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开设舞蹈专业的九所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的职业情感调查,总结出舞蹈教师追求完美、感性单纯、细腻敏感、表现欲强、忠诚度高的职业情感特点。从其形成的原因来看,艺术追求的纯粹性、成长环境的单一性、生活压力的现实性、教学创作的专业性、职业心理的复杂性是形成这种独特情感特色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构筑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尊重信任的良好氛围,科学应用情感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社会形象来加强教师的情感管理,才能使舞蹈教师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忠诚感和幸福感。

  • 标签: 舞蹈 教师 情感管理
  • 简介:本文选择“视觉隐喻”作为抵抗当代舞蹈创作中出现的身体表达异化的策略,是要构建一个“动作一形象一表达指向”三位一体的隐喻系统,即作为喻体的身体动作对应作为喻本的舞蹈形象,二者共同指向创作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指向,其中的关键一环是用动作来隐喻形象,这一个过程不是用动作去做简单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要寻找身体动作在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所要塑造的舞蹈形象之间的相似性,一旦隐喻完成,观众自然会通过视觉的移情机制和完形机制完成对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对应乃至于共鸣。

  • 标签: 视觉隐喻 身体异化 程式化动作 常态性动作 舞蹈身体语言
  • 简介:杨春江是香港较有代表性的舞蹈创作者之一。他的早期作品《哥仔戏》将男性演员的表演作为创意点,大胆突破了传统演出的审美与表演习惯,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新异的肢体剧场作品。本文剖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属性及创作概念,深入探索了其背后在社会性别处境、身份立场等方面的多元身体隐喻,以期为当代舞蹈创作带来启示。

  • 标签: 哥仔戏 肢体 剧场 隐喻 创作
  • 简介:唐代巴中石窟飞天艺术是南方飞天艺术的代表,不仅数量多、雕刻精,而且姿态动作千变万化。唐代巴中飞天集中出现于初唐和盛唐时期,大致与巴中石窟发展演变的情况相吻合。从唐代巴中飞天的形体、面貌、服饰及动态等方面来看,初唐飞天显得优美灵动,盛唐飞天则显得优雅雍容。在巴蜀传统文化、审美风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和主导影响下,唐代巴中飞天表现出飞动美、装饰美和写实美的独特审美追求。

  • 标签: 巴中石窟 唐代飞天 舞蹈造型 审美表达
  • 简介:源起及发展煞尔铺里舞又称“解煞舞”。所谓“煞”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凶煞,可以解释为害人或破坏物品的狠毒的鬼的毒气;“解”就是将这种煞化解并祛除所具有的“憾”。因而,“解煞舞”意为通过舞蹈解除不好的气或恶气、恶习等。这一舞蹈源于韩国传统民俗,是由巫师用以接神的手段而跳的舞蹈。据说人们认为在村里或家里有杂鬼可能会害人.

  • 标签: 舞蹈 文化表达 韩国 传统民俗 “解”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开始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成为中国民族芭蕾的早期硕果;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也在向"现代化"的时代新方向靠拢,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芭蕾舞剧艺术。在民族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跨艺术"表达手法也成功植入了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当中,成熟的文学经典、音乐作品成为前期"芭蕾舞民族化"的借鉴对象,芭蕾对文学和音乐作品的交融借鉴要适用舞台艺术性和实际操作性的改编原则。随着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蓬勃生长,芭蕾艺术和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开始互为包装地进入大众视线,随着"艺术商品进市场"的风潮涌动,"跨艺术"表达的芭蕾舞剧创作,作为当代中国芭蕾"民族化"道路的手段之一,其现代性趣味也是令人津津乐道并值得予以探究的。

  • 标签: 芭蕾舞剧 当代创作 民族化 现代性 跨艺术
  • 简介: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它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舞蹈者那充满灵气的人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因而它不是纯粹生理上的练训,应该同时受心理支配。”“舞蹈既是生理上的,同时也是属于心理上

  • 标签: 剧目教学 舞蹈音乐 舞蹈者 舞蹈作品 人体动态 人体动作
  • 简介:艺术要上去,生活要下去根据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办公会决定,由编导系组成的北京舞蹈学院抗震救灾和生活体验小组于2008年5月27日-6月2日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汉旺镇、蓥华镇和北川县等。他们一到达就随部队前往封闭地区东汽中心区,在大雨与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和战士们一起抢救国家重要文件和物资;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生活纪实 地震灾区 情感体验 编导 四川
  • 简介:一样的身体语言在不一样的艺术环境领域里,却产生了异样的审美感觉。同样的肢体动作或者步伐(走路)在戏剧里,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物、情感与角色层面),但是在舞蹈中,观众却依然还是看到的是步伐的动作(动作、时间与空间层面)。

  • 标签: 情感意象 舞蹈表演 身体语言 “二元论” 契诃夫 迈克尔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震动了整个神州大地,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这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时刻,在这一瞬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面临灾难,在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立即奔赴地震现场,救援部队接踵而来……中宣部、文化部紧急组织的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办公会做出决定,由编导系组成北京舞蹈学院抗震救灾生活体验小组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抗震救灾 情感体验 生活纪实 四川 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