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在家收听收看果仙大师的音像资料。在欣赏派艺术之美的享受中,仿佛又见到了她,心中有许多话想说。果仙是晋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是晋剧派艺术的开山鼻祖。她1909年3月5日出生于河北束鹿县(现名辛集市)一户姓钱的穷苦人家。因家境贫寒,曾随母乞讨,后被卖于太原凤章做养女。她幼年拜孙竹林为师学艺,9岁登台,十五六岁即誉满三晋,驰名京津,被誉为'山

  • 标签: 想起丁果仙
  • 简介:果仙(1909-1972)是山西晋剧史上第一位须生女伶。她幼年学艺刻苦,少年时便扬名中路,中年之后技艺更加精湛,塑造了一大批帝王将相和苍公院头的经典戏曲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有《四进士》《打金枝》《双罗衫》《捉放曹》《走雪山》《空城计》等。在新中国成立后,果仙先后担任太原市晋剧团团长、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山

  • 标签: 丁派艺术 传承经验 艺术传承
  • 简介:民国十七年(1928年),山西平遥"锦艺园"开锣。从此,晋剧舞台上诞生了一位戏曲巨匠。她是一名女眷,却有浑厚的嗓音,自髯口挂耳,她的名字就被山西的村村落落所熟知。她被迫学艺,唱戏却成为他一生的挚爱,自登上"舞台",她那传奇的戏剧人生便从此开启。她视山西梆子为生命,她开创的流派艺术和精湛的艺术技艺也堪称晋剧发展史上的奇迹。她,就是20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山西梆子艺人,晋剧

  • 标签: 丁果仙 山西平遥 艺园 盖天红 润腔 字尾
  • 简介:<正>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常用的笔名为西林。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科学的兴趣,1910年考入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前身),1914年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和数学。为了提高英语能力,课余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也常去看戏,逐渐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喜爱萧伯纳,高尔斯华绥和易卜生的作品。还擅长书法、绘画、音乐。

  • 标签: 丁西林 喜剧艺术 喜剧精神 妙峰山 美学思想 正面喜剧人物
  • 简介:南音是中华民族的古老音乐文化之一,人称她为音乐的“活化石”。从中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旋法、曲式、音韵等结构特色。由于她独具艺术特色,所以长期来引起音乐家她的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南音唱词 旋法 音音 金钱社会 起音 中国古代音乐
  • 简介:今年(1995年)12月5日是马成先生奔赴瑶池与郎君先师相聚的三周年忌日。此时此刻,他那情系乡梓的心迹和振兴南管的业绩激我起深挚的遐思。我和马成先生的初次见面是在1986的元宵的厦门。当晚,先生应邀率领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代表团参加福建省1986年度厦门南乐大会唱。聆听完他们精彩演唱之后,于会唱的间隙,我到他下榻的旅馆拜访。桌子上几厚册《南

  • 标签: 乡梓 湘灵 音乐社团 瑶池 厦门 泉州
  • 简介:先说我与南曲的因缘。回忆1939年,我的上司晋江县民众教育馆之长陈家楫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系),他是懂南曲的。记得是初秋的夜晚,他在自植的葡萄架下,弹拔着南琵琶,吟唱道:“怎般兮乐(于于于)畅……”南曲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待到1943年,我到晋江渔村蚶江当小学教员,我在村里的“闲间”中,见到渔民们在业余时间摆开“四管全”,低垂着眼帘,在那里“剔(玩)弦管”。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由此又发现南曲是一种通俗的艺术。接着,我深一步想到,泉州城乡的南曲居然把“高雅”与“通俗”统一起来了,结合

  • 标签: 南曲 乐种 泉州 湘灵 功臣 音乐
  • 简介:西林在1940年创作《妙峰山》时正值中国大片国土遭受战火威胁之际,大量知识分子被迫向内地进行迁移。本文旨在讨论《妙峰山》中知识分子在内迁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变化、原因、现实意义与西林在抗战时期的背景下如何用喜剧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抗战理想。

  • 标签: 丁西林 妙峰山 抗战内迁 知识分子 抗战喜剧 角色转换
  • 简介:本文通过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独幕剧圣手西林于抗战后创作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进行文本细读、结构分析和内涵提炼,在与前期独幕喜剧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延续幽默语言风格、“二元三人”结构铺设和戏剧性结尾的基础上,创作者开拓创作视野,体现出更加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民族性内涵,使该剧成为中国现代独幕剧的代表性剧作。

  • 标签: 《三块钱国币》 独幕剧 民族化戏剧转型-
  • 简介:什么是戏剧构作呢?戏剧构作的概念是戏剧家和研究人员提出来的。这些戏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自己也慢慢转变成戏剧构作者。最早系统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戏剧家莱辛。在18世纪的下半叶。他系统研究了戏剧的形式、戏剧的历史.并有一部非常著名的著作《汉堡剧评》。

  • 标签: 戏剧家 汉堡 院长 学院 系统研究 研究人员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是艺术的灵魂。纵观历史的演变,任何艺术发展都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另一方面,任何艺术的衰落也都在于其本身创造力的枯萎和衰竭。因此,我们必须把艺术创新的理念作为永久的目标去追求。

  • 标签: 艺术创新 艺术发展 创造力 灵魂
  • 简介:戏曲是数百年来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血而创造和发展起来民的族艺术。当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也理所当然地要随之而发生变化,以适应历史前进的步伐。但这种变化,必须受戏曲特征的制约,必须保持位自己的“个性”。在变化速度上不可来得过于迅猛,过于突然,否则不利于戏曲的振兴和发展。从文艺发展的进程来看,形式比之内容总是要缓慢一些,而它一经定型又往住有相对持久的稳定性。即使新的内容出现后,旧的形式也并不立即消失;适应新内容的新形式不但不会迅速产生,相反还总是在旧形式的基础上,

  • 标签: 保持位 戏曲特征 变化速度 九十年代 文艺发展 其特
  • 作者: 王瑞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在戏曲演员中,两种情况最为常见:一种是有的演员台下夸夸其谈,活龙活现,可一到台上就呆头呆脑,傻眼没“电”;另一种是有的演员台下老实巴交,少语寡言,可一到台上就出神入化,浑身放“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京剧是程式化的舞台艺术,即使是戏中的“喊叫”,也有一定之规。经笔者多年摸索,试归纳成此文,如有不当,特请戏友、专家指正。“叫板”是演员在开唱前将念白尾声上扬的一种“喊叫”程式。在唱念做打四功中,“唱”多需用“板”来伴奏,“叫板”就成为“喊叫”要开唱了。但“叫板”还有使念白自然过渡到唱的衔接作用,也有使观众准备欣赏唱的含意,这是它兼有的效果吧。

  • 标签: 程式化 京剧 “叫板” 舞台艺术 唱念做打 自然过渡
  • 简介: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今明星们的出场价呀,蹭,蹭,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这是我模仿电视剧《篱笆、女人、狗》主题歌,演绎出来的几句词儿,想必还够不上侵权。不过,这篇文字谈的不是星星和月亮,我们要说的是关于风行全国愈演愈烈的“炒”明星现象。

  • 标签: 明星现象 “炒” 演出市场 港台 演唱会 出场费
  • 简介:由工作的分工不同,产生了戏曲、戏剧、影视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化妆专业。从表面上看这三个专业互不牵连,各成一系统,可细细分析,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由一个阶梯似的路线由内而外地贯穿组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形成化妆这一个完整的专业体系。

  • 标签: 化妆 演员 专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