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首都圖書館藏《緑吟館子弟書選》,是晚清和民國間子弟書愛好者的自抄本,反映了子弟書在民衆中流傳和接受的具體狀况。作爲子弟書愛好者的選集,它保存了子弟書研究的相關資料,體現了民國時期對子弟書這種藝術形式的認識和看法。

  • 标签: 緑棠吟館 子弟書 吴曉鈴
  • 简介:又是一年告别校门的季节。2005年春季,一拨拨学生出入着话剧中心,经历着层层选拔,从众多的简历中筛选、面试、复试……最终,只有八人胜出。于是,在话剧中心的如梭岁月里,从此又多了这些崭新的面孔。

  • 标签: 2005年 中心 话剧
  • 简介:2002年春夏之交,我们演出团赴甘肃天水地区演出刚刚归来,市文化局艺术处杨居礼同志就向我社推荐省振兴办主任王军武同志最新创作的现代戏《郭明》。社长冀福记同志拿到剧本后,及时召集有关创作人员讨论剧本。当时自己确实有些疑虑,耽心现代戏生命力短,剧场效

  • 标签: 现代戏 演出 创作 剧场 艺术 剧本
  • 简介:迟祭想到自己已经将八十多年的岁月留在了身后,他感到老年终于到来了,斯芬克斯之谜所说的三条腿走路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寂寞向他爬过来,犹如冷冷的月光,水一般浸透他的灵魂。灵魂回到了空旷的大海上。金色的云,银色的云,紫色的云,铺满了天空,翻卷着神秘。海和...

  • 标签: 《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 欢乐颂 《乞力马扎罗的雪》 徐迟 海明威
  • 简介:2010年6月28日21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艺大厅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帷幕落下,全体观众纷纷起立,掌声欢呼声再起……这是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原创舞台《CHA》在上海世博会的最后一场演出。自明1日首演以来,《CHA》以每天4场的频率在上海世博会综艺大厅内共演出184场,受到了30余万名游客的欢迎、业内人士的盛赞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军队和世博局各级领导观看《CHA》后称赞该剧目是"军队的骄傲"、"世博舞台上最璀璨的明珠!"

  • 标签: 2010年上海世博会 成都军区 舞台 原创 杂技 掌声
  • 简介: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徽调名旦郝天,其表演艺术具有很高的造诣,时为我国第一流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说。“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不能自立门户,乃征聘四方名,如安庆(时怀宁县治——笔者注)郝天等”。赵翼专作《坑死人歌》赞美“郝郎”。史上有不少先贤的著作记载郝天,皆谓他是安徽省怀宁县人。然而,关于他的详细籍贯、生卒年月、家世等情形,却少有人知晓。

  • 标签: 郝天秀 怀宁 李斗 高朗亭 生卒 徽班
  • 简介:时间:1234年至1282年地点:平阳人物:忠都——平阳大行散乐艺人(青年、中年、老年)。今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上记载'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在此作场'的中心人物旷义——乐户艺人,忠都的丈夫(青年、中年、老年)亚都——忠都的女儿小都——忠都的孙女旷慧——乐户女儿张德好——约元中期在世。以搬演杂剧知名于世。今存山西万荣县孤山风伯雨师庙元代戏台前石柱刻石云:'尧都大行散乐人

  • 标签: 乐忠秀 大行散 散乐忠
  • 简介:《诽闻绯闻》中城市似乎是充满了摄像头和谎言,喧嚣趸极的城市,而作为青年导演,这样一个城市,是否就是您对现实世界的解读吗?城市充满了摄像头和谎言我觉得只是对一部分公众人物而言的,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生活是怎样就还是怎样。它不是我对现实世界的解读。

  • 标签: 话剧 现实世界 青年导演 公众人物 摄像头 城市
  • 简介:位于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在建“汉”剧场,将修建长58m、宽32m、深10m的表演水池,其中由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大丰”)承揽的水中舞台构成剧院的中央表演平台。“汉”剧场包含多个水中升降台,最大台体面积超过150m2。“大丰”承揽的表演水池中的水中升降舞台部分,通过大行程水中升降台,可以把大型道具浮出水面,

  • 标签: 舞台 剧场 升降台 文化区 表演 中央
  • 简介:1984年春,我决定在首都举办京梆子折子戏专场,一晚连演四个风格迥异的折子,分别是《蝴蝶杯》“藏舟”,《柜中缘》,《状元打更》“巡营破敌”和“破镜重圆”以及《窦娥冤》“行路法场”。专场有三折是三出大戏中“最吃重”的“戏核”,所谓“最吃重”主要是指唱和念最吃重,再一折《柜中缘》同样是使嗓的重头戏,一晚四折三个整小时唱下来,我竟然是游刃有余,越唱越冲,越唱越有后劲。整场演出在窦娥临刑前高喊“冤枉”声中落下帷幕。

  • 标签: 刘玉玲 《窦娥冤》 声情 折子戏 梆子 演出
  • 简介:京剧《九经升官记》是30年前朱世慧的首创作品,名噪一时,流传至今长演不衰,也是朱世慧的成名之作。该剧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业绩,是因为有这样的几大特点:第一,该剧是一出难得一见的、以文丑为领衔主演贯串始终的大型剧目,是一出从剧本到表、导、演都耐人寻味、令人难忘的好戏。

  • 标签: 剧本 京剧 《徐九经升官记》 特点
  • 简介:一、“综合”的戏剧观“综合”一词很早就已经被提出来讨论过,较早见于当代中国戏剧家们倡导、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完全戏剧观”。所谓“完全的戏剧”即除语言、唱、念、做、打等手段之外,宗教仪式中的面具、杂技、说唱、乃至傀儡、魔术等都可以融入其中,形成真正的“综合艺术”。晓钟一直主张“以我为主,辩证地兼收并蓄”的美学原则:要在掌握我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与观众的欣赏习惯辩证结合。

  • 标签: 戏剧理论 徐晓钟 美学原则 当代中国 宗教仪式 综合艺术
  • 简介:我妈妈在越剧舞台上闯荡了半个多世纪,艺术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即使是日常生活轨迹,也七转八弯几乎处处揉接在这根弦上。而我是从小学西洋音乐的,对地方戏曲,知之甚少。还是从妈妈给我印象最深的事谈起吧。家里大客厅常作“五等舱”妈妈十分好客,她对新老朋友,一视同仁,对乡里乡

  • 标签: 徐玉兰 几乎处处 地方戏曲 西洋音乐 五等 故乡人
  • 简介:拉》是诺贝尔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叛逆黑人女性拉的塑造,为我们揭示了在男权至上以及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艰辛。本文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作为依据,更为深入的对黑人女性自我迷茫与缺失进行了分析,同时充分体现了拉在进行自我构建的艰辛历程。而拉作为一个追求自我的独立黑人,被孤立的她更是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成为了新一代黑人的先锋,成为追求自我的先行者。

  • 标签: 托尼·莫里森 秀拉 迷茫和缺失 自我建构
  • 简介:川剧是中国地方剧中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长期以来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因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意识形态的改变,川剧与中国戏曲的其他剧种一样,不再在艺术舞台上独占熬头,面对多样化艺术形式存在的局面,川剧艺术的艺术家们遵循传统、大胆创新,形成现代川剧个性鲜明的新格局。尤其近年取得的成果,不能不提到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棻。

  • 标签: 舞台呈现 川剧艺术 剧作 中国戏曲 艺术形式 意识形态
  • 简介:在当今国外的戏剧舞台上,单人剧(oneman/womanshow)即我们通常说的独角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流行的戏剧形式,美国2004年的普利策最佳戏剧奖就授予了DougWright创作的独角戏“IAmMyOwnWife”。

  • 标签: 独角戏 徐訏 戏剧舞台 戏剧形式 普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