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解放十年以来,民族音乐研究工作,无论在质的方面或是量的方面,都有飞跃的进展。从今天回顾解放以前个人在国统区所见到的种种,就愈加觉得在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方面,解放后——黑暗与光明对比的鲜明。一、解放之前过去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者,大都仅凭个人爱好,在业余的时间中进行。限于物力、时间和认识,孤立的少数几个人,在浩瀚无边的民间音乐和古代音乐的范围中,接触的面

  • 标签: 民族音乐 研究工作 古琴音乐 工作者 成就 研究机构
  • 简介: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短短的十多年的创作生活中,“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题词),写下了数百首音乐作品。他的大合唱一共有四部,根据表现不同内容的需要,选用了四种不同的体裁形式:表演性的《生产大合唱》,史诗性的《黄河大合唱》,群众歌曲联唱形式的《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则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

  • 标签: 冼星海 群众歌曲 体裁形式 九一八 《黄河大合唱》 音乐作品
  • 简介:随着轰轰烈烈的"秧歌运动"和新歌剧的诞生,中国的器乐音乐创作也揭开了历史新篇章。以抗日战争及其后解放战争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歌曲改编曲、影剧配乐为主要形式的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和军乐曲及管弦乐曲,在解放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标签: 解放区器乐创作 民族风格 时代气息 创作探索
  • 简介:作为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古典”(1720~1780)泛指维也纳古典乐派形成之前并导向古典风格成熟的音乐实践。音乐史家用洛可可、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三个语词来描述古典时期的音乐风貌。Rococo,Galant,Empfindsamkeit这三个风格指称分别都有其语词的本义蕴涵及特定的风格所指。本文将这三个风格概念放在18世纪音乐文化的语境中进行释义与论述,通过梳理古典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探讨了18世纪时代音乐风尚的特征和历史意义。

  • 标签: 前古典 洛可可 华丽风格 情感风格
  • 简介:曹华的人缘很好,结交了许多朋友,得到了许多快乐;他获过许多奖荣立过功,但他从不炫耀,不出风头。只有当一个人静静的站在舞台,随着心中的音乐,他才“大胆”放出那令人为之动情、为之喝彩而情不自禁为之鼓掌的歌喉。用真情演绎着一首首难忘的歌,用真诚的情感在为您歌唱。

  • 标签: 青年 后勤 学院 解放军 快乐 战士
  • 简介:那是在仲春季节,我有幸与北京上百位苏联歌曲爱好者欢聚一堂,忘情地放声高唱那些在风风雨雨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歌曲。我想,那一天对于我和其他与会者都是一个难忘的节日。有位朋友来到我面前,毕恭毕敬鞠了一躬,说:“您翻译的苏联歌曲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我在北京电台应邀参加热线直播节目,一位听众在电话中也如是说。人们为我作介绍时,提起名字,对方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但如果介绍说:“这位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许多苏联歌曲的翻译家。”于是立刻就碰到热情的目光和惊喜

  • 标签: 北京电台 直播节目 歌曲集 音乐评论 合唱作品 上海音乐出版社
  • 简介:本文借助音乐分析和音乐史学领域的相关原则和研究成果,以音乐的乐谱文本为对象,试图从前调性时期音乐作品的音高组织形态中寻找出一些组织思维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发生和演变发展过程进行追踪,对这些模式在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本质意义和贯穿意义进行考察.结论提出,西方调性时期音乐的组织构建是在不同的组织层面对其所基于的"预组织"材料进行组合、安排和整理的过程.蕴含于某个较低的组织级层或是某一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组织元素中的组织关系模型以及由此形成的处理手法也可视为可扩展的"既有"关系.西方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的上升趋势正是由这种对"既有材料"的不断再组织,对"既有关系"的不断扩展放大所造成的.

  • 标签: 作曲 对住 复调 和声
  • 简介:因口型问题而影响唢呐簧片的合理振动,引发音准、音色、音量以及斜音等问题的产生,这是唢呐学生的吹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以物理学、医学等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证了“下颌骨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标签: 唢呐簧片 下颌骨前伸 合理振动
  • 简介:前苏联演员和木偶合演的影片(金钥匙),是我50年代看过的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主题涉及俄国人的传统论题之一:幸福。金钥匙是开启幸福国门的钥匙,历尽千辛取得了钥匙又不知门在哪儿。最终打开门以后主题歌开唱。不用说,歌曲产生了强烈的效果。那时的中苏

  • 标签: 玛依拉 多伊 群众歌曲 卫国战争 夏伯阳 纺棉花
  • 简介: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学院发展概况(下)黄枕宇编译四、音乐学院在欧洲其它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法国大革命使法国音乐学院的成功经验及其教育思想很快传到欧洲的其它国家。尽管由于拿破仑的失败和战争的破坏,法国革命政府在被征服国家建立不同规模音乐学院的宏伟计划未能实施...

  • 标签: 音乐学院 发展概况 音乐教育 柴可夫斯基 二十世纪 圣彼得堡
  • 简介:中国音乐历史悠久,有着浩瀚的研究资料.然而1949年,由于政治、经济及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绝大部分音乐文化资料仅限于文人雅士、宫廷大夫、宗教祭祀或是社会公认的、广为流行的音乐、戏剧等方面.相对来说,民间的尤其是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料所见甚少,中国西南地区的情况实可谓一个具代表性的例子.云、贵、川三省的山区中,少数民族集居,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音乐.

  • 标签: 地方音乐 中国音乐 音乐文化 宫廷 宗教祭祀 民间
  • 简介:本文以西方古典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演变时期为研究时段,以和声语言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纵向,包括单个和弦结构、和弦连接及和声进行;横向,包括单层旋律线条的进行、和弦层旋律线条的扩展,以及纵横结合调式的膨胀等几个方面作为着眼点,阐述了传统大小调和声向近现代和声转变过程中的技法要素.

  • 标签: 大小调和声 近现代和声 西方古典音乐 现代音乐 和声语言 单个和弦
  • 简介:在中央音乐学院’92迎新团拜会上,于润洋院长介绍了去年12月应邀赴莫斯科参加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建院125周年纪念活动的见闻,其中谈到,“苏联解体后,许多知名音乐专家、教授已经或打算到国外工作,他们中的一些人渴望来中国讲学”。这条信息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议论。

  • 标签: 纪念活动 音乐教育 中央音乐学院 于润洋 科夫 名誉院长
  • 简介:音乐分析的目的何在?埃格布雷希特从德国解释学哲学、美学传统出发,把音乐分析的目的重构为“音乐的理解”、阐述音乐的意义和内容。这一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从基于海德格尔“理解”概念的音乐术语学研究,到他后来音乐史研究项目中基于伽达默尔“游戏”概念的音乐分析。为了准确地理解埃格布雷希特的学术思想,有必要先对其音乐分析解释学的哲学、美学含义系统地予以论述。

  • 标签: 解释学 前理解 音乐术语学 游戏 音乐分析 音乐的理解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也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很多国家领导人访华,苏联、东欧各国频繁派文化代表团来我国进行文化交流,世界和平理事会也在北京召开等等。中央音乐学院肩负了接得贵宾和文化交流的重任。管弦乐当然是门面,幼年班同学也是这支乐队的主力,连续几年频繁地进行对外演出。

  • 标签: 管弦乐 中央音乐学院 乐队 演出 诞生 东欧
  • 简介:本文记述了对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陈洪先生进行的专访,回顾了他大半个世纪的音乐教育生涯,他对曾经共事的萧友梅先生的回忆,他对编辑的态度,以及陈洪先生本人的生活近况.

  • 标签: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萧友梅