌剧风格,亦能领略到我国一批优秀的、富有才华和前途的青年歌剧演员的演唱和表演。

  • 标签: 喜歌剧 帕斯 北京音乐厅 巡演 歌剧演员
  • 简介:6月15日晚,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在贝尔格德人民剧院大剧场进行了重排后的首演。三年前,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同贝尔格德人民剧院歌剧团曾首次把该部歌剧搬上贝尔格德人民剧院的舞台,而此次是多国艺术家的联袂演出。乐团指挥是德国指挥家约翰内斯·哈那耶特,而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玛鲁扎.克苏宁和美国男高音歌唱家贝斯特则担任领衔主演。此外德国和塞尔维亚的许多歌唱家加盟。居留德国的山东籍中国女高音杜琴也参加了此次演出。

  • 标签: 贝尔格莱德 《莎乐美》 剧院 人民 歌剧 男高音歌唱家
  • 简介:1733年,当佩尔戈莱西为歌剧《高傲的囚徒》所写的幕间剧《女仆作夫人》首次公演的时候,谁曾想到,这部看似无聊肤浅的游戏之作,竟然大受欢迎。它不但促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引发了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之争”,也使得佩尔戈莱西这个名字永载史册。

  • 标签: 帕斯 尼采 画卷 风俗 乡镇 喜歌剧
  • 简介:尽管柴科夫斯基的《马捷帕》经常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上演,但离开了俄罗斯,它便处于边缘剧目之列。1998年春天,基洛夫歌剧院曾为大都会歌剧院带来四部俄罗斯歌剧,其中《马捷帕》的名气虽然最鲜为人知,但反响却空前强烈。

  • 标签: 大都会歌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 柴科夫斯基 圣彼得堡 俄罗斯 剧目
  • 简介:对于中国歌剧爱好者和观众来说,威尔第的《茶花女》与《奥赛罗》,普契尼的《托斯卡》与《波希米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但这些经久不衰的剧目都是刺痛人心的悲剧。12月9日与10日晚,继情景版《爱之甘醇》之后,上海歌剧院又别开生面地在上海音乐厅连续上演了两场音乐会版的多尼采蒂另一部三幕喜歌剧《唐帕斯夸》,由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张国勇执棒,歌剧导演陈尚明执导,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 标签: 上海歌剧院 歌剧导演 多尼采蒂 喜歌剧 中国歌剧 波希米亚人
  • 简介:22年前,罗伯特.佩齐和他的团队TheatreRepere创作了《龙之三部曲》,成为魁北克戏剧史上的重大事件。该剧所描绘的中国纯属剧团幻想的产物。艺术的虚构自有其力量,在这方面,或许《龙之三部曲》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吧。

  • 标签: 罗伯特·莱佩齐 《龙之三部曲》 艺术虚构
  • 简介:我们知道,对于女中音来说,音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个女中音歌唱家,如果具有独特的嗓音条件,再加上良好的艺术修养,那么她离成功就不远了。斯蒂芬妮·布舍(StephanieBlythe)就是一位音质独具魅力的美国女中音歌唱家。这位当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明星,近十年来在纽约和欧美各地不断建立自己的声誉。任何一位观众,不管听过她多少次演唱,只要观看过她的演出,总会为她非凡的歌喉所倾倒。她的音质如水晶般纯粹明澈,从最高音到最低音都如铜管乐器般洪亮有力,准确的节奏感与音乐配合得极为贴切——这一切给人如夏日里跳进冰凉的大西洋中般无比舒坦。

  • 标签: 女中音 歌唱家 美国 大都会歌剧院 嗓音条件 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