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舞"是宗白华阐释中国艺术的关键词。"舞"的观念基础来自于《周易》的宇宙观。宗白华认为宇宙万物由气的节奏性变化构成,并伴随着一定的条理与秩序。而宇宙空间是由时间统率的,也是节奏化的,并呈现为"时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宗白华指出"舞"是艺术本体"生生的节奏"最直接的显现,同时也是艺术境界的典型形态。宗白华对"舞"的阐释暗含着中国舞蹈审美特征的线索。他所阐发的《周易》宇宙观是中国舞蹈"圆"审美特征的根本依据;"无往不复"的观念是中国舞蹈"终点回归起点"运动原则的理论原点;"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舞蹈"线"性特征的本源。

  • 标签: “舞” 宇宙观 艺术境界 美学特征
  • 简介:德国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说:“没有事物,只有阐释。”我们说:没有舞蹈表演,只有对舞蹈作品文本中身体语言的审美阐释。“文本”、“传统”、“语言”成为我们对表演形态的舞蹈进行行为判断的三个支点。

  • 标签: 舞蹈表演 文本阐释 美学 伽达默尔 审美阐释 身体语言
  • 简介:本文是在伊泽尔接受美学的视角上,试图以分析舞蹈的接受现象为基础,来研究舞蹈鉴赏者的审美。审美接受的过程经过三个层面:一、审美欢愉,既在一种无时间感的氛围里,感情得到充分延展;二、审美平衡。既关注作品结构形式中呈现的审美刺击、审美翔与自身的平衡满足;三、审美同构,既心理的”力的意向结构”与作品达到同构。从而完形整个艺术审美。希望藉着对鉴赏者心理取向的研究,能够引发我们在创作上的一些思考。

  • 标签: 接受美学 舞蹈审美 美学研究 舞蹈创作 审美取向
  • 简介:2018年1月,吕艺生教授的专著《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中国古典舞和中国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传统美学的概念、范畴、思想引入中国古典舞美学的理论研究中,结合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规律和身体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和舞蹈学学科的一本基础理论著作。该书分为三编。上编"古典舞美学之源",思考了中国古代舞蹈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感体现和学理。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舞 美学原理 中国美学 传统美学 身体文化
  • 简介:近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袁禾教授35万字的新著——《中国舞蹈美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舞蹈美学的专著。该书立足于舞蹈本体,运用哲学和美学方法,对中国舞蹈的审美意识、美学范畴、美学命题、

  • 标签: 人民出版社 中国舞蹈 舞蹈美学 教授 北京舞蹈学院 新书
  • 简介:一、《舞蹈美学》——继往开来的新里程碑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认为,作者具有强烈的理论建构意识,如作者在序文里就提到了建构舞蹈美学的三个支点:(1)舞蹈美学如果不研究人的身体,不从身心二元论转向身心一元论,舞蹈研究只能止于术,难以达到道的境界。

  • 标签: 舞蹈美学 出版座谈会 身心二元论 综述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研究
  • 简介:思维乃文化之先导。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恪守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哪一文化形态的发端与衍展,毫无疑问是其所附民族思维方式的结果。作为文化系统之一员,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和演变的文化基因,从国人所拥有的深层心理文化层面——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加以诠释,应是一个可操作的视点。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思维方式 “礼” 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观念 中国文化
  • 简介:舞剧作为一种戏剧式的舞蹈艺术作品,是舞蹈艺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囊括了舞蹈艺术的一切精髓的戏剧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舞蹈小品。由于以舞蹈形象手段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与冲突,刻画了主人公和其他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其后展示的生活画幅比舞蹈小品既更壮阔雄伟又更深刻隽永。舞剧像歌剧和话剧一样,也有小、中、大型之分。尤其是大型舞剧,其规模、事件、人物及生活画幅之大之巨之多之深广,均足以与大型歌剧和话剧媲美。由于同是舞台艺术,同是综合性的艺术,舞剧与歌剧、话剧和电影等剧种的共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因为它以肢体的运动如动作、造型、律动与姿势为主要的形象塑造手段,是最为明显的行动的艺术,是自始至终以优美的舞蹈勾勒时代的生活画面与人物性格的艺术,其与歌剧、话剧和电影等的不同之处也是众目共睹的。就拿青年男女的爱情场面来说吧,它不是借助言语与歌唱加以暗示与表白,而以双人舞的形式将一对恋人的初恋与热恋表述得淋漓尽致。对情侣的离别的处理也是如此。就像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所显示的那样,它以其肢体艺术,把春香与李梦龙的依依难舍和山盟海誓之情表述得更加入木三分,足以催人泪下。其艺术魅力,洵是丝...

  • 标签: 形象特征 舞剧形象 说舞剧
  • 简介:方法论是人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在理论研究中,没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方法论选择,研究将变得混乱不堪且举步维艰。在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论是一个刚刚被意识到,但尚未获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当前,中国舞蹈美学的方法论意识处于相对自觉、但未完全自觉的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确定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及方法建构的依据,是推动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步入自觉的前提。

  • 标签: 中国舞蹈美学 方法论 发展态势
  • 简介:本文结合肖苏华舞剧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从选材立意、人物关系、叙事结构三方面来分析其舞剧创作的叙事特征。肖苏华舞剧的叙事性在于其"叙事"不为舞而舞,只为表达服务。这种叙事不仅推动舞剧的戏剧性,也会强化舞剧结构中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舞剧叙事简练完整,又围绕题材立意,体现出作品鲜明的现代"主体"思维。真正的舞剧叙事,不会妨碍"舞"的华彩,反倒会使那"舞"由于其叙事方式的新颖、丰富而更为绚烂。

  • 标签: 舞剧创作 选材立意 叙事结构 叙事特征
  • 简介:小花戏产生于山西省左权县,也称“辽州社火”。当地还流行“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民间艺术形式。飞舞多变的扇花,轻盈活泼的“三颠步”,构成了小花戏的独特韵味,加上易于流传的“小调”和“大腔”的音乐特色,增强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生命力。特别是山西黄河歌舞艺术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小花戏的繁荣发展。

  • 标签: 山西省 舞蹈 艺术形式 音乐特色 歌舞艺术 左权县
  • 简介: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俗乐舞”发展的高峰,舞蹈的形式由于受“百戏”的影响,体现出技艺性、娱乐性、表演性等民俗艺术特征。同时,汉代也出现了作为表演艺术形态的舞蹈形式和专业的舞蹈理论。在这些前提的影响下,汉代出现了独特的“俗乐舞”舞蹈形式及舞蹈审美特征,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翘袖折腰”、“飞”的舞蹈美上。汉代以《百戏》、《女乐》等激动人心的俗乐舞为标志的舞蹈形态,体现了汉代国家的规模和气象,国力的强大和繁荣,对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不愧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 标签: 礼崩乐坏 俗乐舞 郑卫之声 审美特征
  • 简介:苏州打莲厢舞蹈动作活泼生动,节奏快慢结合,边舞边唱,极具水乡特色风情。通过对打莲厢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苏州打莲厢的舞蹈形态特征窥斑见豹。

  • 标签: 打莲厢 苏南舞蹈 舞蹈形态 敲击法
  • 简介: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艺术形态。其舞蹈形态不论是"男女相携"连臂而舞,还是古拙质朴的动作,都体现了土家族悠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环境切入,通过舞蹈动作分析法对舞蹈本体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勾勒出土家族摆手舞形态特征的全貌。

  • 标签: 土家族 摆手舞 形态特征
  • 简介: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学科建设日益丰满,舞台实践越加丰富,理论建设应该并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舞蹈形式,标志着具有独立舞种特色的中国古典舞的诞生。身韵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身体体现。身韵抓住了民族美学特征和本质,也更加契合中国古典舞所追求的理念思想,随着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日臻成熟,我们应在身韵的基础上,以“身韵美学”的构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美学 和而不同 教学体系
  • 简介:翻开中华民族的相册,回族男青年头戴小白帽、身着坎肩,女青年头披长纱,那朴实但独特的装束一定使人记忆犹新;在五彩缤纷的艺术舞台上,各民族舞蹈争奇斗艳,回族舞蹈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舞蹈那样使人屡见不鲜,这无形中使人们对回族舞蹈的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回族民间舞蹈和其它民族民间舞蹈一样,也是丰富多彩、历史久远的。

  • 标签: 民间舞蹈 回族 风格特征 训练价值 维吾尔族 宴席曲
  • 简介:西藏藏族歌舞源远流长,是西藏藏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西藏藏族歌舞艺术之林中,"囊玛"是最为独特的一种,也是西藏藏族歌舞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集藏族音乐与舞蹈发展之大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和弘扬"囊玛"文化,文章在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囊玛"研究先行者对"囊玛"的研究成果,从舞蹈、音乐、服饰三个方面,对"囊玛"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西藏 藏族歌舞 “囊玛”
  • 简介:本文从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缘诸因素入手.考察吴越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成因。旨在揭示其文化本质的同时,从理论上为完整地认识吴越民间舞蹈阐释一条思路,这对于整理和研究民间舞蹈有帮助。

  • 标签: 吴越地区 民间舞蹈 文化特征 历史渊源 民俗事象 艺术风格
  • 简介: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件事物,就要去研究这个事物的基本特征,亦即研究此事物与它事物的根本区别,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也是这样,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就必须研究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双重性特征

  • 标签: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效益 基本特征 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